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場|此刻我們還能為找到“梅姨”做些什麼?

這幾天你的朋友圈裡大概被一個老年婦女的照片刷了屏,她叫“梅姨”,涉嫌販賣了9名兒童。而且,這份“網絡通緝令”也經歷了一波三折。

據廣州增城警方2017年6月發佈的一則徵集線索的公告顯示,“梅姨”真實姓名不詳,現約65歲,身高1.5米,講粵語,會客家話,曾長期在增城、韶關新豐等地區活動,涉嫌多起拐賣案件。

警方在公告中還貼出了一張“梅姨”的模擬畫像,這是“第一張畫像”。

舆论场|此刻我们还能为找到“梅姨”做些什么?

而目前流傳更廣的“第二張畫像”,有關部門稱畫像非官方發佈,提醒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這張畫像出自被稱為“畫像神探”的退休警官林宇輝之手,“根據一名曾和‘梅姨’同居過的老漢描述,耗時4個多小時才完成”。

舆论场|此刻我们还能为找到“梅姨”做些什么?

這份廣泛流傳的畫像成為尋找“梅姨”的重要線索,哪怕本身沒有得到公安部的認可。

“梅姨像”瘋狂刷屏之後,網絡上來回反轉的信息,不免會讓大家一頭霧水。新舊“梅姨”到底哪個更接近真人?正義感是否會被無意或惡意消費?人販子必將無處遁逃,而此刻我們還能為找到“梅姨”做些什麼?

央視新聞:應該有一張更“權威”的“梅姨”畫像

央視新聞評論,僅憑一幅畫像,從茫茫人海中找出犯罪嫌疑人,難度可想而知。但本案沒有其他線索,一旦這條線索再斷了,幾乎意味著案件將成死案。這種情況下,通過畫像更廣泛傳播,發動更多人發現、檢舉,案件方有可能柳暗花明。而要做到這一點,前提是:畫得像。

案子要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辦案機關應儘快找到更多自稱見過梅姨的人,綜合他們提供的信息,畫出一張符合更多人認知的“權威”畫像。這樣,更多公民才可能“按圖索驥”,從身邊人中發現她。

澎湃新聞:畫像熱傳背後,讓人販子感受全社會的目光逼視

澎湃新聞表示,事實上,警方掌握的“梅姨”的信息很少:真實姓名不詳,身份證信息和住址更不知道。這個人販子的“見首不見尾”,既增加了其犯罪勾當的神秘性,也激起了全社會對其罪行的痛恨。

這幅“醜陋的畫像”熱傳的背後,是全社會對人販子的痛恨、對於拐賣兒童造成的骨肉分離的同情,以及對正義實現的企盼。希望司法機關能讀懂刷屏背後的公眾期待。

要看到,因為“梅姨”的第二幅畫像的廣泛傳播,重新點燃了申軍良找到孩子的信心,也讓全社會再次形成嚴打拐賣犯罪的共識——哪怕在一些地方出現了個別“誤認”“烏龍”,比如,多地發生了錯認,有一些地方出現誤傳——在輿論的主航道里傳播這一重要打拐線索,有著積極意義。

這種“現象級傳播”背後自有正能量:痛失孩子的家長,需要通過這種傳播得到撫慰;社會成員在其中收穫了社會安全感和參與感;那些已經犯下拐賣罪行或者蠢蠢欲動的人販子,感到了如劍的目光逼視。

北京日報:呵護好“尋找梅姨”背後的正義感

在網絡空間裡,能擊中人心柔軟處,激發眾人愛心、同理心、正義感的事件,往往能掀起不小波瀾。真善美的價值取向能量滿滿,讓人欣喜。但在“後真相時代”,公共情感、價值共識卻往往要遭遇真實滯後乃至缺位的考驗。

網絡之上,隨手一搜,類似“梅姨”畫像烏龍的新聞比比皆是:女司機逆行致公交墜江,快遞被偷小哥雨中爆哭,農產品滯銷悲情求援……在一次次闢謠、反轉中,正義感被無意或惡意消費,愛心潮水也時常逆流。公眾在亦真亦假中迷失方向,久而久之難免“同情疲勞”,網絡公共空間更會深陷“狼來了”的信息傳播困局。

沒有健全的事實,就不可能有清晰的價值判斷。新聞在快進,但事實馬虎不得。

從信息傳播角度看,應對“真相慢進”的挑戰,需要的是傳播鏈條上每個環節協同發力。相關部門、官方機構等權威信息源,需要及時、周全回應輿情,縮小謠言滋生的空間;媒體等傳播者可以求快、求量,但必須跑在“事實”這一基本軌道內;而於受眾而言,在社交網絡時代,點個贊很容易,轉發也是舉手之勞,但我們的判斷力在哪裡?如果只是由情感驅使,很容易跳進一個又一個“陷阱”。在報道新聞、傳播信息時儘可能追求真實、訴諸理性,就是對“尋找梅姨”背後公眾情感的最好呵護。

“良心儘管它不依存於理性,但沒有理性就不能得到發展”。期待各方能守土盡責,涵養社會理性,呵護好公眾正義感。對於紛繁多元的網絡空間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消息來源:澎湃新聞、央視新聞、北京日報-長安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