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成都”作為地名至今延續了兩千五百多年,和成都齊名的另一個地名也在成都市內,這個地方叫“金牛壩”,該處位於成都西門外十幾平方公里的一片區域。

“金牛壩”這個名稱和古蜀道有密切關聯。

李白的一首詩對金牛道有記載:

秦開蜀道置金牛,

漢水元通星漢流。

天子一行遺聖蹟,

錦城常做帝王州。

這是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一。關於金牛道的來歷,成都金牛壩的人們是下面這樣傳說的。

巴蜀大地處於四面崇山峻嶺包圍之中,土地肥沃,物產車富。尤其是成都平原上的蜀國,自開明王朝以來地饒物豐,國泰民安。

當時的中原大地,秦國與六國戰火紛飛。秦惠王為了能與六國抗衡,並達到逐步併吞六國的目的,早就覬覦巴蜀大地。意在把巴蜀作軍事給養的大後方。

無奈的是,秦嶺山脈橫亙於秦與巴、蜀之間,山大溝深,道路阻且長,奇險無比。僅有羊腸小道可使往來,大部隊是難以展開進攻的。雄才大略的秦惠王明白,只可智取,不可強攻。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於是他便派使臣到蜀國,觀見蜀王,表示要與蜀國增進友誼結為同盟,並派兵幫助蜀國抗衡東邊的巴國,還吹秦地美女如雲,且健美多情,表示願挑選五位絕色佳人送給蜀王,同時還將贈送秦國特產的五頭金牛。

此牛無需飼養,每天排出的便都是金塊。蜀王聽後大喜,當即與秦使臣締結盟約,並命令五丁力士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開鑿蜀道,早日迎接美女和金牛入蜀。

蜀國多崇山峻嶺,民夫勞作,使用最原始的工具,主要是肩挑揹負。因而蜀中之人多為力大無比之壯士。官方將其組成五人一組的役夫,稱作五丁力士,主要從事鑿山、開道、運物、王室迎送等重體力活動。

五丁力士與蜀國使臣一道築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經梓潼、劍閣、廣元,到七盤關,開鑿千里蜀道。

歷盡千辛萬苦自不必細說。僅在廣元嘉陵江上的朝天峽、明月峽一帶修築棧道就十分艱辛。此處山高峽險,萬仞絕壁上,猿尚不可攀,怎麼能夠修道路呢?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五丁力士想辦法,在絕壁上鑿出一個個方孔,安裝上一排排枕木,再用鐵鏈相互連接,上面鋪上木板,這樣,難以攀援的絕壁便成了

“天梯石棧相勾連”的棧道,變成了可通人馬的通途。

就這樣,五丁力士歷盡艱辛,克服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餐風露宿,終於修通了蜀道。

接著秦惠王就將金牛和美女如約送來。可是一見秦惠王口中的金牛,卻是五頭石牛,每頭石牛臀後專置一個托盤,上擺放一大塊金塊。蜀王的使臣見此金牛,才知上當受騙了。

五丁力士歷經艱辛,終於把秦惠王的禮物順利地運回了成都。金牛便安放在如今的成都西郊,人們把這一塊地方稱作金牛壩。

成都西門有個金牛賓館,就是以這個歷史傳說的金牛命名,該賓館規格頗高,專門接待貴賓。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蜀國與巴國發生戰爭,蜀國接連敗北。蜀王請秦國出兵攻打巴國,秦國大喜過望,這恰是絕好進入蜀國的機會,當即派大軍沿秦蜀古道而來,幫助蜀國一舉消滅了巴國,回師途中,也順便滅了蜀國,廢了蜀王,改稱巴蜀二國為巴郡和蜀郡,派郡守治理。

李冰就是秦國派往蜀郡的第二位太守,他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為蜀地造福,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金牛古道是一條開放和順應歷史潮流的大道。它的意義,是使蜀國融

入了更加開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中,接受外來文明更加便利。為成都日後的繁榮和興盛奠定了基礎。

這一條連接兩個國家、兩種文化的黃金通道,全線從陝西勉縣起,經寧強,過七盤山,入四川廣元,過劍門關,經梓潼、綿陽,其南端就直接延伸和鋪展到成都金牛區這塊肥美的土地上。

該道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的角度進行觀察,金牛道都是成都向北的主要通道和戰略要地,它不斷地接受外來的文明,同時又輸出自己的文明,就像一開放的窗戶,吞吐著歷史的風雲和文明的潮汐。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金牛壩流傳一首民謠:

“金牛昂昂叫,金谷消地糧滿倉:

金牛昂昂叫,鮮花滿地瓜果香。”

這首民謠來自當地古老的傳說,據說天上的牛郎和織女看中成都西邊一塊肥沃的土地,偷偷下凡,過男耕女織的生活。牛郎用天上帶來的金牛教大家耕種,經過金牛的耕耘,土地平整肥沃,不管是種棉花、稻穀還是麥子都長勢喜人。

織女則教大家用收穫來的棉麻織市,織出的市匹柔軟漂亮,穿在身上還很暖和。牛郎織女教會了壩子上的人們耕種織補,人們有吃有穿,生活幸福,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對神仙伴侶。這事情觸怒了天上的風、雨、雷、電四大金剛,他們憎恨村民敢於修渠攔河疏導洪水保護莊稼,妒忌村民不怕打擊,頑強拼搏,年年都有大豐收。

於是四大金剛把牛郎織女私自下凡的事情告訴了玉帝。玉帝大怒,派人把牛郎織女抓了回去。臨走前,牛郎織女把金牛留了下來,並鼓勵壩子上的人民:“只要你們有金牛,努力耕種,即使沒有我們,你們也能過上幸褐生活的”!

人們為了紀念他們,便把這個壩子改名為“金牛壩”,並一直秉承金牛的實幹精神,把這塊土地建設成成都最富裕的地方。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還有另外一種傳說。

很久以前,成都西門外曾有金牛出現,所以那塊地方被命名為“金牛壩”。

清朝時,當地建有金牛廟,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翻開古老的地圖,在它的舊址上,只能發現“香隆寺”這個名字。金牛寺的改名和清朝的一段官司有關。

金牛寺在清朝乾隆時香火旺盛,當時百待興、大家都希望金牛能來好收成。於是每逢農曆十月初一牛王生日,人們都紛紛前來祭祀。

漸漸地,把東門大橋外(現牛王廟大街)的香火都搶完了。因為金牛壩裡並無金牛,而祭祀金牛的時間卻於牛王生日為同一天,牛王廟的主持把金牛寺告到官府,指控金牛寺侵犯了牛王的祭祀權,於是官府為安撫和平衡兩方爭議,把“金牛寺”更名為“香隆寺”,讓它更名副其實。

成都歷史上蜀國第一條和外部世界相通的道路為何稱為金牛道

如今香陛寺早已不復存在,但能給人們帶來財富的金牛人們依然記得。

牛王廟這個地名仍然存在,就在東門和東大街相連,鄰一環路,有牛王廟公交站和地鐵站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