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听不清,声音小。”

这里是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之一。作为集中收治确诊病例的专门医疗机构,六院一直是市民心中“神秘”的所在。然而1月29日的探访并与患者连线,让记者的心底充满希望。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这是两位六院医护人员的脸。她们在穿戴防护服六小时,摘下隔离面罩之后被磨破了皮肤、“卡”出了皱纹瞬间“衰老”了许多,但笑容却依旧灿烂。

希望来自于哪儿?

这微笑里藏着回答

1月29日下午,沈阳日报、帅正新闻记者深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抗疫最前沿采访。

作为集中收治确诊病例的专门医疗机构,这里的发热门诊情况如何?医护人员是怎样开展救治工作的?

发热门诊 37名医护6小时一轮换

留观病房 收治疑似患者有备无患

六院发热门诊位于1号楼一层,有醒目的“发热门诊”的标志。当日下午2点左右,记者在该院门诊看到,在导医台,一名戴有口罩的医护人员负责指引患者,地上的指引标识和大厅左侧的预检分诊台很醒目。

“门诊设立了预检分诊点,24小时都有医护值守。”该院副院长李鲁平介绍说,当患者来到预检分诊台时,医护人员会测量体温,并详细询问发病前14天内是否有武汉旅行史,是否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患者。如果有接触,会及时将患者转至发热门诊。没接触过的发热患者,则分诊至其他门诊治疗。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记者只被允许与发热门诊护士隔门相望。记者 张文魁摄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护士正在发热门诊走廊消毒。记者 张文魁摄

按照安全的需要,记者没有被允许进入发热门诊,隔着玻璃可以看到,所有医护人员穿的都是二级防护服。“发热门诊配备37名医护,严格按照二级防护标准。”副主任医师宋晓丹告诉记者,在这里,医生分组,每6小时轮换一次,穿上防护服的6小时对医护人员来说也是不小的煎熬。“大家都尽量少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因此,治疗组必须6小时一轮换,以便救治人员休息、恢复体力。”

“这个大楼是临时设置的应急留置观察病房,感染科专业的30名医护人员已组建了应急小分队,随时待命。”记者随医护人员来到用于收治疑似患者的备用大楼,这里一共69个房间,“目前备用大楼防护、救治实施十分完备,每一层楼都备有两部电梯,病房楼设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分开的‘双通道’,即出入通道被明确区分为患者专用通道及医护工作人员专用通道,使就医环境更加安全。”李鲁平称,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医院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主动应对,广大医护和行政后勤人员都全力参与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用于收治疑似患者的应急留置观察病房 。记者 张文魁摄

一线护士十天不回家是常态

和孩子视频完,她们各个坐在角落里哭

“近期有没有去过武汉?目前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咳痰……”在发热预检门诊,这是所有发热患者就诊时经过的第一道“关卡”,刚刚值完6小时班的发热门诊护士长雷云慧,摘下口罩,长长地出了口气,原本洁白的皮肤被口罩勒出红红的印子。

“因为长时间戴着口罩,医护人员两侧脸颊和鼻子下的皮肤都磨破了,身边很多同事基本上都是这样,有位小护士的手因为长时间戴手套也起了疹子,都肿了。我们顾不上想那么多,还有病人在等着我们去救治,现在我们唯一的信念就是与同事并肩作战,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辱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责任。”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视频监控的负压病房走廊 。记者 樊华摄

从1月21日开始准备,发热门诊的护士们就一直没回家,“我老家是葫芦岛的,老公带着快4岁的孩子回去了,几乎没有时间给孩子打电话,他们也很少给我打,就怕耽误我。一直到初二才有时间给父母打电话,他们非常支持我工作,告诉我好好工作,说我是他们的骄傲。”说到这,雷云慧忍不住哭了。

“我们科最小的护士是1998年出生的,许多护士家里的孩子都特别小,每次和孩子视频完,她们都坐在角落里哭,不想让自己的不好情绪给大家带来影响。”雷云慧一直强忍着眼泪,说到工作,她又很快整理好情绪,抹了把眼泪,“放心,有我们呢,一定会打赢这场阻击战!”

医生早中晚随时“连线”患者

每次进负压病房都不忘握握手拍拍肩

“吃饭怎么样?”“给你带的酸奶别忘了喝,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喝完了我再给你送哈”“这两天你们的情况都在好转,加油,我们一直都在”……

1月29日下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刘洪艳又开始一个个“连线”正在治疗的患者,“每天早中晚都要问问他们情况。他们突然患病,身体本身就会有病痛,加上过年,他们心里上也会有情绪。”一位患者曾给我发微信说,每次去查房时握握手、拍拍肩的动作给她巨大的力量,我更愿意跟她们聊一聊,告诉她们“我们同在,一起加油”。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医生随时连线病房内患者动态 。记者 张文魁摄

刘洪艳把负压病房患者的微信都单独添加了,“有啥症状和需求能快速找到我们,因为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如果没有处置的话,也不轻易进病房,但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们就第一时间处理。这不,我们的医护人员每天把自己的酸奶都送给了他们,让他们增加菌群调节,他们感觉很温暖,我们也很开心。”

沈阳一对同时患病的母女,因为母亲病情较重,她的病情一直牵动着刘洪艳的心,在微信里保持密切联系,除了根据病情时刻调整诊疗方案外,还细心地给出饮食指导及心理疏导。记者看到女儿给刘洪艳的微信留言这样写道:“刘医生,谢谢您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为我们治疗,今天听您讲妈妈炎症有所改善我很开心,我会和妈妈积极配合……妈妈发烧呼吸不顺畅,情绪也不太好,我也很心疼,特别感谢您和护士姐姐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共同加油。”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医生刘洪艳随时与患者微信联系。记者 樊华摄

“必须给我回家休息,早点睡觉!”这是院长谷野给医务科长兼应急办主任赵蕊下的命令,“已经五天五夜没合眼了,增加人手,让她睡觉,这是我对她的要求!”

从腊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三,五天五夜没合眼?听到这个信息大家都惊呆了,而赵蕊却摆摆手笑了,她告诉记者,自疫情爆发以来,医院要做的不仅仅是临床救治工作,作为医院医务科长、应急办主任,她还要负责物资、储备、药品,协调转诊等很多工作,“医院1月21日就开始启动预案了,22日也正式启动发热门诊和负压病房,很多繁琐且复杂的工作便开始了……”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探访沈阳六院抗疫前沿  患者:医生握握手拍拍肩给我巨大的力量

医务科赵蕊已有五天五夜几乎没怎么合眼了 。记者 张文魁摄

除了“对内”的工作,赵蕊也是医院对外的“第一联络员”,直接对接很多部门,比如机场海关、公安部门等,每天几百个电话、上千条微信要处理,“我女儿以前想我的时候总给我打电话,现在几乎不打了,应该听孩子爸说,我这个电话是对外公开的,不能占用这个重要资源。”

同事们说赵蕊的家离医院很近,走路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就那么近,也没功夫回家睡会儿,那几夜在医院几乎都没合过眼。昨晚我回家很早,6点多吧,可是电话微信依然响个不停,也没法睡。再坚持下,等到我们打赢这场战役的那一刻,我一定好好睡个三天三夜。”

不仅发热门诊、负压病房、医务科,在六院,还有更多的医护随时等候召唤。在一张请战书上,10个红色的手印和名字让人泪目。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能赢吗?看到这群白衣战士的背影答案已经锁定!

沈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樊华、张文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