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是怎樣的一個皇帝?

王超行俠仗義


一談到建文帝,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太仁慈,太軟弱,對叔叔下不去狠心,最後導致自己身死讓國。甚至連《明史》也評價他:

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

這句話翻譯下就是無非就是:“臥槽,建文帝簡直就是好皇帝”,然後潛臺詞就是:“朱棣真的是一個大壞人”。

然而事實的就是如此麼?如果建文帝真如大家所說那麼仁慈寬厚、愛民勤政,又怎麼可能被區區一個燕王翻盤?最後怎麼會眾叛親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是一個怎樣的建文帝,才會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而我實際上覺得朱允炆就是一個偽君子。

在《明史》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八個字評價是很多人忽略的,那就是“典章制度,銳意復古”。這是啥意思呢,意思就是朱允炆把要大明王朝打造成一個遵循古訓的理想國家。所以朱允炆上位之後,重用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三位儒學大師,這三位大師可不得了。你說他們沒有真才實學麼?那是有的,各個口落懸河,講起治國來頭頭是道。

那你是不是又覺得他們都是誇誇其談,一點用都沒有麼?當然也不是,比如朱元璋在建國期間訂下了許多嚴苛俊法,他們就勸朱允炆要寬政,於是朱允炆巧妙的利用手段掩蓋了《大明律》中嚴苛到不合理的法規。

再比如在經濟上,他減輕了江南地區過渡的土地稅,也去除了朱元璋對蘇州河松江人士的地域歧視,還有規定洪武年間囤積著大片土地的僧道每人最多隻能有五畝,其餘的必須分給百姓。這麼一看,方、黃、齊三人怎麼會是紙上談兵的人,簡直是大明朝的白月光。然後,這三個飽讀詩書的人卻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上一次也有一個皇帝在四十八萬百姓的支持下登上皇位,誓要“典章制度,銳意復古”,最終卻因為觸動貴族利益,導致身死國滅,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莽。

是的,雖然我們看到朱允炆在實行一系列寬政,實際上作為一個有頭腦,而不是隻知享樂的君主,都知道勤政愛民,仁厚寬政才是帝國的出路。朱允炆在民政、經濟上的做法都沒有錯,所以建文朝短短不過四年就出現了“建文新政”的局面,這毫無疑問是對朱允炆的肯定。但是正如每一個手握大權的君主一樣,當朱允炆坐上那張龍椅之後,他就要全世界都聽自己的話,再無一丁點威脅,於是便點燃那條一切故事的導火線—削藩。

在目前所有的資料裡來看,削藩似乎是朱允炆的意思,並不是方、黃、齊三人的主意。所以當公元1399年朱允炆剛剛登基的時候,他就決定削藩,除去自己叔叔手中所有的權力。而為了打雅此時勢力頗大的燕王朱棣,逐從其同母弟周王開始,然後是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被貶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凌辱自焚,朝野為之側目。

於是我們便看到建文朝一個奇特的現象,建文帝在底下的呼聲一片叫好,頂層卻全部打著自己的小九九,而藩王則膽顫心驚,這些因素最終給了朱棣一個十足的藉口發動以“靖國難,清君側”的反叛運動。結局大家自然都知道,建文帝最終眾叛親離,不僅諸王開始聯合支持朱棣,軍事消息也頻頻洩露,結果朱棣繞道包抄,南京城門大開,朱允炆直接下落不明。

所以回到問題,我為什麼說朱允炆的仁慈都是假仁慈,是偽君子呢?朱元璋當初為了防止藩王作亂,在《祖訓》中歸定:

在新皇登基以後的三年時間內藩王們不許來朝廷,只能留守藩封。可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當道,諸王得準備他們的兵力,聽候新皇帝召他們來“撥亂反正”。

實際上如果朱允炆能夠等到自己權力掌握完整,三年後再進行削藩,並且削藩也不是削的那麼狠,直接把親叔叔削成廢人,甚至逼的湘王自焚的話,朱允炆這件事是可以大概率成功的。

但是我們無法得知為什麼他這麼急,或者也正是他為了及早掌握大權,心太急太急了,不僅沒吃到熱豆腐,還搭上了自己的命。

所以怎麼評價朱允炆,他不過是表面假仁慈,背地裡對權力極度貪婪,最終玩火自焚的人罷了。


三觀粉碎機


建文帝——一個悲催的皇帝。本來想的好好的,大權在握就好了,結果連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都沒守住,讓親叔叔連鍋都給端了,毛都沒剩一根,你說悲催不。



他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後世稱建文帝,諡號明惠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孫子,太子朱標的次子。其實建文帝生性純良,胸懷天下,也頗有思想,有心將"洪武"向"建文"轉變。他為了鞏固皇權,親近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並與他們密謀削潘。



他21歲就登基為一國之君,年輕的朱允炆書生氣十足性格靦腆,他沒有他父親那樣,從小在戰火中鍛煉出來的經驗,所以自然而然就缺乏做皇帝必備的勇敢和決斷力,建文帝是匆忙之間被立為儲君的,並沒有多少實際治國經驗。所以建文帝比起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叔父們來,沒有那種堅定的自信和強大的控御能力。



燕王朱棣是個有野心的人,下手又狠,所以個人感覺建文帝不是敗給了燕王朱棣,而是敗給了自己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婦人之仁的這種性格。


歷史小昆蟲


“書生誤國”其實很有道理,如果要給建文帝一個很合理的評價,“書呆子”我覺得還是比較中肯的。

建文帝,名朱允炆,生於公元1377年12月5日,不當皇帝后就列入失蹤人口,至今查無下落。明朝第二位皇帝,漢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4年,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

儒家文化的“孝悌”思想植根頭腦。

在朱允炆十五歲的時候,父親朱標身患重病,朱允炆便盡一個孝子的責任盡心伺候。其父去世後,朱允炆便將他的三個弟弟接來和自己一起住。這充分的展現了“孝悌”思想在其幼小的心靈深深紮根,以至於對其將領下達:“勿使朕背殺叔之名”,以至於給造反的朱棣穿上厚厚的金剛不壞寶甲。儒家文化是倡導“孝悌”但不是對要奪自己皇位的人也要遵循這樣的死規則。建文元年三月,燕王朱棣入朝參拜新君,“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群臣震怒,戶部侍郎卓敬多次上奏,要求就地解決朱棣,建文帝竟然以燕王是自己的至親為由拒絕了這一正確提議。朱棣就這樣安然無恙,平平安安的打道回,可見孝在建文帝的內心有多麼崇高的地位。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禮制朱棣必須前來,但朱棣知道此行兇多吉少。他派長子朱高熾及另外兩個兒子朱高煦、朱高燧取代他祭拜。兵部尚書齊泰力勸建文帝將此三人扣為人質。黃子澄認為這樣會打草驚蛇,應該把這三個人送還燕王,表明朝廷並無削藩之意,以麻痺燕王。朱允炆再次放過了朱棣的幾個兒子,可見悌對建文帝也是一條必須遵守的禮法。

儒家思想的“仁政”充分的展現。

皇太孫任期內,主張寬刑減賦,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即位後改行寬政,《明史·刑法二》記載“元年刑部報囚,減太祖時十三矣”,囚犯人數減至洪武時期的三成左右。減少江南的過度的土地稅,尤其是減少了富庶的蘇州和松江這兩個府的土地重稅。限制佛、道二教寺觀所能擁有的免稅土地的數量。重用方孝孺、黃子澄和齊泰三位儒學大師,黃子澄和齊泰用儒家的修齊治平理論推出新政策並付諸實施,從而改組帝國的行政和加強皇帝的權威。方孝孺則循《周禮》,根據古代經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來實行仁政。所有這三個人都勇敢、正直和滿懷著理想。但是,一個書呆子碰上一群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一群書呆子實行的削藩誤了建文帝的一生。

朱允炆曾問黃子澄:“那些叔叔們,萬一將來要造反可怎麼辦才好。”黃子澄說:“諸王的兵力只能用來自保而已,如果他們敢造反,朝廷發兵攻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勝!”然後他又列舉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故事來鼓勵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亂一定會被平定。朱允炆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感安慰,他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並感謝黃子澄為他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朱允炆登基後以黃子澄和齊泰為首的削藩班子,一個號稱滿腹韜略,一個自認謀略過人,開始指點諸王,說今天滅這個,明天解決那個。其實一群口出狂言的書生,真的讓殺一隻雞恐怕都是很困難的,何況面對一群歷經戰火,手握兵權的人。一口氣拿下束手待斃的周王、岷王、湘王、齊王和代王給了這一群書呆子一個錯誤的信號,哪就是隻要朝廷出兵一定是無往而不利的。當面對張開獠牙的朱棣時,任命了兩個不該被任命的人,一個善守之將耿炳文用來北伐朱棣,軍事白痴李景隆任大將軍,喪師數十萬,以致攻守形勢逆轉。最為要命的是李景隆在朱棣逼近南京時,竟開金川門迎敵,致使南京失守。

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讀死書,認死理,建文帝很好的詮釋了這一定義,“書呆子”應該很般配。


靈蛇觀史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與朱元璋殺伐果斷相比,朱允炆自幼飽讀詩書,性格的溫文爾雅,為人寬厚,提倡以文治國,重德輕刑,修改《大明律》中73條過分苛刻的條文,得到很多人的擁護。但是在削藩的問題上,雖然勢在必行,但是操之過急,在與朱棣的戰爭中用人失策,導致滿盤皆輸。一個真正的明君,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要文武並重。像南唐後主李煜,還有宋朝都是前車之鑑。而朱允炆只注重推行文治,太過信任黃子澄,齊泰他們在文治上還行,但是要他們去打仗,最多能來個紙上談兵。如果他能文武並重,多去選拔一些軍事人才,相信就不會是這個下場。所以說朱允文算不上一個明君。




小新說史01


洪武中的“洪”字代表宏偉、雄大的意思,“武”字代表以武建國、以武治國的意思,這個詞的確符合朱元璋。“建文”顧名思義就是以文治國,朱允炆確實在跟他的爺爺唱對臺戲。從小在儒家文化薰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君主的確跟上代君主在氣質上截然不同。

洪武帝朱元璋

洪武皇帝一旦死去,繼位的建文皇帝迫不及待地糾正了洪武皇帝的一系列錯誤做法。他平反冤案,被關押的犯人相繼被釋放,被流放的家屬也都回來了,減刑法、寬賦稅也在進行中。大明帝國的儒生們在這種新氣象中看到了他們的前途。

他們歡呼雀躍:“朱允炆!你是好樣的,我們需要的就是像你這樣的君主。”

朱允炆也在心中吶喊:“我的老師們,這個國家我已經沒有依靠的對象了,我能依靠的只有你們。”

建文帝朱允炆

建文之治沒進行多久就出現了問題,建文皇帝被他的老師方孝孺帶入到復古的彀中。兩個人成天在宮裡鼓搗如何恢復井田制,如何把各個州縣的名字、各個街道的名字、所有文武官職的名字、宮殿內每個宮門的名字都復原到周代的標準,哪怕是在北方戰事如火如荼的時刻,兩個人依然悶在宮裡搞這些無聊的事情。

方孝孺是個復古的狂熱分子,言必稱三代。在他眼中只有周代是最好的,不僅禮樂應該恢復到周代,人們的思想,土地所有制度,甚至政權的組織形式都應該恢復到周代。無獨有偶,董仲舒、王莽、王安石、朱熹這些大儒都是井田制的倡導者。建文皇帝和方孝孺的日益偏激化引起了藩王和武將們的不滿。

方孝儒

建文王朝並沒有改變洪武王朝的那種不穩定性,不安的騷動正瀰漫著整個大明帝國。人們對於未來都有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洪武皇帝封藩會給帝國帶來動盪。

始皇嬴政統一天下後,並沒有實行分封制,而是實行郡縣制。事實表明,這一制度實行過急。因為經過周代近八百年的分封制,各地的貴族依然權力巨大,天下一亂,這些貴族首先起來造反。漢吸收秦的滅亡教訓,實行郡縣和封國並存的制度。事實表明,這種制度到了那個時代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歷史土壤。那麼,朱元璋為什麼又撿起了歷朝歷代早就丟棄的分封制度呢?我認為這裡有三個原因。首先要聲明的是朱元璋的分封制跟前代已大不相同,實際上實封的就是北邊的幾個藩王,其他的都是虛封。

封王戍邊的原因,一個是因為京城離邊塞太遠,封王戍邊剛好可以起到讓藩王守邊的作用;二是這一行為體現了朱元璋的樸素和小家的思想,他認為老子打了天下就應該讓子孫們幫著一起守;三是為了避免爭權奪利,嫡長子一旦被立為太子,其他皇子就必須離京,而封藩則可以在異地解決他們的身份問題。所以,洪武皇帝的封藩制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齊泰

在洪武皇帝還沒有死的時候,朱允炆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對他的這些叔叔下手了。建文時代,圍繞在建文帝身邊的就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這三名儒臣。跟方孝孺鼓搗建文帝復古不同的是,齊泰、黃子澄鼓搗的是削藩,齊泰建議先削燕王,而黃子澄建議先削勢力弱小的藩王。建文帝最終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實際上,先削誰、後削誰都已經不重要,關鍵的是削藩此舉既違背洪武憲法,又不得人心。

黃子澄

建文皇帝的第一刀揮向了周王朱橚。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弟,處理了周王就等於剪除了燕王的一隻臂膀。建文帝的動作相當快,朱元璋死了一個月,他就動手了。周王痴迷於醫學,他自己種植植物園,自己品嚐藥材。建文帝拿下週王后將他發配雲南。雲南這個邊遠的地方給周王的醫學研究以很大的便利,那裡有豐富的物種、有奇花異草、有煙瘴、有長期患病無法得到醫治的民眾。周王到了雲南便聯合當地的醫官開始研究醫藥、著書。雖然朱棣奪得皇位後給了周王自由,但周王的一生都在鑽研醫學的抑鬱中度過。

張三丰

周王被削後,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又進入了建文皇帝的視野。厄運很快降臨到湘王朱柏頭上。朱柏跟周王朱橚一樣也是個文化人,解縉對他的評價相當高,說他“幼而美異,長而通明,溫恭粹德”。朱柏除了文采好,武功也不錯,他還是個虔誠的道教徒。跟朱元璋和朱棣一樣,他也尋訪過張三丰。

周王朱橚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建文帝以謀反罪和私印鈔票罪著有司兵馬逮捕朱柏進京詢問。朱柏為了免受刀筆小吏之辱,全家自焚而死,時年28歲。

即使是建文帝這樣的仁君,在面對政治鬥爭的時候依然是毫不手軟。而以黃子澄、齊泰為首的削藩者,打著儒教、禮治的旗號,在面對自己的利益受威脅時仍舊是行霸道、走詐術。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在這裡看到雙重標準。

建文帝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孩子,如果你認為他老實,那你就錯了。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剛處理完周王,對其他四個藩王的處理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對燕王的處理就已經開始了。從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一月起,大批的軍隊和錦衣衛被派往北平監視朱棣。

燕王朱棣

在建文帝削藩如火如荼的時候,朝中的不同聲音一直沒有斷過。建文帝也曾猶豫過,但都被齊泰、黃子澄硬頂了下來。從建文元年(1399年)開始,北平與南京之間消息不斷,氣氛一天比一天緊張。到了六月,燕王的左護衛百戶倪瓊進京被錦衣衛捕獲,供出了燕王準備謀反的情況。建文帝得知後只得提前動手。

建文帝首先動手了,派去捉拿燕王的軍隊反被燕王府的衛隊打敗。接著,燕王的衛隊乘勢奪取了北平九門,控制了北平防務。燕王若想南下,還必須控制整個北平的外圍,這樣才能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於是燕王便率領王府的衛隊和從外地奔來的燕王衛隊迅速掃蕩了北平的外圍,控制了整個北平周圍要地的防務。內戰終於爆發了。

燕王已經營北平多年,手下燕軍已經是帝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在燕王的攻擊下,北平周圍中央軍的迅速潰敗也就不難理解。而且,因為燕王的人脈熟絡,還有不少中央軍投降燕軍,進一步增大了燕軍的實力。

《明皇祖訓》

燕王既然要謀反了,總要找一個謀反的理由吧。其實理由很好找,翻翻史書就找到了。對於燕王其實不需要翻史書,翻翻《明皇祖訓》就知道了。朱元璋為了防止後世子孫變質,專門刊印了《明皇祖訓》。《明皇祖訓》中記載了這樣一條,如果朝中出現奸佞,各地藩王有權力帶兵進京勤王。朱元璋封王除了戍邊外,也是為了防止江山變色,可這條記錄卻給朱棣的謀反提供了藉口,而且還是合法的藉口。的確,朱元璋在世的話也會支持朱棣這樣做,黃子澄、齊泰的做法已經超出了一個人臣的本分。建文帝剛即位,大明皇族便已是刀光劍影,這雖然出自建文帝的聖裁,但齊泰、黃子澄的推波助瀾也不無作用。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打起了“靖難”的大旗,併發布對建文帝本人和黃子澄、齊泰一系列的指責。這些指責在當時看起來似乎比黃齊的削藩和方孝孺的周禮更能爭取人心。的確,從那個時期起,人心便已開始微妙地向燕王轉移。

耿炳文

為了平叛,建文帝啟用了老將耿炳文。建文帝為什麼要用耿炳文?因為建文的姐姐嫁給了耿炳文的兒子。建文帝將平叛權交給耿炳文後,便接著跟方孝孺鼓搗復古改制了。對於建文帝來說,燕王造反也是好事,因為他也可以名正言順地處理燕王了。

雙方在北平附近進行了一場主力會戰。耿炳文失敗後,在黃子澄的推薦下,建文帝啟用了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指揮。李景隆從山東德州揮師進攻北平,而此時大明遼東軍開始破關南下,攻打永平府。永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北平的東門戶,一旦永平被攻下,遼東兵就可以隨時攻打北平。此時的形勢對於燕王朱棣來說已是危如累卵,南邊有李景隆的幾十萬大軍,東邊有已經破關的遼東軍,燕王朱棣陷入夾擊之中。此刻正是燕王朱棣一生中至暗時刻,但他很快冷靜了下來。他知道對付李景隆的大軍最好的辦法是拖,已經入關的遼東兵才是最大的威脅。燕王朱棣將一部分軍隊留下守城,自己帶著精銳去驅趕遼東軍。為了提高防守的效率,他撤除了北平城外的一切守軍,集中力量防守北平,並把守城的任務交給了長子朱高熾,自己帶著次子出發。燕王朱棣的這一防守策略十分正確。

李景隆

燕王朱棣的心裡也沒有底,但他只能這麼辦。他寄希望於兒子朱高熾能夠守住北平。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朱高熾守北平的局勢跟當年朱文正守洪都的局勢如出一轍。無論燕王朱棣如何的心亂如麻,此刻的他只有冷靜下來穩紮穩打。朱棣迅速擊退了南下的遼東兵,這時候北平的攻防戰打得正激烈。當朱棣得知他的兒子對北平嚴防死守時,朱棣又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帶著軍隊往北奔襲至關外的大寧,收繳寧王朱權的軍隊。那裡有精銳的朵顏部蒙古騎兵。

朱棣帶著寧王的軍隊輕而易舉地擊潰了已經攻城三個星期的李景隆大軍,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完全可以對抗朝廷的本錢。

盛庸

李景隆兵敗後退回了德州,雙方歇息了近半年。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率30萬軍隊再次北上。護國軍和朱棣的10萬叛軍在白溝河展開了最大規模的一場主力會戰,李景隆再次敗北,退到德州。這次朱棣開始了窮追不捨,李景隆退到濟南,朱棣又追到濟南。在濟南朱棣遇到了真正的對手—都指揮使盛庸和布政使鐵鉉。朱棣圍城三個月,卻無法破城。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為什麼奇怪?因為對於朱棣這個反叛者,明帝國竟然沒有增派軍隊來圍剿。這也就說明朱允炆能控制的資源其實就是濟南城的守軍。朱棣越打越膽寒,這時候他做出了一個愚蠢的舉動,退回了北平。

朱允炆立即任命盛庸為平燕將軍,總督平叛兵馬。盛庸隨即跟朱棣大戰於東昌,朱棣再次戰敗。從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起兵以來,一直到建文三年(1401年)底,朱棣一直在北平附近晃悠,打不開局面。朱棣本來的策略是穩紮穩打,拿下山東後,再南下安徽攻取南京,可幾年下來,朱棣明白如果繼續這樣搞下去,不僅濟南打不下來,就是德州也拿不下來。而一旦建文帝醒悟過來,徵調各地人馬圍剿,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如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越過山東,直取南京。

朱棣在賭,他賭的就是帝國的軍隊不插手這件事。朱棣在三年的戰爭中已經捕捉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敢這樣做。

從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起,朱棣率領不足10萬的人馬開始從北平出發,繞過德州渡過黃河進入徐州。駐紮在山東境內的中央軍得知消息後,開始在後追趕。雙方在安徽境內大戰一場,中央軍失利。接著,燕軍攻破淮河上的盛庸防線,強渡淮河,進入南方,接著攻下揚州,抵達浦口。此時盛庸的水軍正在長江上佈置防線跟燕軍對峙。

很不妙的是盛庸手下的都督僉事陳瑄叛投燕王,保衛南京的最後一條防線不攻而破。此時南京城內有兩種不同的聲音,黃子澄和齊泰力主守城,李景隆和兵部尚書茹瑺力主談判。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還怎麼可能談判呢?

最終李景隆打開了城門,迎接燕王入城。李景隆為什麼要打開城門?因為沒有辦法,此時各地的兵馬已經不願意拱衛南京,建文帝只能在南京附近招募義兵守衛南京。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如何能夠守衛南京?

就這樣,朱棣進入南京承繼大統。

關於明朝的問題,大家可以看看阮景東作品《大明權力場》,臺海出版社出版


悅天使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土農夥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