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地名:五霸崗

東明縣陸圈鎮五霸崗村歷史悠久。據明萬曆年間碑刻記載:“……其來蓋有年矣,夫五霸崗乃齊桓會盟處也。”說明該村建村很早。春秋時,齊桓公(前685—682)在此召集齊、宋、衛、鄭、曹五國諸侯聚會,史稱五霸會諸侯。

該村明清時期即屬東明縣管轄;1911年屬東明縣第二鄉,鄉董局即設五霸崗;1933年屬東明縣第四區,區公所仍設五霸崗;1944年屬東明縣第三區,1952年仍屬東明縣第三區,1958年歸陸圈公社,1979年後屬胡莊公社(鄉),2001年合併到陸圈鎮至今。

五霸崗村人口多,姓氏複雜,全村有28姓42個分支。人口超過百人的有李、張、渠、王四姓。李姓現有789戶2858人,分為四支,最大的一支為明永樂二年(1404)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現有740戶2711人;張姓現有69戶269人,有八個分支;渠姓現有120戶340人;王姓現有35戶130人。渠、王二姓是在此地居住最早的姓,據說五霸會盟後就來此建村定居。

五霸崗歷史上還有座五霸寺。據說五霸寺始建於南北朝,當時規模不大,後經明隆慶元年(1567)、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十五年(1716)、乾隆十年(1745)和清末的五次擴建,五霸寺的規模已相當可觀,廟宇佔地二十畝,還有一百多畝土地歸寺廟所有。寺內僧人眾多,香火旺盛。後因黃河氾濫,古寺幾經淹沒,逐漸衰落,1954年該寺的最後一個和尚離開。現寺廟已不復存在。

歷史上五霸崗村的村寨也頗有名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的《東明縣誌》,就有關於五霸崗寨牆的記載。寨牆高三丈二尺,寨頂可同時並行三輛太平車,外沿還有六尺高的女兒牆。護城河八尺多深,終年清水縈繞。東、南、西、北四座寨門全是鐵皮包裹,城門樓兩側分列著七十二門大鐵炮,八十二杆大白龍炮,真可謂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五霸崗人不但崇文,而且尚武。據梅花拳拳譜記載:梅花拳清乾隆十年從徐州傳入該村,是方圓百里最早引入並使之發揚光大的村落,今擁有梅花拳弟子一千餘人。

五霸崗在明清時期即置鄉設鎮,加上交通便利,自然也是商賈雲集之地。古時候,該村較出名的財主有李錫銘、李增廣、李錫均等,當時五霸崗周邊的小村落大多是這些地主的佃戶,就連河南蘭考縣的找營和東明縣的東三里、穆莊、唐莊等都有五霸崗財主的莊園。清中後期是五霸崗較輝煌的時期,出現了一大批遠近聞名的錢莊、糧莊、商號、藥店等。

現在的五霸崗村,道路平坦,綠樹成蔭,50座高樓拔地而起,群眾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老文明的五霸崗正以它的富裕、文明、和諧展示著新的風采。

據: 東明縣民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