点赞广东好医生|坚持帮扶17年,他是患者信任的“义诊医生”

从医29年,患者给了他很多“尊称”。

他医术精湛,多年来已使近百名濒临死亡的心血管患者重获新生,甚至有了病人的“粉丝团”,患者们叫他“廖教授”。

早年,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他给感染的患者选用有效而便宜的青霉素药物,患者们叫他“青霉素医生”。

点赞广东好医生|坚持帮扶17年,他是患者信任的“义诊医生”

连续17年,他每年组织一次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五华县大型义诊;连续4年,他坚持每月1次组团式到兴宁市鸿惠医院帮扶,连续2年多,坚持每月底组团到五华县龙村卫生院义诊……“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大医院医疗服务,当地患者叫他“义诊医生”,这是他身上自带的光环与名片。

他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党总支书记、心内一科主任廖新学。在他看来,病人就像是“落水者”,而医生是打捞落水者的人,“如何预防有人‘落水’,是每个医生的责任。”

他把患者当亲人,患者把他当“爱豆”

医生的医术好不好,听患者的口碑就知道。每当廖新学出门诊的时候,诊室外就像一个大型“追星现场”。如影随形的患者“粉丝团”,总是自发而有序地排队等候廖新学的诊治。由于每天等候的患者人数太多,廖新学还在诊室外另设了两排导诊椅供患者休息。

“这次住院能得到廖教授本人的诊治,心满意足,回家无憾!”一位89岁的患者“粉丝”出院前,高兴地与廖新学道谢,“我听说您的名字十多年了,果然名不虚传。”

为什么廖新学这么受欢迎?在临床一线工作29年,廖新学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在工作日,他对待高强度的临床工作毫不放松;在节假日,他一样随时待命。多年来,廖新学救回近百名生命垂危的心血管患者,获得患者的广泛好评及同行的充分认可。

“技在于高更在于德,术在于巧更在于仁。”从医之初,廖新学曾以此自勉,29年来,他每天都用行动践行“视患者如亲人”的理念。

廖新学不但重视临床,还重视科研。如今,他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文章40余篇,他还先后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基金13项。

点赞广东好医生|坚持帮扶17年,他是患者信任的“义诊医生”

预防“落水者”,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廖教授连续17年来梅州五华义诊,仁心仁术,大爱无私!”多年来,廖新学已经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次义诊,但当地的百姓,都知道广州来的廖教授。

“义诊医生”是廖新学另一张独特的名片,他把省城大医院的医学专家带到患者“家门口”,使患者不必舟车劳顿,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点赞广东好医生|坚持帮扶17年,他是患者信任的“义诊医生”

有一次,上午的义诊结束后,一名老伯神情焦急地出现在义诊医院门口。原来,因为家住得比较远,老伯来时已经没有号了,他差点哭了出来。廖新学看到后于心不忍,偷偷打开了诊室的窗口为他看病。而这时,廖新学已经在一上午的时间看了100个号了。

义诊和帮扶的效果是显著的。例如,他带领医疗团队连续2年多到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慢病知识讲座、临床查房。他到来之后,该卫生院未出现医疗差错事件和医疗纠纷,门诊人数、住院率均比往年同期增长42%。

而据前18个月统计,前来就诊患者近8000人,约50%是急重症患者,根据当地有关部门估算,为当地患者减轻经济负担超过1000多万元。

心血管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廖新学不但努力打捞“落水者”,更致力于预防“落水者”。而预防的第一步就是要竭尽全力在各个层面做好公益科普的工作。

在越秀区,廖新学团队通过科普宣教与疾病筛查,完成了4次共2000余人心血管疾病筛查。在中山一院住院部,他每周开展2次心血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讲座,现今已举办近50次,约4000人学习了心血管慢病管理的医疗常识。

【统筹】李秀婷

【记者】朱晓枫 实习生 苑青青

【通讯员】彭福祥

【作者】 朱晓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时政部自营号~广东健康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