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棉”年末成功“入儲”,明年若能“提質提價”那就更好了

十月份以來,棉花主產區新疆“白浪滾滾”,各大棉田陸續進入採摘期。我國既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產國,又是世界第一大棉花進口國,棉花產需缺口約200萬噸,每年要大量進口美棉、澳棉。面對美棉、澳棉的激烈競爭,品質低、成本高已經成為我國棉花產業的軟肋,推動棉花產業優化升級迫在眉睫。

“缺口主要是品質結構問題,歸根到底是棉花品質不夠高。”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副所長張西嶺分析,紡織企業要求原棉用料達到高度清潔、高度一致、加工損害最小的高端品質水平。而目前國內是生產方混種加工方質量重視不夠,在高端棉花比拼上,競爭力不足。這就造成了近年“國棉入庫、外棉入市”的窘境。

面對棉花產業的困局,2016年11成立的國家棉花產業聯盟,目標就是打造棉花全產業鏈,奮起直追美棉、澳棉。為何我國高品質棉花產量不足?是沒有好的品種嗎?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已篩選培育出中棉641和中棉96,其長度、強度品質超過“雙30”,適合紡80支、100支以上的純棉高支紗,超過澳棉、美棉。

既然品種足夠與國外品種媲美,為什麼產業卻不盡如人意?實地考察澳棉產地後,聯盟成員發現:“澳大利亞僅有500多萬畝棉田,但是統一管理、統一組織,僅種植兩個品種,一個是主栽品種、一個是備用品種,這與中國棉區種植品種繁多的現狀完全相反。”

聯盟副理事長、上海永澳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進華分析,由於品種多亂雜(僅新疆棉花品種就有數十個)、機採棉農機農藝不配套、品種品質區劃滯後,更由於生產與加工環節利益不一致、三絲含量超標等原因,使得棉花有產量缺質量問題日益加劇,以致紡織服裝企業寧肯每噸加價1500至1800元,也要想方設法爭取進口配額採購美棉、澳棉。

國棉聯盟以高品質棉花為抓手,聯合科研院所、產區、加工企業、紡織服裝企業等進行棉花全產業鏈佈局。2016和2017年,聯盟按照訂單生產模式在新疆精河縣試種高品質棉花中棉641,生產原棉共約550噸,每噸加價1000元后,被河南同舟棉業和雅戈爾集團收購。公檢結果表明,中棉641的纖維長度、強度均接近32,高出新疆棉花主體品質4個檔級,全面超越澳棉標準。

規模化種植是高品質棉花訂單生產的重要舉措。高品質棉花對紡織企業意味著利潤翻番。據測算,一家產能5萬至10萬錠的紡織企業年需求原棉5000至10000噸,對應的種植面積是4萬至8萬畝,剛好適合一家規模軋花企業。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高品質棉花能否持續穩定供給。李付廣說,雅戈爾、河南同舟等紡織服裝企業均向聯盟表示,如果供給規模足夠大,可將加價從每噸1000元提高到1500元來收購高品質棉花中棉641。

1、本公眾號“絲路小棉襖”所發表內容註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未註明出處的均來源於網絡蒐集),轉載文章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負責。2、本平臺原創內容版權歸本平臺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商業目的及應用建議。已經由本平臺協議授權或未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絲路小棉襖”,違者本平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3、請警惕冒用本平臺名義進行詐騙的行為。4、任何單位和個人認為本公眾號包含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權益,應當及時向本公眾號進行書面反饋,並提供其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的情況說明,本公眾號在收到上述文件後,認為事實及理由充分的,將會立即移除。5、本公眾號聲明:任何瀏覽者在任何時候瀏覽本網站任何信息,即表明已閱讀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