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臺灣太極拳家的敘述

;年輕人你打的太極拳我從來都沒見過,似松非松,松中帶彈勁,這種勁道我從來沒看人打過,我只是回一句,勁讓它節節貫串出去就行了,林老前輩只說了一聲好,隨即邀我過兩招,我當然接受此一邀請,那時,一對上手,林老前輩甩了幾下,可是都沒能甩出來,我的手仍然搭在林老前輩的手上,他笑著問;年輕人你的聽勁是怎麼練的怎麼會聽的那麼快呢?我說這是沾,黏,貼,隨,只要把聽勁這個意念換上;沾,黏,貼,隨,這四個字就可以了,光聽有什麼用,跟著對方走就是了,林老前輩聽完不禁大笑說;真是妙,經過幾次的碰面,林老前輩似乎有話說不出口似的,後來他問我一個問題,中正,他說在白鶴拳裡對中正也是有要求的,可是卻做不到像我一樣,座跨也能如此的中正,對林老前輩的氣度我感到很敬佩,有些人以為我看起來年輕,不是來倚老賣老,就是對我胡亂吹噓,真正要邀這些人過兩招,他又不敢,說什麼練拳只是為了健身而已,不是為了要動手等等~~~可是這些人又喜歡用嘴皮子來找人比高下,真是怪乎,林老前輩是第一個讓我破例將中正松沉的心法口訣傳給他這個外人的,據林老前輩說;他的白鶴拳乃阿善師一脈嫡傳,其實看他在打拳,看的出來功底深厚,想必是用很多的汗水,跟時間累積而來的,林老前輩一直對著我說;我應該要認真的將功夫廣傳出去,不能再用那種無所謂的心態去面對這個問題,每一代的傳人都有其責任將所學的秘技流傳下去,不然這種藝術的寶藏總有一天會消失,我笑著回道;消失是絕對不會的,變成了不倫不類倒是真的,所以這才公開此一訊息,供大家參考。

三、功夫還是要老老實實練

很多人問我要怎麼松,怎麼沉?聽到這個問題使我非常的感慨,而且有不少練了十幾二十幾年的人在問這個問題,為何?因為大家都吧精力放在論誰才是真傳,誰是跟那個名師學的等等上了。可是,每一代拳法多多少少都會有所改變,甚至同門師兄弟中幾十年後拳路也會略有不同,但原理心法不會改變。至於真傳不真傳的問題,在以前學藝的過程中師父會因學生的狀況調整教學的內容,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套路流傳的原因,以陳式來說,流傳的老架打起來近於楊式太極拳的味道,而發勁的掩手捶又有少林拳的味道,至於纏絲勁的圈則在腰,所以彈勁難出來,其因是楊式流傳出去的較早較廣,修改成接近楊式的動作也較好練,而壓箱的功夫也不易外傳,除了少數的入室親近弟子外則不外傳。過去的師父多以教學為生計多少都會留幾手,如果留在師父的身邊不夠久是很難學到上乘功夫的,有些以為拳式學完了練練推手就可以,那就太天真了。因此有很多人理所當然的成為名師,而他的學生也理所當然的又成了名師,至於拳藝的部份也就理所當然的一代少於一代,因此就成了現在的太極形而已。

練功時總會碰到一些人好奇來問練的是什麼,一般很少看過太極拳發彈抖勁,所以看的人總覺得像太極拳,可是又好像不是,甚至有人會直接認為這不是太極拳,最後都會問一句話:為什麼沒有看過這種太極拳,為什麼看到的都是慢慢的太極拳,我只是笑笑,不予置評,我說:這沒什麼,練就會,真功夫的人多的是,一山自有一山高。

遇到過很多內外拳術功夫不錯的武術界朋友們大家曾相互切磋,各家有各家之所長,傳承其優點,當然也有些是光有空架子,倚老賣老的。我常說練功像賺錢一樣,還是得靠自己去練才能累積功力,用說的,是出不了功夫的。以前小時候恩師常對我說:你的拳頭怎麼那麼忙(意思是怎麼老是常打架呢),等到有一天你的拳頭不再那麼忙時,功夫才能算得上還可以。這個意思後來才明白,因為功夫不須要賣弄,但也不能流於花拳繡腿,真正須要用的時候還是要能用的出來,練功夫先要對自己誠實,一點一滴的累積,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對自己的一百分,如果自己都沒有誠實面對自己的話,如何練出功夫來呢?

很多人用說的很厲害,不論其功力如何,這樣的人,我都只想問一個問題,你練功的時間多,還是說功夫的時間多,一天練多久,一星期練幾次,如此便能知道其如何。我的兩位恩師到老還是每天老老實實的練功,小時候曾問過恩師一個笨問題:師父你的功夫我都打不嬴你了,為什麼你還是每天都練完全的功,恩師拍了拍我的頭,說:傻孩子功夫你只能算是入門而已,一山還有一山高,自己如果不老老實實練功的話,再好的功夫也會變成花拳繡腿,以後你就會知道什麼是“年輕靠身體,老了就得靠功夫”的道理。

太極拳到底怎麼樣才是正確?這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來:

一是用的方面,有一次遇到一群小混混仗著人多,不懷好意、口出惡言,可是他們卻沒想到我竟會先動手,他們自己先被嚇了一跳,動起手來他們卻反而吃虧,事後停手,對方說:我們都已經夠惡了,你卻比我們還兇。聽起來真是哭笑不得,後來對方問我用的是什麼功夫,我說這是太極拳,對方直接回了我一句:騙人,太極拳都是慢慢的。真是不知該如何回答,要解釋起來可真就是說來話長了,這是一般人對太極拳的錯覺。太極拳是能快能慢的,試想若對“慢是練什麼,慢在哪裡,快練什麼,快在哪裡,要怎麼練”這些都不知道,實戰如何用,比手劃腳時會拳不像拳,這是大家應該省思的問題。

另一個層面則是練法的問題,很多人問,站樁要不要練,那麼多練法對不對,都對,也都要練,但是要先在拳架裡頭練。因為拳架是活的,站樁是死的,拳架練不好,拳絕對用不出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任何的心法口訣都要在拳架中練出來,若拳架中練不出來,那要如何練出功夫呢?這是不是又是很簡單的道理,如太極拳八法,在拳架中都有,如果拿出來單練的話,也很難練出效果,知道心法口訣沒有用,沒有師父的口傳心授的話很容易走偏方向。以前恩師光教一個揉法,就糾正了近一年才真正進入了身體裡,我常鼓勵學生天天來練功,為的是要讓學生真正練到身體裡,而不是隻有比招式而已。我的師父都老老實實的天天練功,何況是我,更何況是我的學生。以前恩師說:現在你自己練功,練功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練給我看,我能體會恩師的用意,在師父的身邊要把功夫練紮實了,以後就不容易走偏掉。很多人以為用幾個月的時間拳架學完就是打太極,推來推去就是推手,這是練法不切實際的認知,很多人聽人說,練一些以訛傳訛的東西,以至流於比手劃腳,功夫還是要老老實實練比較實際。

四、發勁與不發勁的差異

一般人對於發勁的觀念大多停留在一般表演性質的推手,此一表演性的推手發的是鬆柔勁(直勁),這種勁為初級的勁法,很多練太極的人常以為兩人套招慢慢推,被推的人慢慢退,然後再推回去讓對方出去,以為這樣就是發勁,實在是可悲,其實這種勁法只要得機得勢就能發的出來,但是實戰當中則不能用,也用不出來。

太極拳的勁有分好幾種;如纏絲勁,在楊式老架子中叫做擰勁,在陳式大架子中最常用的是彈勁,一般稱為彈抖勁,這個彈勁為什麼會抖,那是因為發勁時上身松,跨襠合起來的勁,由腰而脊椎到肩,肘,手節節貫串出去,因為後面還有餘勁一直上來貫串而出,所以會產生未端抖手的現象,想刻意學是學不像的,因為跨襠的圓不能失,身又不能緊,所以彈勁看的是,襠的合,身的松,勁的貫串,如果沒有這些的話,拙力則會留在身上或手上,這就沒有真正的貫串出去,有人誤解了剛柔並濟的意思,發勁時身體犯了緊的毛病,當然勁就彈不出去,所以會留在手上或是身體上,藉此產生一進一出交錯頓力的感覺,不能說這是錯的,因此有人特別強調腰脊發勁,只能說是走的路不同,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不就正是因為無法松透,勁無法貫串而出才須要用交錯頓力的感覺來有發勁的樣子,這種勁路不是不好,真要是喜歡這種勁路的話,練少林拳,不是更好嗎?也正因為如此,能發勁的也只有一兩個用拳的式子而已,如遇到用掌的式子就只能用比的而已,而且蓄勁的圈,長久練下來無法縮小,太極拳的動能是來自於圓,而身體上的圓圈要越練越小才對,發勁時也要剛柔並濟,意思是;從發勁的起點到終點也要分出剛柔來,(下實上虛)所以會先五指抓地,後合襠勁由上身貫串而出,因此才會有抖手的現象,這才是彈勁真正的意義,而且發勁的速度才會更有彈性(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更快,如果只是為了一趟拳式中的一兩個用拳的式子,要讓它看起來有陽剛的感覺的話,何不打外家拳就好了,更何況剛柔並濟也不是用比一比後,再打個像少林拳那樣的發勁來分剛柔並濟,這是走偏了方向。

楊式老架子中如要發勁的話,用的則是最難練的甩勁為多,還有松沉勁,綿勁,然而到底是那一種勁好用呢?其實那一種勁都好,但是每一種勁都要練,這樣才不會走偏掉,以前學藝的過程中我們都是一步一步的學習,從沒有什麼速成,也不會去想有沒有較簡單,輕鬆,易練的功法這種念頭,所以一路下來,該練的都練了,該學會的也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都學會了,當然這得感謝恩師毫無保留的傳授。

對於在拳架中到底要不要發勁才對,其實都對,但是不發明勁就得要有綿勁,綿勁指的是:要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樣綿綿不絕,看似溫和卻內含能量,綿勁在拳架上要由跨襠的圓,慢慢的上傳到手,在拳勢上的表現會有開展延伸的感覺,而不是那種自我陶醉的亂擺動和搖恍,很多人,連一些所謂的名師也都有這個毛病,要不然就是重心沉不下去,這是松沉度不精的關係,有這些毛病的話,也就只能練鬆柔勁而已了,另外在實戰當中有時可以發勁,但有些時候不能發勁,發勁這個東西就好像是身上帶著武器一樣,有時會派不上用場,例如像是人多的時候,如果二個人以內還可以,但如果4~5個人以上的話就不好用了,(這是本人多年來的經驗),或是對方來的快,來的又貼身的時候,就不適合用,這時候就要用到纏絲勁(擰勁),纏絲勁如果沒有空間跟時間彈出來時,就會用到纏絲勁的摔法,在拳架中很多式子都可以在近身時使用摔法,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為什麼不知道怎麼用呢?還不是練的人看遠不看近,老想著一步登天,說到這個摔法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有趣的事情,以前有個小夥子,二十來歲,自稱什麼家傳的什麼拳術,常常的找人挑戰,什麼截拳道,空手道,國術等等…他都挑戰過,看到我在練拳,來問我發勁的問題,我說兩個字"松沉",他不太信相,我說那就來試試看,玩兩手,他說;他不敢,他看過我發勁的勁道,我說沒關係,如果沒把力道控制好,傷到你的話,那功夫算是白練了,後來動上了手,他的動作已經停了,我以為他要停手了,怎知我的手剛撤,他又一拳打過來,閃避不及,一拳從我的眼皮劃過,而當他的拳劃過的同時他也摔出去了,他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打到我,而我卻可以同時的將他摔出去,我說;要不是以為你要停手了,你的拳,還是隻會在你自己的身上打轉而已,而用的手法就是纏絲摔法,另一方面用的是膽量,知道閃不了就讓對方的拳用擦過去的減低損傷,同時也要進入對方的空隙中,自然拳就不會白捱了。

在拳架中如:擺蓮腿,當頭炮,旋風腳,運手,雲手,搬攔捶,倒穿肘,倒攆猴等等…~~~甚至左,右掤都可以用摔法,其重點在於自己身上的三個力點要實而已,沒什麼,所有的細節練對了自然就會了。

至於各種勁道,我的看法是:缺一的話,表示你有很多的細節沒有做好,也沒有做到,才會出不了勁,而且對強健身體方面也很有限。

另外發勁對氣力的訓練,丹氣運行與強化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透過內勁的節節貫串由腳而尾閭,脊椎,肩,肘,手,然後中定,氣歸丹田,上三陽之筋氣由陽蹻脈下沉至湧泉穴,對此有利筋脈的疏通,每發一次勁就運行一次大周天循環,這是發勁的好處之一,對於實戰的應用則是意念上的一個松沉,一個開合,勁就可以發出去了,而且在筋脈中透過內勁的擴張延展,筋脈,血管,肌肉的彈性則是越來越好,骨頭的密度則是相對的增加,學生中有人練拳兩年增加了5~6公斤,但是外形,腰圍,卻反而變瘦了,另一個作用則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周天循環達到去無存精的效用,將體內不好的雜質,穢氣排出體外,這樣氣力會增加,體力也會相對的增長,不能像有些練太極或是其它武術,氣功的那些人一樣,說自己練的多好,氣到那裡等等......可是體力,氣力都不行,走路時亦看不到腿的抓勁,一個人的功力光看走路就能知道其功力的深淺。

關於太極拳到底要不要練發勁才對,其實都對,也都不對,因為入門時練慢,不能發勁,當然也不會發勁,待蓄勁要進入中級程度時就要開始練發勁,發勁練不出來的原因是松沉不得法,所以蓄不了勁,等到發勁練出了點眉目以後又要回過頭來練不發勁,之後再練綿勁,如此重複循環練習才能對自己的勁控制自如,練拳或應用時才能隨心所欲舍已從人,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如此才不會侷限在某一領域中而已,拳藝也才能日益精進。

很多人練了幾年功,功夫不怎樣,嘴皮子上的功夫卻是越來越了得,說起各種拳術,歷史典故,名人大師等如數家珍,說三道四評論功夫等頭頭是道,可是練起功來......卻只有,也只能比手劃腳而已。

五、氣沉丹田

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大家都聽過也都知道,內外拳家,練氣者也都在練,但是真的有做到嗎?要怎麼練呢?

其實氣沉丹田與松是因果表裡關係,其結果是產生了胎息的現象,而這又是另一個因果關係的開端,為的就是生生不息的循環,有生就有滅,如此方能生生不息。氣沉丹田之所以練不好的原因在於松與沉這兩個字,練太極的人都知道,可是為什麼做不好呢?或許有人會說我很鬆,但別忘了有松就會沉,一般只顧著松而忘了沉,所以犯了散的毛病,松不能散,不能軟趴趴的,但也不能硬綁綁的,這很矛盾,沒錯,太極就是一種自然的矛盾,其來自陰陽相對,相生,相剋的道理,拳論中提到氣斂入骨,綿裡針等等…用白話說就是力在骨子裡,可是話又說回來,那該怎麼練呢?其實心法口訣就一句話而已很簡單說穿了就沒價值了,很多人常把拳經,拳論掛在嘴上,可是不明其意或是誤解其中正真的用意,拳經,拳論,說到底,它還是理論性,概念性,真正的心法、口訣練法要有師父的口傳心授才不會走偏掉,另外,真正的心法、口訣,這些壓箱功夫是不會出現在文字上的,其往往都是一句白話,一個很簡單的觀念然後持之以恆的鍛練而已,傳統的學藝過程中須要用時間來累積打底的用意是基礎練紮實了,觀念清楚了這才能離開師父的身邊,不然只知練形,內在的功夫不練,很難出功夫的,在師父的身邊經由師父不斷的更正,修改,功夫的基礎才會紮實,以後的路才不會走偏,這才是真正的內在,因為意念想的是一回事,身體做起來又是一回事,這也就是很多人連最基本的氣沉丹田都練錯的原因,氣沉丹田不是隻有用意念把空氣吸到肚子裡去,氣沉丹田要把松與沉合在一起才可以,不然的話練了一輩子還是隻有在那吸氣的份而已,正確的練法其實也只有一句話,一個觀念而已,有了氣沉丹田之後才會有胎息,胎息的目的是為了要蓄養能量,這是為了動靜合一,剛柔並濟之故,沒有這些功夫就不會增長,相對的這不也是大家最想追求的內在嗎?以前我常跟學生們說很簡單,沒什麼,學生們的表情不置可否,但是當自己有了感覺以後又會覺得驚喜原來也沒有想象中的難只是要不斷的頓悟,體會罷了,當然用嘴皮子是練不出功夫來的。 

六、圓檔與松沉

松沉與中正的前因後果所產生的現象:圓檔,襠要圓,圓要撐,這是因果關係,不能只做表面的圓而已,如此足掌就不能全實,一般不是足掌外翻就是蹺起來,這是不行的,這是因為沒有松夠沉夠的關係。中正與松沉和圓檔是環環相扣的因果循環關係,松沒有中正就不能沉,沒有了沉,襠也不能圓,沒有了圓就沒有撐,當然也就不會有滿,所以就蓄不了勁,如此遇到來的力道大時當然也就化不了勁,(太極拳要化打合一)所以就會變成能看不能用的太極拳了,不然就是輕輕推,慢慢來的推手錶演。襠要圓才會有勁的滿,勁滿了,自然就會有一種圓的彈勁,對手力量來,不但可以化對手來的力,更可直接將他的來力跟襠勁送給他,假使襠有角的話(襠沒有圓)當你在蓄勁要發勁之時,對手跟著你的重心後退,將力給你,你的重心就破了,其實功夫這個東西是一個由多種成份組合而成的複合物,少了那種成份就一定會少了某種功能這是一定的。

中正的關鍵在於脊椎與腰跨兩者間,因為整個松沉的重力要經由脊椎下沉到跨襠之間再到腳底,而後再將圓檔的勁上傳到脊椎,如果脊椎沒有中正的話勁就斷了,這是屬於武術層面,如果以筋脈氣血運行的角度來說,背與跨襠的角度不對的話就無法運行大周天,因為三陰之氣無法上傳,三陽之氣無法下達湧泉穴,如此一來也就沒有了陽陰,同樣的如果脊椎前傾或後仰也無法松沉到腳底,相對的脊椎也不能為了要松而跨掉,內家功夫就離不開陰陽和周天循環,太極拳不是隻有比手劃腳,要有能量後才會有力量

松要沉,沉要直,直能墬,墬能蓄,蓄要圓,圓要撐,撐能滿。

肩是松沉的第一關卡,沉肩墬肘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後面還有一句就是(沉肩,墬肘)提腕,坐腕,跟立掌勁透指,為何呢?因為手掌是上半身勁的出口,如果肩沒有松透的話勁就無法貫串出去,如此就會僵硬,一般為了要掩飾此一缺點變成了慢慢來,比手劃腳的太極拳,這是錯的,太極拳要能慢能快才對,(練習或要用甩勁時就要快得起來)即使不發勁也會有勁的延伸,綿綿不斷的感覺,而不是自我陶醉在要死不活的松跨軟當中,當然條條道路通羅馬,不一定練習的過程,方法,那一家,那一派才是絕對正確的,但其結果才是重要的,一樣的,也要能合乎拳理才對,現在大家學習的內容實在偏離了根本原理太多,以至於練了很久練不出什麼東西來,現在流傳很廣的一種太極拳將很多的內在簡化,(招式上的多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美其名是為了推廣太極拳,但是少了那些內在的功夫以後,這種太極拳,就不是太極拳了,能看不能用,比手劃腳,如以養身,健身來說的話,還比不上去跑跑步還要來的有益身心,常常看到一些太極練了十幾二十年的人練來練去還不是那一副樣子,自以為很鬆,以為來幾下表演性的推手就是太極,那就太好笑了,實戰當中那些把戲是用不出來的,能看不能用,其實這連最初級的都排不上,為何?

不管怎麼練,不外乎一個通則,松要沉,沉要直,直能墬,墬能蓄,蓄要圓,圓要撐,撐能滿,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小細節如果不一一的詳解很難體會其間的道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比對法,就是實際動手試看看正確的動作跟不正確少個不起眼難以察覺的細節其結果有何不同就能恍然大悟了,所以,以前師父教拳的時候總要詳細的拆練講解這樣才能真正的練到功夫,而不是比手劃腳的擺招式而已。其實少的東西都是內在的層面為多,因為一般人在學拳或打拳的過程多在注意動作的問題,而忽略了先要有內在的能量才會有外在動作的道理,有了內在的能量外在的招式不論何種動作都會有力量。

總結來說;松沉要有頭有尾,不能只顧松,不能犯了軟,跨,散的毛病,要把力沉到骨子裡去,這樣根基才會在胯襠中,如此才能一步步的提升境界,松沉有初級的練法,中級的練法,高級練法,每一個層次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化打合一,既是蓄勁也是化勁,化勁用的是蓄的,讓對方感到我方的身體像海棉一樣,一直吸收他的來力,而不是像一般表演推手那樣,讓身體歪一邊或一直退後然後再發勁,這種情況如果對方來力大或快時,功夫就不能用了。

中正;不管松沉蓄勁當中,或是移重心當中,還是坐胯,都要中正,怎麼樣在這些情況當下中正,跟松沉有著很大的關聯,而松沉又要有中正才能做得好,每個環節都要到定位才行,聽起來似乎會很困難,其實不然,重要的是不要自己騙自己,該練的一定要按步就班,一點一滴的累積功力。

陰陽變換;指的是移重心,每一次的移重心都是一個陰陽的開合,每一個動作當中會有好幾個陰陽開合,在開合的過程中,陰,陽,輕,重,多,寡,剛,柔,都要做到,這樣在整個移重心當中,襠的圓,撐勁才不會失去,不要偷工減料,這是很多人練不好的原因,同樣的在陰陽變換,也分有初級,中級,高層練法,一層一層的往上提升境界,不要老想著要速成,這是犯了一個貪字,太極拳裡,要忘了手,要練到無手,就是忌一個貪字。

歸元中定;指的是坐胯,坐胯時要做到上半身氣沉丹田,下半身圓襠胯撐,如此才能根歸元,身中定。有定才有動,有陰才有陽,上身由陽變陰,下身由陰成陽,一個定式當中又轉換了一個陰陽,下一個動又是一個陰陽的轉換開合,這樣三陰,三陽筋脈才能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