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有人完全不可置信,“竟然還有這麼奇葩的問題?!是我來你們這裡工作,又不是我爸媽,問我爸媽幹什麼?”有人則見怪不怪,說:這個很正常啊,我們面試的時候70%都會問到,我上個月剛剛被問了兩回

不管如何,這真的不是玩笑。面試被問到這個問題的人還不在少數: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面試不是開玩笑!

沒有面試官會和你閒聊

那些看似漫不經心的問題背後

都藏著他們的考查內容

為什麼面試中會問到父母

知乎上有個問題

一個精英的誕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瀏覽量超千萬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1.父母到底有多重要?

據報道,每一年哈佛大學的學生媒體 The Crimson 都會對哈佛大學新生進行一次真實調查版的真心話大冒險,問題範圍從 SAT 成績、興趣和家庭收入,到政治觀點,甚至到性生活和取向等各個方面。

在某次調查中發現,被調查的白人學生中,有

20% 的家長每年收入超過 64 萬AUD。在同樣的家庭經濟條件下,只有 13% 的亞洲學生、 8% 的黑人和非裔學生、以及 11% 的拉丁美洲和西班牙語國家的學生表示達到了這個水平。

並且那些來自不太富裕的經濟背景的學生更有可能是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將近一半以上的“第一代大學生”的家庭年收入低於 5 萬AUD。而家庭年收入超過 64 萬AUD的學生中,有近50%的家庭都擁有“裙帶關係”。也就是說,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員中至少一位曾畢業於哈佛大學。這意味著他們在申請哈佛的過程中會被優先考慮

2.面試官到底想了解什麼?

面試官這麼問,並不是要窺探隱私,是想對你有更深入、更立體的瞭解,以便進一步驗證對你性格等方面的判斷是否正確。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家庭經濟條件普通,甚至拮据,那是不是意味著你可能比旁人會更努力
如果是單親家庭,面試官會猜測你會不會性格孤僻,不利於團隊工作
如果父母不支持你的工作,那麼後期辭職的可能性是不是會比一般人高
……

總之,瞭解你的家庭情況,可以瞭解你的性格、你為人處世的方式、你的價值觀。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拼經濟條件,不用刻意編造一段謊言。主要還是側重表現出:

  • 父母對工作的認真負責
  • 父母對自己教育的重視
  • 家庭氛圍溫馨和睦
  • 家庭成員對自己工作非常支持
  • 家庭成員健康狀況良好等

級別太低,就別想進投行?

有人表示,“你的父母是做什麼的?你能給公司帶來哪些業務?”擺明了就是“拼家庭條件”。

你可能希望我回答“當然不是,面試官哪有這麼膚淺?”但是,很抱歉,不排除部分面試官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曾有一投行高層坦言,外資投行能否順利拿下中國國企香港上市項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資投行中國區高管的政府背景。僱傭一個背景深厚的官員子女擔任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或中國區總裁,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回報。

1.Morgan Stanley 網申問題

有網友表示,在 Morgan Stanley 的網申題中,疑似有調查申請人背景的題: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Google Translate: 作為政府官員或金融監管機構的僱員,您是否有能力直接或間接影響摩根斯坦利的業務授予和/或行使影響摩根士丹利的決策權?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Google Translate:你是否是任何政府官員的直系親屬或密切聯繫者,他們有能力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摩根斯坦利和/或影響摩根斯坦利的決策權?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Google Translate:你是由政府官員轉介或推薦這個職位的嗎?

除了 MorganStanley 之外,有些國際投行在招聘時,常用的一個面試問題就是:請直接寫下你認識或者可以聯繫到的中國內地政治經濟界的要人名單。如果寫下的名單夠長或者夠重量級,基本上都可以當場錄用。

2.J.P. Morgan:"Sons and daughters"

在2006年至2013年的七年間,J.P. Morgan 應中國和亞洲政府官員的要求聘請了大約一百名實習生和全職員工,作為其在快速發展地區建立銀行業務關係的努力的一部分。該招聘被內部稱為“Sons and Daughters Program”,即大名鼎鼎的子女計劃。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子女計劃”以聘用“二代”作為招攬內地生意的“捷徑”,有高層在郵件中明白表示,“子女計劃”與贏得來自中國企業的合同幾乎是“線性關係”(linear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Sina Finance)。J.P. Morgan 甚至有一個“二代職員”的試算表,統計他們為公司帶來的商業利益。“該項目最終為 J.P. Morgan 贏得了約1億美元收入的業務。

投行只錄取2種人:做不了關係戶?你可以……

投行只錄取兩種人:關係戶和螺絲釘。既然不是關係戶,那就當一顆螺絲釘吧。

1.螺絲釘法則一:名校光環

只有優秀到能夠碾壓眾人,才有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國內,投行一般非清北復交金融系Top10的學生不要;
在國外也通常只招常春藤名校的學生。

其實關於學校,頂級投行都有自己的 Target School List: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當然,名校這一項也不是絕對的,在其他方面非常出色的人也可能獲得投行的青睞。

2.螺絲釘法則二:強大的專業背景

Finance, Economics, Investment Analysis, 以及 Accounting 專業的學生更適合;另外,MBA 的金融專業,或通過 CFA 考試的同學將會更受青睞。不過,證書在這裡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並不能雪中送炭。

3.螺絲釘法則三:過硬的技能

深厚的行業 Insight:對於行業的敏感度和對趨勢的判斷力是決定是否可以成為一個好投行人的關鍵;

良好的 Networking 能力:不但可以認識來自投行不同部門的很多朋友,還是練習如何 Approach 一個陌生人的好機會。如何開啟話題,對於之後的Interview 是很有幫助的!此外進入投行後因為需要長期與客戶,同事打交道,這簡直是一項受用終生的技能;

估值建模和財務分析能力:

投行面試時也經常會出現 Financial Modeling 的問題,比如要求現場根據 Case 建模,所以需要熟練掌握各類估值建模方法。

4.螺絲釘法則四:豐富的實習經歷

應屆生在求職過程中,如果有多份重量級的實習經歷,絕對能讓你的簡歷大大加分!

秋招已經全面進入倒計時,但是已經部分名企已經迫不及待開啟2021年暑期實習搶人戰,比如:

RBC 出了名的秋招時間常年提前,2020 SA RBC 2018年8月就開啟了……而今年, RBC 官網也放出了大量 2021 的全球 Summer Analyst 項目▼

投行面試潛規則:請問你的父母是幹什麼的?

申請鏈接:

https://w.url.cn/s/AFyo4W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