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詐騙又有“新招”,這次盯上了學生家長

微信詐騙又有“新招”,這次盯上了學生家長

為了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以便及時通報信息

最近有不少騙子

開始偷偷潛入各個班級QQ群

裝扮成“班主任”

以收取培訓費、資料費為名

瘋狂行騙

珠海已有10位家長上當受騙

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真假班主任

一個催交費,一個催報警

最近,何先生的QQ收到孩子班級群的一條消息,“班主任”讓家長們交新增學習資料費338元,還發了一個二維碼讓家長們掃碼轉賬,

叮囑家長們儘快繳費。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家長QQ群裡收費通知

通知一發,就有家長問“班主任”怎麼交?是不是交338元?QQ群一下就熱鬧起來。

“班主任”也及時解答:先保存圖片,然後打開微信或支付寶“掃一掃”,上傳剛剛的圖片就可以轉賬了。

因開學初班主任也曾在群裡發佈過類似的收費通知,家長們也習慣這種線上轉賬的方式,非常方便。

所以,消息一發,就有幾位家長紛紛響應,積極配合“班主任”工作,馬上轉賬。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部分家長積極配合“班主任”工作,第一時間繳費

這時正值午休的時候,何先生看班主任還在不停地發通知,挨個@未繳費家長趕緊繳費,真是不容易啊!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班主任”挨個@未繳費家長,提醒他們繳費

看著好幾位家長都繳費了,何先生也趕緊配合工作,保存圖片,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轉了338元,並截圖發到群裡。

一個小時後,班主任又發話了,她@全體成員 緊急告訴大家立即停止交費,自己並沒有發佈過這條收費通知,讓大家趕緊報警。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班主任太著急,把“沒”打成“們”

群裡的家長也是一頭霧水,怎麼班主任一會兒讓大家繳費,過一會兒又說沒收費,她發這條消息到底是什麼意思?

看見班主任說著這樣前後矛盾的話,於是細心的何先生認真翻看了上面的聊天記錄,發現群裡竟有兩個班主任!雖然頭像和備註一模一樣,但QQ號是不一樣的!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催繳費的“班主任”QQ號為893*****4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催報警的班主任QQ號為203******7

難道是有人冒充班主任在群裡騙家長交費嗎?何先生趕緊打電話跟班主任核實,班主任也是矇在鼓裡,說自己根本就沒有發佈過這個收費通知。

然而,群裡還是有兩三位家長陸續繳費了。

班主任一看,壞了,已經有10位家長上當受騙,為了避免更多家長被騙,情急之下她只能把所有家長都踢出群,解散了這個班級群,再挨個電話通知家長不要上當。

當天下午,班主任和幾位家長一起到派出所報警,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家長群裡混進了一個騙子,這天中午,騙子趁班主任休息的時候,冒充班主任發佈虛假的收費通知,頭像和備註都跟班主任一模一樣,何先生和其他幾位家長因此被騙了。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新騙局又雙叒來了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騙局發生後

很多人都在懷疑

是不是班主任的QQ被盜了

也有人看完整個過程後嗤之以鼻

覺得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偶發的事件

其實不是!

除了珠海

最近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10月21日,江蘇太倉市公安局接到某高級中學高一某班的老師報案稱:有人冒充其身份,在班級QQ群內發佈關於“收取300元資料費”的通知,並附了微信收款二維碼,之後陸續有13名學生家長進行了掃碼轉賬,共計損失3900元。11月7日,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作案手機10餘部。

10月28日22點多,在甘肅酒泉市一所中學班級微信群裡,和班主任陳老師同樣姓名、頭像的賬號在微信群裡發佈了一個消息,說期中考試要交資料費150元,希望家長在群裡發紅包方便統計。陳老師聽到微信不斷響起的信息提示音發現情況不對,並在群裡告知家長們不能發紅包。經統計,共有22名家長被騙,損失金額合計3300元。

11月4日

,青海西寧市某中學初中一年級班主任黎某到西寧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北大街派出所報警稱,有人在家長QQ群內冒充自己的頭像和群內名稱(語文—黎老師),發佈了一條消息:“各位家長,學校要交450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資料費用,麻煩各位家長配合交到學校的微信二維碼。”黎某發現該虛假消息時已有16位家長受騙,累計被騙人民幣7200元。

11月5日,學生家長錢某到常州市薛家派出所報警稱:“老師”在家長QQ群裡發信息說要交季度學習資料費等費用,共428元,併發了一個二維碼的圖片。出於對“老師”的信任,班級群裡陸陸續續有多名家長掃碼支付並截圖發在群裡。隨後,真正的老師發消息,稱自己才下課,對收取學習資料費的事情完全不知情,這才讓這位假“老師”露出原形。

為什麼家長會紛紛打錢?

為什麼不法分子能頻頻得手?

套路揭秘

一 混進班級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內搜索“班級群的群聊”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申請後方可進入。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2、有些學校在家長群的運營安全上較為鬆懈,班級群QQ號(老師的微信號、QQ號、手機號)直接寫在黑板上或對外公開,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3、不法分子獲取學生信息後,偽裝成學生家長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會備註為“xxx學生父親/母親”,由於學生眾多,許多老師並不會挨個核實。添加成功後,不法分子會要求老師將其拉入班級群。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4、不法分子在校園門口逗留,與其他家長閒聊、套近乎,獲取相關信息後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並向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由於很多群聊設置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二 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對方的頭像、暱稱、群備註等信息。只需下載頭像、複製暱稱即可快速創建高仿賬號,迷惑性極強。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私聊效果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群聊效果

三 利用時間差

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很多老師都開了消息免打擾功能,或者在上課期間關閉手機。不法分子往往會挑選上課、午休等時間段下手,利用時間差,讓真老師不能及時發現。

怎樣防範

1、添加好友時候注意核實對方身份備註信息可作為參考,但不要完全輕信;

2、不隨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維碼並設置相關身份驗證,謹防無關人員進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員的微信號ID高仿號一般會複製頭像和暱稱,但ID無法頻繁修改,可以此核驗對方身份;

4、收到“交費”、“轉賬”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學生、老師多方核實,不要急於轉賬、匯款

5、一旦發現可疑情況,保存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警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微信诈骗又有“新招”,这次盯上了学生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