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個車變“彈個坑”?小鎮青年的財務不歸路,從“一成首付”開始

彈個車變“彈個坑”?小鎮青年的財務不歸路,從“一成首付”開始


作者 | 花朵財經

花朵財經ID | F-Finance

||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叫做《女白領月入3000元擁有14張信用卡,負債達87萬元竟燒炭自殺!》唏噓之餘,花朵財經搜索了一下“燒炭自殺”的關鍵詞,發現這竟然不是孤例,全國各地都有人因為陷入債務深淵而選擇了結生命,而且特別令人遺憾的是,這些人不少都很年輕。

筆者自己是學金融的,但也許是在窮鄉僻壤長大,種多少地吃多少米的小農思維太嚴重的緣故,至今沒有辦過信用卡。量入為出的筆者過不起奢華的日子,但我身邊有不少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一不小心再次暴露年齡),特別喜歡“超前消費”。遠的不說,本辦公室就有人欠下了相當於自己月薪35倍左右的網貸+信用卡貸。

如果說這是年輕人缺乏自控力,那麼也許TA配得上一句“活該”,畢竟,網貸和信用卡容易把人拖入債務深淵,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你也許不知道,在這個金融衍生品極其發達的時代,網貸、信用卡算是相當坦誠透明的金融產品了,然而有另外一些產品,就算你簽完了合同,也未必知道它過度超前消費的實質,更不知道它一不小心就會拖你進入深淵。

01

“一成首付彈個車”,為什麼廣告不提買個車、貸個車?

如果你在寫字樓上班,大約這幾個月被“一成首付彈個車”這條廣告洗腦了吧?但如果你沒有使用過“彈個車”,你八成不知道這“一成首付”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沒有哪個銀行或者其它任何金融機構會允許客戶以“一成首付”購買汽車這種大宗消費品。請注意,彈個車的廣告詞是“一成首付彈個車”,不是買個車,也不是貸個車。WHY?

因為它的模式,是售後回租,是汽車融資租賃。

現在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一下什麼是汽車融資租賃。

第一步:你花了“一成首付”把車開回了家,但是在一段時間內,這輛車的產權不歸你,而是歸真正出錢購買它的機構,這和貸款買車有本質區別(貸款買車,車輛產權從一開始就不歸銀行,歸貸款對象。)請注意,在此期間,你只擁有此車的使用權,基本沒有其它處置權利。

第二步:你還款到某一個額度,這輛車的產權變更成你。

融資租賃這種融資方式,對用戶來說優劣參半,好處是它的門檻低,就比如彈個車,基本上支付寶幾分鐘一審核,都不用出面,你就可以開始“彈”。當然,另一個好處是短期擠佔資金少。

而壞處是,由於門檻低,以及當下擠佔資金少的緣故,融資租賃的利息要遠高於正常貸款(車貸)的利息。而且,由於產權和使用權不統一,這可能會導致“主人”非真正的主人,名為“車主”的人,在一段時間內沒有車輛處置權,並且可能導致其他的糾紛。

“彈個車”的廣告做得鋪天蓋地,但是它是不是有別於其它融資租賃機構,擁有更少的缺點呢?

消費者的第一輛車選擇“彈彈彈”一時爽了,然後呢?

02

消費者清楚不清楚什麼是“彈個車”?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汽車融資租賃”以前沒有出現,而是近兩年出現了呢?

因為,融資租賃一般都是大宗物品選擇的金融工具,比如,購買飛機或者大型醫療器械。

原因有很多,但比較重要的一條是:普通老百姓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識,容易對融資租賃產生誤解,融資租賃的利率又較高,它本身就不是很適合消費場景的金融應用。

金融市場上,風險越大,利率越高,門檻就越高,比如期貨。這就像是把菜刀放在一米多高的案板上,保護嬰幼兒。融資租賃場景遠離普通消費者,這是對消費者的天然保護。

千萬不要誤會,花朵財經絕不是說,“彈個車”以及汽車融資租賃不應該出現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畢竟這是一個兼容幷蓄的年代,消費者多一種選擇,確實是好事。

但是,這件事畢竟不能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來搪塞過去,舉個例子,如果大街上擺放著白粉,吸毒者當然會驟然增加,但難道我們能責怪他們都是缺乏自控力的腦殘?

資深金融從業者@尹沛峰說:“我個人認為,彈個車的廣告是比較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作為金融租賃的放款(汽車購買或出資)機構,彈個車的廣告大家都看到了,誰能從廣告裡看懂“融資租賃”?有一絲一毫的哪怕是暗示的信息麼?廣告一直在強調“好用、方便、門檻低”,但是沒有提到一點點風險。它只想達到引流的效果,但‘請君入甕’之後,第一消費者是不是明確融資租賃的含義,第二消費者是否具備足夠的能力進行融資租賃,從它的作為上看,它是不在乎的。”

這合適嗎?

03

或涉高利貸?前期費用不明確,逾期拖車沒商量

商業模式到底合適不合適,有待商榷。

但輕易可以看到的是,在彈個車如火如荼發展的這兩年,使用過彈個車,繼而發現自己“上當”,發現財務漏洞被擴大很多甚至導致自己跌入財務深淵的人,有很多。至於投訴者,更是比比皆是。

如果說,簽了合同就等於消費者知悉了彈個車的性質,瞭解了融資租賃這種金融工具的優劣。

那儘管很沒有說服力,但畢竟有合同,這一點暫且不提。

然而,合同就一定靠得住嗎?

花朵財經在聚投訴網站上看到了一些關於彈個車的投訴,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因為,相關的投訴內容,在和比如P2P網貸,教育機構貸款賣課,再以及消費金融的投訴方面簡直是太像了。

不信你看,有投訴“地推人員承諾是忽悠”,還款方案被莫名變更的——

彈個車變“彈個坑”?小鎮青年的財務不歸路,從“一成首付”開始

還有投訴彈個車利率太高,超過高利貸的,利率挺嚇人的,4‰,請注意,是日息。千分之四的日息相當於什麼呢?年息翻倍……

當然,不會有任何人告訴你這是利息,而是將實質上的息費包裝成各種諮詢費、保證金、服務費之類。

是不是更熟悉了?那些欠正規的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就是這種套路啊。

彈個車變“彈個坑”?小鎮青年的財務不歸路,從“一成首付”開始

至於投訴“拖車”、交了車才發現物權不屬於自己的相關投訴,就更多了。

04

消費品融資租賃應謹慎謹慎再謹慎!

這幾天的新聞,一份解釋權歸銀保監會、近萬字的《融資租賃業務經營監管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融資租賃行業內流傳,據媒體報道稱,先有一個版本在央企系下融資租賃公司徵求意見,近日在業內傳播更廣泛的文本則是最新版本,且這一版本很可能將作為正式版本發佈。

該意見稿中,有“融資租賃公司經營業務要經過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批准”,“禁止通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地方各類交易場所、資產管理機構以及私募投資基金等機構融資”,“註冊資本金應一次性實繳到位且金額不低於1億元人民幣或等值自由兌換貨幣”,以及對“空殼”“失聯”等公司的界定和查處等條款,均極為嚴格,甚至被業內認為是“史上最嚴”。

花朵財經認為,銀保監會這份文件來得好,來得及時!

隨著時代與物慾齊飛,不少人的消費水平大大超越了實力,“燒炭自殺”的悲劇遠非一起兩起,再好的金融工具,也只能被清晰瞭解、承擔得起後果的個人或公司使用。不然,別說“一成首付”,就算是“零首付”,也只是首付越少,後患越多罷了。

主管部門為什麼設立如此多的條條框框?這與上層建築大力發展設備融資租賃的精神相違背嗎?

NO,這正是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燒炭自殺”的悲劇越多,這個行業就會遭受到越多的不信任和質疑,甚至被妖魔化。殷鑑不遠,就在P2P。

銀保監會的文件中,限制性條款,基本上皆是旨在約束金融或類金融機構逐利的天性,限制不擇手段的超高額利息誕生的可能性,增強入門機構的社會責任感。

這正是“將菜刀放在一米多高的案板上”。

最後,想告訴“彈個車”以及該公司的母體大搜車,中國的小鎮青年有不少已經在債務深淵之中了,如果貴司想取得更長足的進步,何妨痛下決心讓渡一些眼前的利益?例如,從在鋪天蓋地的樓宇廣告中提示風險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