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竞争战,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怎样才能生存?

2018年,本地生活服务的到店业务市场线上交易规模达9976.3亿元,在整个本地生活市场线上交易中占比63.9%,占据主导地位,到家业务市场交易规模达5644.3亿元,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中占36.13%,同比增幅高达114%。

也是易观9月25日发布的《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显示,饿了么新零售环比增速超过50%,细分场景的突破成行业换道超车的关键。

除了外卖之外,本地生活服务还有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比如同城配送、同城购物等,就将品类和类目大大拓宽,包括生鲜、零食、酒水、药品等都可以被纳入其中。

行业竞争战,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怎样才能生存?

巨大的市场规模,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跻身本地行业“赛道”,美团、饿了么口碑等早在这块高地上不断的耕耘,拥有强大的本地生活服务资源和即时配送体系,近几年来不断推动以餐饮为主体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全面互联网化、数字化升级。

而本地生活服务,主要有两个特征:

1.聚焦在物理范围1~3公里内的区域化经营。无论商业位置优越与否,或在创业者家中,经营者提供消费者满足理想生活需求的服务。

2. 满足理想生活是便利、互动等线上的基本特性,还有“供应及时、挑选优化、体验强化”的线下服务。

越早建立本地生活平台的人或商家,越能产生无可替代的优势,并且快速实现品牌规模化。即使面临的是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大平台,若是要做自己的本地服务圈,可以参考这两大平台。借用现在市场上比较优质的技术系统来搭建起本地平台,成本只需要几千块,就能实现本地平台运营。前期将外卖作为主营业务,不断的横向拓展业务种类和范围,比如休闲娱乐、跑腿、上门服务等,涵盖本地用户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生活服务需求。

行业竞争战,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怎样才能生存?

与美团、饿了么相比,做本地平台就要走差异化战略,充分发挥出本地的优势,相对来说更了解本地用户的需求在哪里,以及日常的消费行为、消费频次、消费习惯等等,通过对本地市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

未来的生活圈服务,除了是平台之争,还是消费者的印象之争,尤其是信赖感之争。只要掌握关键原则,很多的垂直化经营类别,更容易产生具有人格化的信赖感优势。未来新零售回归到本地生活圈服务,平台经营者会在同一个区域更频繁的接触到同一群新时代消费者。这样的好处就是,占领消费者印象更便捷,打造品牌更加迅速。

行业竞争战,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怎样才能生存?

所以,与其说本地生活服务圈是一种3公里范围的物理模式,不如说是生活圈里的消费者印象先占先赢的模式。就算只有50平米的小型洗衣店、鞋店、花店、饮料店、餐饮,以3公里的覆盖范围的小店经营,都有绝佳的大好机会。别再浪费大好机会,抓紧时间建立本地平台,而后进行品类深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你的经营实现品牌规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