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青樓這個古代的特有的場所,在當今社會已經被徹底取代,它最早起源於周襄王時代。而我們今天所說的主人公杜十娘就出自青樓。

《戰國策》中記載:

“東周”引周文君雲:“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按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則一閭為二十五家。管仲設女閭七百,為一萬七千五百家。管仲設女閭,”

隨著時間的推移,官方也承辦青樓,在唐朝時屬於“太常”,而且官方也不禁止官員進入太常去尋歡作樂。到了明朝,官方改“青樓”為教坊司,而且明太祖朱元璋明確規定文武百官不得入內。《國初事蹟》中記載到“太祖立富樂院,令禮房王迪管領,此人熟知音律,又能作樂府。禁文武官吏及舍人,不許入院。只容商賈出入院內。”這是中國有記載的最早的禁止公務員出入高檔酒樓吃喝的記錄。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青樓始於女閭,是中國古代合法的娛樂場所,說起青樓現在的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一個有傷風化的地方,其實是錯的,古代的青樓其實是一種即消費、娛樂、樂舞、為一體的娛樂化場所。所以古代的青樓可以看成是如今的娛樂會所,而杜十娘就是出身於這裡,杜十娘雖然出身不好,但是卻有著平常女子所沒有的貞烈。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這一日天清氣爽,陽光明媚美好的愛情故事就這樣毫無預料的開始了,可是誰也想不到愛情之後卻隱藏著一個悲傷的結局。萬曆年間,京城教坊司的名妓杜十娘在接客時遇見了一個男人,他舉止文雅,談吐優雅,杜十娘戀愛了,一見鍾情就這樣發生了,而這個男人就是南京布政司家的公子李甲,他是奉父命來京城遊學的。

卻說李甲這一日在家學的累了想出來轉一下,沒想到卻轉到了城南教坊司,偶然間他看見了讓他著迷的女子,這個女人就是杜十娘。兩人都是一見鍾情,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杜十娘更加珍惜這個舉止文雅的翩翩佳公子,而李甲也十分喜愛這個美貌紅顏。從此李甲也顧不上自己的學業,日日流連溫柔鄉,不過很快他的錢就花光了,他的父親也十分惱怒他不爭氣,於是斷了他的錢財供給。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此時的杜十娘正沉浸於愛情之中,決心將自己的一生都託付於這個男人了,於是拿出自己的積蓄,讓李甲拿著為自己贖身。李甲在京城有一好友叫柳遇春,贖身之後的兩人在好友家喜結連理,既然已經成親,回家告訴父母一聲是必須的。這時的李甲忽然想到,父親肯定不會同意自己娶一個青樓女子入家門的,但是放棄杜十娘自己又狠不下來心,正無計可施之時,杜十娘卻說到,我們可以先到蘇州杭州等地遊玩,之後郎君在回家慢慢求他的父子原諒,等到父親火器小了,再來領他入門,李甲欣然接受。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二人於第二天上路前往南京,待二人走到瓜州古渡之時,遇到了富商孫富,孫富為人好色陰險,先是垂涎杜十孃的美貌,後又被杜十娘歌聲吸引,心中的佔有慾越來越強烈。孫富為了杜十娘,先是小心的與李甲想接觸,熟絡之後,又在喝酒期間無意之中提起杜十娘,李甲不加防備的便將自己與杜十娘前後所發生之事講於孫富聽。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孫富卻說道:“李兄,你父親身居高位,如何會同意你帶一個妓女回家,而且還娶她為妻,到時候你豈不是兩頭為難,那時你還不落得個不仁不孝的罪名”。李甲本來心裡就十分擔心自己的父親不同意自己根杜十娘之事,現如今被孫富一說,惶恐至極,只得詢問孫富可有解決辦法。孫富一見李甲上鉤,便說道不如我以千金相贈,你帶著錢回家,就說在京授官,相信你父定會原諒你,李甲心動不已,於是就簽下了協議,把杜十娘賣給了孫富。杜十娘聽聞後,如遭雷擊,回想起自己幼年被拐賣,受盡屈辱,原以為遇見了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從此可能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沒想到就是自己一見傾心的男人居然為了區區千兩銀子,就把自已又給賣了。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第二日,杜十娘身穿盛裝來到船頭,面對李甲,她在沒有了喜歡,有的只是厭惡,她先是痛罵孫富拆散二人,又罵李甲忘恩負義,然後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小箱子,打開後說道看看這裡面都是奇珍異寶,價值連城,你卻為了區區千兩銀子賣了我。隨後縱身投入滾滾波濤之中。

貞烈女子杜十娘投河背後,不是李甲的拋棄,而是在說明一種現象

杜十娘無疑是一個悲情人物,但是造成這一切的難道只是李甲貪圖那一千兩銀子嗎?非也!

真正導致這一切發生的還是那個萬惡的時代,封建社會下女子毫無地位可言,而出身於青樓的女子更是無地位可言。李甲不是不愛杜十娘,而是對於世界的名利來說,來自青樓的杜十娘只是自己一時的貪圖享樂,而不是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所有而只是一部分,對於這毫無名分的愛戀,祖上的基業和權貴才是他想要的,杜十娘對他來說可能始終就是一個青樓的女子吧。

杜十娘出身青樓,縱使她是一個賣藝不賣身的清倌人,但是還是不能被人們所接受,因為這是那個時代無法改變的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