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1999年11月20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升空

  遨游太空21小时后

  飞船顺利返回

  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神舟一号发射升空(资料图)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返回舱(资料图)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

  有了重大突破

  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如今,20年过去

  从无人到载人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从空间出舱到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在浩瀚太空谱写着壮美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中国航天的历史长廊


  ……

  01

  起步

  1992年9月21日

  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的

  一个历史性日子

  载人航天工程

  可行性论证报告被正式批复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远航

  2001年

  神舟二号发射

  人体代谢模拟装置和假人

  被安置在飞船上

  以检验飞船生命保障系统的功能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资料图)

  2002年

  神舟三号与神舟四号

  在同一年先后发射

  重点改进了

  宇航员的逃逸和应急救生系统


  全系统的合演

  也已经臻于完美

  至此

  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无人飞船试验

  基本完成

  第二步真正的载人飞船

  即将开始

  02

  载人飞船

  2003年,38岁的飞行员杨利伟

  从1500人参与的严苛选拔中

  脱颖而出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杨利伟在返回舱(资料图)

  2003年10月15日9时

  长征二号F火箭再次点火

  载着神舟五号与杨利伟

  向太空进发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神舟五号发射现场(资料图)

  

  这一刻

  全国人民望向天空

  杨利伟则从太空望向地球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桂冠

  实至名归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2017年杨利伟摄影作品《从神舟五号上看地球》在北京展出(资料图)

  

  10月16日

  在绕地球14圈、飞行21小时后

  距离地表300多千米的飞船

  启动返回程序

  16日6点23分

  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当杨利伟从返回舱中走出的那一刻

  全国人民为之沸腾

  中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三个

  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有了运载一个人进入太空的经验


  多人和长时间停留随即成为

  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

  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

  搭乘神舟六号进入太空

  两人在太空中停留了

  5天之久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费俊龙与聂海胜在神舟六号返回舱内进行演练(资料图)

  2008年9月25日

  搭载着三名宇航员的

  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资料图)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用5天时间完成1000多项规定动作

  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则是

  出舱行走

  因为未来空间站的建设与维护

  很多需要航天员出舱操作

  9月27日16时41分

  神舟七号的舱门完全打开

  翟志刚在刘伯明的帮助下探出头

  随后

  他全身离开轨道舱

  彻底暴露在太空之中

  刘伯明也探出头来


  将一面国旗交到翟志刚的手中

  翟志刚接过国旗并向镜头挥舞

  完成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

  2011年9月29日

  中国第一个空间试验平台

  天宫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升空

  随后

  2011年11月1日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

  也成功升空

  两者将在太空完成无人状态下的

  自动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号搭载着三名航天员

  成功升空

  在载人状态下

  于6月18日

  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2013年

  神舟十号升空

  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

  成熟的技术让中国航天人更加自信

  他们利用发达的天地通信网络

  开展了首次实时“太空授课”

  在完成任务并超期服役多年后

  天宫一号的大部分躯体

  穿越大气层并被烧毁

  残骸坠入南太平洋

  终结了它光荣的一生

  它的升级版天宫二号

  于2016年9月发射升空

  10月神舟十一号升空

  两名航天员通过飞船进入天宫二号

  在天宫驻留长达30天

  为了实现航天员更长时间的驻留

  以及维持未来空间站的长时间运行

  除了“运人”的神舟飞船外

  我们还需要负责载货的“太空货车”


  即天舟飞船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天舟一号(资料图)

  天舟起飞质量近13吨

  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

  承担起了发射任务

  2017年4月22日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对接成功

  开始多次向后者补给燃料

  预计在2022年

  太空中将出现

  一个无比宏伟的航天器

  它的名字就是

  中国空间站

  20年间

  航天领域的突破层出不穷

  载人航天之外

  还有北斗导航卫星

  还有嫦娥探月工程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正是一代代人的成长与接力

  成就了

  今天的中国

  也成就了

  一个国家的回忆

  03

  寄语神舟一号 祝福载人航天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王永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吹响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号角。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接连成功,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应用效益日益显现,谱写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壮美篇章。未来,中国空间站必将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中国贡献”,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大、更远。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戚发轫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迈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圆满成功的第一步。于我来说,神舟一号令我一生难忘。二十多年来,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更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未来,期待中国空间站上能有更多的科学成果,帮助人类更好地去探索浩瀚太空。

神舟一号20年 · 记忆

  刘竹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遥一运载火箭将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的大幕。20年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13次发射,连战连捷,成功将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不负“神箭”美誉。站在载人航天工程的新起点上,长征火箭人必将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航天强国建设续写更大的辉煌。

  神舟筑梦 剑指苍穹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