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初識姜思達是在《吐槽大會》上,穿著露背牛仔衣,綠色的寸頭,勾人的眼神,撒嬌的語氣,撩人的小白眼,犀利的語言,清晰的邏輯,不顧情面的吐槽節目,吐槽眾人,無不透露出他奇特又矛盾的個性。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這個93年出生的男孩,初出道之時還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名學生。2014年第一次站在《奇葩說》的海選舞臺上,以“不同意同性婚姻”為觀點,出現在眾人面前,出櫃於十六臺攝像機面前 —— 全國大櫃。矛盾兩個字,已然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如果說,面對已經公開出櫃的蔡康永,提出“身為同志卻不同意同性婚姻”這樣的觀點成功地博了觀眾的眼球並吸引了四位評委的注意,那麼接下來他詭異的辯論邏輯,則幫助他真正留在了奇葩說的舞臺上。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可惜尚未畢業的姜思達,在參加奇葩說第一季之時,因為太過稚嫩,在第二期時慘遭淘汰。但他給眾人留下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那一句“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那能一天讀成林徽因嗎”引起中人們歡呼,頭戴大紅花身穿小短褲,他被觀眾愛稱為大美玲。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若說《奇葩說》第一季中他還不夠那麼成熟,那第二季中他的表現就可圈可點了。一頭紅髮,自詡名媛,用更刁鑽的角度來拆解辯題,也成了《奇葩說》史上第一個“叛變”的辯手。舉手投足間,曾經那個略顯青澀的大美玲已然準備好破繭成蝶了。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在《奇葩說》第二、第三季中,姜思達的表現越來越精彩,甚至精彩二字已經無法表達,可以說是驚豔。拋卻了最初略帶探索的眼神,慢慢的他開始熟悉這個舞臺,甚至願意在這個舞臺上展露自己的生活,表達出更深層次的東西。自信,美麗,大方,邏輯清晰,擅用情感,如此模樣的他,是他,又不是他。侍左君相信這是姜思達為了適應舞臺,而表現出的吸引人的的那一面,或許有些浮於表象,或許有些以外形來吸人眼球,或許有些故作矯揉造作的模樣,而這些,都是他為了被看見。

在《奇葩說》的舞臺越久,越能明白,得先被看見,才能有更好的機會表達。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姜思達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極致的人。


關於愛情,他總是愛的極致,所以才總是傷的透徹。專心致志的愛一個人,用盡全力,哪怕對方只是存在於網絡另一端的一個人,他也願意為之付出真情。談起在校園中傻傻等待對方時的哽咽,強忍著眼淚;說到自己身在單親家庭時,父母分開,他願意讓一段沒有愛的婚姻結束,哪怕從此以後,他成了一個單親家庭的小孩;終於和戀人走在一起時,他也願意站在舞臺上和眾人分享這一喜悅。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當“我戀愛了”這四個字從他口中說出時,所有人都能夠看到他的眼睛裡有光,都能看到整個人散發出的愛情的味道。在愛情裡,姜思達是一個純粹的人,是願意為愛付出一切的人。

儘管米未算是姜思達的伯樂,《奇葩說》是將他從幕後推到臺前的助力,他卻在第四季之後,並未繼續參加《奇葩說》。四季的《奇葩說》讓這個原本有些內秀的男孩,為了迎合市場,符合奇葩舞臺,把自己變得更鋒利、更尖銳,逐漸地迷失了自己。他穿更加奇特的服裝,表現的更加矯揉造作,一邊用外在的奇特來融入這個舞臺,一邊也不放棄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這樣一個矛盾的人,既希望能夠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理念,又不得不去適應這個快餐經濟的市場。在經歷了《奇葩說》第四季的輿論漩渦之後,姜思達不得不選擇了退出那個讓他又愛又無措的舞臺。至於退出前的眾說紛紜,什麼被排擠,什麼撕X,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經歷,反而促使他更快的選擇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在此期間,姜思達曾參加了一期楊超越的《吐槽大會》,就是侍左君初次看到他的那一期,讓侍左君忍不住開始各種搜索姜思達。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2018年,姜思達與楊超越再次合作,共同參與了素人戀愛類節目《心動的信號》,只能說作為主持人來說,這個節目對他而言,並沒有特別出彩的可能,而這個節目也落水無大聲。

2017年姜思達聯合米未推出了自己的短視頻節目《透明人》,節目中,他把話筒遞給了流量明星——雙黃蛋之一的馬思純、初代網紅papi醬、過氣歌手楊臣剛、北京二環內的真名流、不知名的路人甲乙丙丁——Tfboys的粉絲、相親角的大爺大媽、無名英雄——寶貝回家的創始人、拍攝網絡大電影的秦教授們,還揭秘馴獸師,揭秘匿名戒酒會等等等等。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他願意把關注的焦點放到流量明星上,也願意在路人身上去探索人生,願意關注社會正能量,也想要透過世人表達姜思達,更願意讓觀眾透過姜思達,去看一個離自己不遠的社會。在姜思達的眼裡,有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有著對世人的悲憫,也有著對眾生的關愛。


2018年,他在拒絕加入米未之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姜思達工作室(GANGSIDA)

2019年,姜思達開啟了自己最新一檔節目《僅三天可見》,隨著微信朋友圈推出的僅三天可見,眾人議論紛紛,他也開始了這一檔明星社交實驗類節目。姜思達以第一視角,與一位藝人共處三天,並在最後一天來一次走心的交談,以此來挖掘現代年輕人社交的心態。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第一期節目中,他邀請到了他的“恩人”謝娜。在2017年他身處輿論漩渦之時,謝娜在微博上公開表達對他的喜愛,如此雪中送炭的行為,讓姜思達的母親給謝娜安上了“恩人”的名號。頂著這樣的壓力,他開始了《僅三天可見》的第一期。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同類型的節目總是容易被拿來比較,例如同類型訪談類節目《十三邀》,主持人是知名作家許知遠,他曾評論韓寒:“韓寒掀起的迷狂,襯托出這個崛起大國的內在蒼白、可悲、淺薄——一個聰明的青年人說出了一些真話,他就讓這個時代的神經震顫不已。與其說這是韓寒的勝利,不如說是庸眾的勝利,或是整個民族的失敗。”心中有家國,眼中有大義,話中論乾坤說的應該就是許知遠了。嘉賓方面我們也能看出差別來。《十三邀》首期嘉賓羅振宇,以及後來的李安、馮小剛、姚晨、白先勇、俞飛鴻等眾人,每個人都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相比之下,《僅三天可見》目前出現的幾位:謝娜、池子、於正。一個飽受爭議的主持人,常常被傳“離婚”,又常常被質疑主持能力;一個喜歡安利知識點,卻似乎被雪藏的脫口秀演員;一個推出了不少流量明星,又飽受爭議的導演。咖位低了很多,讓很多自詡高雅的觀眾嗤之以鼻,但他們又何嘗不代表著某一類的芸芸眾生呢?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而我們的妙人姜思達,也在採訪於正的過程中,將兩人同時推上了熱搜。作為主持人,他比嘉賓更“不可控”,小情緒上來了,說“不錄了”就原地下班,而於正,也無所不在的表達著“我很招人煩”這一觀點。

當然,一期節目怎麼可能全程除了尬就不剩下什麼呢?兩人在遊樂場時,我們又看到了一個童心未泯的於媽,真是可愛又不自知。

寫在最後

姜思達——純粹的妙人兒

侍左君心中的大美玲,真誠又愛演,脆弱又堅強,博愛又自私,敏感又純粹,真真是個妙人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