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人物簡介

李東垣(1180—1251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名杲,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老人,被尊稱為“李君”,是我國“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擅長調治脾土,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是脾胃內傷學的奠基人,素有:“外感宗仲景,內傷法東垣”之說,和醫聖張仲景並列,可見李東垣在中醫理論學上的貢獻。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生平經歷

李東垣出身於真定世家大戶,其家世居於此,頗有資財。東垣自幼天資聰慧,沉靜少語,但是非常喜歡讀書,而且為人嚴謹敦厚。在他二十歲左右時,母親王老夫人身患重症臥床不起,雖然請了很多醫生來診治,但卻不見好轉,病情反而加重,最後不治而死。母親的死給年輕的李東垣以沉重的打擊,他深為痛恨自己不懂醫術而使自己眼睜睜地看著至親離去。於是,他向一些前輩醫家一樣,在痛失至親的打擊下立志學醫。

當時他聽說易水的張元素名聲很大,於是攜千金前往拜師,投於門下。由於李東垣生性聰慧,博學強記,所以學得很快,經過數年的學習,他已“盡得其學,益加闡發”而頗有所成了。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後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李東垣在三十幾歲時,竟然按照金朝的制度捐了一個官做,做了一個稅務官。李東垣生活在金元動盪的時代,人民飽受戰苦,而且時有瘟疫流行。當時有許多人得了“大頭天行”的疾病,病人的頭大的如同西瓜一般,東垣眼見此景,便悉心研究《內經》、《傷寒》等古典醫籍,終於研製出一張治病良方。他將良方刻在木牌上,並插在人群熱鬧的地方,病人照方服食後果然痊癒。有的人還將藥方刻在石碑上,使之廣為流傳,讓人們以為是神仙留下的妙藥仙方。經過多年醫學研習,李東垣的醫術日益高超精湛,為人治病每每效果奇佳,被人視為神醫。

李東垣一生精研醫道,對於醫學治療很有見地,尤其體現在調治脾胃方面。公元1244年,65歲的回到老家真定,在看病之餘,他著書立說創立了以“內傷脾胃”為主的脾胃學說,對後世中醫學有重要影響。公元1251年,一生精研醫道、治病救人的李東垣在老家真定與世長辭,享年72歲。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醫家軼事

有一次,汴京酒館有一個名叫王善浦的得了小便不利的病。從他的症狀看,眼珠突出,腹如孕肚,膝蓋以上發硬而且將要裂開,飲食困難,生命垂危。請來的醫生都是給他開一些甘淡滲洩的利尿藥物,可是都沒有什麼效果。眼看王善浦的病情越來越重,生命危在旦夕,病家仰慕李東垣的高超醫術便請來診治。李東垣仔細診治後說;“他得的這個病太複雜了,一般的治療方法是不能治好這病的,我得回家好好想想救治之法。”主家見他說的在理,於是就同意了。

回家後,他根據王善浦的病情,聯繫《內經》的內容,冥思苦想,但仍然沒能想出。夜深時他和衣而睡,到了半夜突然醒來,將被掀起連聲大呼:“有辦法了,有辦法了!”《內經•素問》上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李東垣想,病人小便困難是由氣化不利導致的,前面的醫生開出的陽藥按理說是能夠促進氣化的,但為什麼不行呢?他想道王冰在註釋內經時說:“無陽者,陰無以生;無陰者,陽無以化。”氣化是陰精、陽氣共同作用的結果,病人久病傷陰,因而氣化不能正常進行。

第二天一大早,李東垣滿懷信心地來到病人家,開了“群陰之劑”的藥方,病人服食之後果然痊癒。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醫學成就

李東垣是著名醫學家張元素的高徒,他發展了張元素臟腑辨證學說,區分了外感與內傷,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首創了內傷學說理論,開創了中醫的脾胃學。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之土,所以也將他的學說稱為“補土派”。他說:“夫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數者,皆飲食入胃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也。”將脾胃提高到與元氣同一的高度,認為脾胃是人的根本,是生命之源,突出強調了脾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李東垣重視脾胃,精心研究脾胃內傷病的病因病機,認為內傷病症是由於脾胃氣虛、元氣不足、陰火過盛、升降失常所導致的。因此,李東垣針對病症情況,在治療中補脾胃,足元氣,減陰火以及調整升降失常,還創立了相關的醫治妙方,如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等。

他將內科病症較為系統地分為外感與內傷兩大類,這對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李東垣決不主張使用溫熱峻補的藥物來治療脾胃,而是依照四時規律對實性的病邪採取汗、下、吐不同的治療方法。他還十分重視對病症的辨證治療,使得自己的理論更加完善,這與張從正攻中求補、攻中兼補的思想不謀而合。他的理論學說創立後,其門人王好古、羅天益等人繼承並發展了發的學說。王好古在深入闡發李東垣脾胃學的基礎上創立了“陰證論”;而羅天益在全面吸收李東垣脾胃說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闡發了李東垣的脾胃說,豐富了他的學說內容,對後世是溫補學派有很大影響。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傳世著作

李東垣一生著書頗豐,其著作中只有《內外傷辨惑論》一書為生前手定。其他著作還有《脾胃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東垣試效方》、《活法機要》以及《傷寒會要》、《東垣心要》、《萬愈方》、《醫學辨論》、《五經活法機要》、《瘡瘍論》、《醫方便儒》、《藥性賦》等,但有些已經遺失,而有的則是依託其名而作,真偽尚待考。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影響評價

李東垣是我國中醫學史上重要的醫學家,與劉完素、張從正和稍後的朱丹溪並稱為“金元四大家”,是脾胃學說的創始人,對後世中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言:“醫家之門戶分於金元”。在我國中醫學史上,金元時期所形成的河間學派和易水學派是承前啟後影響最大的兩個學派,李東垣早年授業於易水學派的創始人張元素,雖非開派之祖,但其影響卻在張元素之上,是易水派的大成醫家,對我國中醫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具有里程碑意義。李東垣是當之無愧的醫學大家,是我國中醫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醫學家。

千金拜師李東垣——我國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溫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在喜馬拉雅搜索:萬病之源說脾胃,即可收聽更多關於李東垣及其脾胃學說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