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正生、張璐:“小步慢跑”的降息週期

2019年11月18日,央行開展1800億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較上期下調5bp至2.5%。本文認為,從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角度來講,7天逆回購利率具有更加基礎性的作用。儘管“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但當前貨幣政策依然面臨“通脹”和“匯率”兩大掣肘,決定了本輪央行降息週期只能是“小步慢跑”。

完善政策利率調控的必要一步

2016年MLF工具推出之後,在2017-2018年的加息週期中,MLF和OMO利率都是同步變動的。11月5日央行調降MLF利率5bp之後,OMO利率與之同步降低符合此前規律(圖表1)。從貨幣政策調控框架的角度來講,7天逆回購利率具有更加基礎性的作用。在本次LPR制度改革中,央行的表述是“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但以1年期的政策利率作為利率調控的“錨”,與國際主要央行的政策利率設定格格不入。中國人民銀行從2015年年底開始打造利率走廊,就是希望將短期利率的波動穩定下來,作為未來通過收益率曲線進行貨幣政策傳導的根基。目前,7天逆回購利率與MLF利率作為政策利率的“錨”,應當而且可以是同步變動的。

負債成本剛性成為貸款利率下行的梗阻

本次央行下調MLF利率的直接觸發因素是,10月LPR報價未能進一步降低,表明銀行繼續主動壓縮風險溢價的難度較大。且在8、9月份LPR報價累計降低10bp的情況下,三季度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不降反升,儘管其中有貸款結構調整的因素(貸款偏向利率中樞偏高的小微企業、房地產貸款政策收緊導致利率上行),但也體現出降低貸款實際利率面臨梗阻。

其癥結主要在於銀行負債成本剛性。經過2017-2018年的公開市場利率加息之後,影響銀行負債端的主要政策利率——存款基準、逆回購、MLF利率均未下調(圖表2)。但銀行的負債結構卻更加偏向於利率市場化的成分:2017年以後銀行資金來源中,來自存款的比例降至低位(約為73%),且存款當中來自結構性存款的比例顯著攀升(從4%最高上升至6.7%)(圖表3)。這帶來的結果是銀行負債成本趨於上升,同時商業銀行的利潤率持續走低(在此期間,銀行淨息差緩慢回升,但未能阻止利潤率下移,圖表4)。最終的結果就是,貸款實際利率居高難下。2018下半年央行一波轟轟烈烈的“寬貨幣”,也並未自然傳導至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降低(圖表5)。

LPR機制改革是疏通上述梗阻的重要一環,構建了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到貸款利率的傳導機制。那麼下一步就是逐步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目前,存款基準利率已經長期處於低位,且從減弱對銀行淨息差迅猛衝擊的角度來考慮可能還會持續如此,因此唯有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能夠形成更加有效的傳導。

降息週期只能“小步慢跑”

儘管“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但當前貨幣政策依然面臨“通脹”和“匯率”兩大掣肘。通脹方面,本輪豬價儘管可能在明年年中見頂,但除非豬瘟疫苗有效推出,否則豬價回落的幅度可能較為有限。這就不同於過去豬週期“觸頂折返”的模式,從而決定了明年下半年CPI同比回落幅度或許有限(圖表6)。此外,明年下半年糧食價格還會面臨草地貪夜蛾的威脅,有糧價接棒豬價上漲的風險。因此,貨幣政策需著力避免“通脹預期發散”,很難在寬鬆上邁出大的步子。匯率方面,當前人民幣匯率仍然徘徊在7以上,面臨中美貿易談判的高度不確定性,也需要很好地管理人民幣匯率預期。因此,作為2017-2018年加息週期的逆向過程,目前通脹和匯率的狀況都比當時要嚴峻許多,2017年CPI同比只有1.8%,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2018年初一度升破6.3。加之為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為未來儲備更多彈藥的考量,決定了本輪央行降息週期只能是“小步慢跑”。

钟正生、张璐:“小步慢跑”的降息周期 | 央行与货币
钟正生、张璐:“小步慢跑”的降息周期 | 央行与货币
钟正生、张璐:“小步慢跑”的降息周期 | 央行与货币

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钟正生、张璐:“小步慢跑”的降息周期 | 央行与货币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