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有沒有死在靖難之役中?

品讀春秋00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直到今天,這還是一個懸案,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大體是,朱棣大軍攻破南京城,但在皇宮裡面沒有找到建文帝完整的屍體。

因為皇宮已經被建文帝放火焚燒了一部分,發現了不少碳化的焦屍,有的人說這就是惠宗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

但古代沒有DNA檢測技術,也不能通過牙齒去識別,誰也無法證明焦屍是建文帝。

以朱棣的表現來看,他確實懷疑建文帝沒有死。

朱棣曾經秘密派遣親信,在全國四處調查建文帝的下落。

從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朱棣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張三丰)為名到處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後共20餘年。

大家都知道,張三丰是傳說人物,說他活了200多年。以朱棣的智商,不可能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搞這種荒唐的事情。


一說鄭和下西洋也是帶著任務去的,因為建文帝可能出海逃到東南亞(當時明代已經有很多華人在東南亞定居)。

目前,中國史學界關於建文帝沒死,有多種說法。

第一,建文帝偽裝成僧侶逃走

古代偽裝成僧侶逃亡,大體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古代沒有照片,沒有指紋,抓捕的文書最多隻有逃犯相貌和籍貫的描述。

這玩意想要抓捕逃犯,幾乎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古代對於皇帝是非常避諱的,皇上有生之年一般很少會有畫像出現。

而且,畫像和真人會有一定區別,大體要將畫像畫的更好看。

所以,即便有建文帝的畫像,也是用處不大。

所以古代在犯人臉上紋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他們逃亡。

普通逃犯已經很難抓,偽裝成僧侶就更難抓。

古代僧侶都是有正規度牒的,這種偽造的可能性很小,必須有官印才能生效。

以魯智深為例,他其實就是趙員外花費重金買通五臺山寺廟,將這個逃犯合法洗白。

魯智深的度牒是合法的,類似於現在逃犯在窮鄉僻壤花費重金購買一個戶口,重新辦理身份證以洗白自己。

加上僧侶身份特殊,官府一般不會為難出家人,也不便於隨便拘留扣押僧人。

所以,如果建文帝偽裝成僧侶帶著度牒四面遊走,基本沒有人能夠發現他。

朱棣曾向天下寺院頒佈《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全國僧人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調查。

一般認為,這是朱棣已經猜到建文帝偽裝成和尚,試圖找到他。

第二,建文帝逃到雲南、四川、廣西

當時雲南掌握在沐家手中,即便朱棣也難以隨便對付。

而沐英家族,對於建文帝還是比較忠誠的。沐英同建文帝的父親朱標,是結義兄弟。

只是當時大局已定,沐英家族沒法幫助建文帝復國,但保護他的一條性命還是必須的。

當年雲南地廣人稀,十萬大山,很多地區幾十裡沒有人煙。

這裡,別說藏1個和尚,就是藏幾千人也沒有問題。

更重要的是,雲南還和緬甸等國接壤,實在追捕的厲害可以直接逃到國外去。

史學家一種說法,建文帝曾經偽裝曾僧侶逃到雲南,在沐英家族的保護下生活了30多年。

期間,朱棣秘密下令沐英家族在轄區內搜捕建文帝,都被沐家陽奉陰違糊弄過去。

期間,沐家有部下洩密,朱棣將信將疑的派部下胡瀅帶著200多御林軍前去雲南寺廟抓人。

沐家卻提前將建文帝轉移,此事查無實據,不了了之。

後朱棣上臺22年後病死,建文帝還活著,從此也就安全了,又活了10年。

因為危險已經不存在了,建文帝從容在四川、廣西、雲南甚至湖南雲遊。

他已經為僧多年,研修佛法頗有心得,早已失去了爭奪天下的野心,願意以此了卻一生。

畢竟,皇位仍然在朱家人的手上,沒有傳給別人。

第三,建文帝逃到了東南亞

很多人對於鄭和下西洋迷惑不解。

鄭和下西洋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你說單純為了宣揚大明國威,這不符合邏輯。

宣揚國威不需要連續下西洋7次,花費20多年時間,其中很多國家是反覆去了幾次。

你說是為了開通貿易路線?但朱棣時代實行嚴格的海禁,只允許官方海上貿易,所以這一點也不符合常理。況且,官方貿易獲得的收入,相比下西洋的巨大開銷還是九牛一毛的。

那麼最有可能的是,藉助以上兩點理由,同時是在尋找建文帝。

南京城傍邊就是長江,建文帝當時逃出皇宮,隨便上船就可以逃到海上,進而逃到東南亞去。

當時東南亞已經有很多華人。

建文帝逃過去,只要隨便捏造一個名字,就可以順利的生活下來,根本沒有任何危險。

資料這麼說:明代多種文獻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西山雜誌·三保太監下西洋》“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餘。”顧起元《客座贅語·寶船廠》:“寶船之役,時有謂建文帝入海上諸國,假此蹤跡之。”

其實,建文帝死不死都沒有太大意義。

因為建文帝隨後就從歷史舞臺消失了!

即便他不死,成為僧人四處雲遊,就政治上來說也等同與死亡。

建文帝只是一個才能平庸的皇帝,和叔叔朱棣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他的結局,也是可以預見的。


薩沙


建文帝即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因其在位時年號建文,故後世稱之為建文帝,廟號神宗,後又被改為惠宗。其實他應該算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在位期間增強了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不過,他運氣不太好,在位沒幾年,就因為削蕃,他叔叔朱棣就反了,並很快的殺到南京奪去了他皇位。關於他後來的去向,正史說他被燒死了。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實際上找出的屍體已被燒焦,並無法確證是建文帝的屍體。但朱棣撫屍哭了一氣,認那就是建文帝的屍體,還厚葬了他。不過,後世大多數認為這是朱棣在作秀,因為建文帝不死,他想登基做皇帝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於是民間就有了各種傳說,說建文帝逃出去了。我歸納了一下,流傳較廣的有以下兩種說法:

1建文帝逃到雲南武定獅子山

在雲南武定的獅子山上有一座惠帝祠,相傳建文帝曾逃到此處為僧。惠帝祠,供奉有建文帝朱允炆的塑像,祠中有很多據傳和建文帝有關的遺址。整個祠為皇宮式的建築樣式,樓閣建在一個高8米的石砌平臺上,平臺正面無階梯,而是由左右兩側僅容一人通行的石階“九龍口”,登上圍有花板石欄的丹(土犀);石欄栓頭上有一隻石雕望天猴,這是皇宮前華表栓頭上才有的那個石猴;臺下有九個高低不一的平臺,這是按官職品級大小跪拜的“品級階”。

惠帝祠中有一幅對聯,更被認為證明建文帝曾在此為僧。

僧為帝帝亦為僧 數十載衣缽相傳 正覺依然黃覺舊
叔負侄侄不負叔 八千里芒鞋徒步 獅山更比燕山高

福建寧德是建文帝的最後歸宿

近些年的考古在福建寧德發出了一座古墓,專家經考證後認為是建文帝墓的可能性最大。一是,該墓的樣式及其裝飾來年,該墓的前面兩邊各有一條閉嘴龍,這是典型的明代墓標誌。墓塔下有蓮花座撐起,這跟和尚有關。墓的規格明顯不是一般百姓甚至普通官員所具有的,應該為皇帝墓。墓的朝向為座正北朝正南,這是皇帝的墓才能取的方位。二是,發現墓所在的村中有姓鄭的人家,人們懷疑是和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大臣鄭洽的裔,他們世代在此為皇帝守墓。三是,在寧德的支提寺發現了一件袈裟,該袈裟上有九條龍的圖案,典型的明代款式,明太祖朱元璋曾做過和尚,此袈裟應為朱元璋之物,可能是建文帝出逃時披走的,否則,它怎麼會流落到福建寧德呢?

第二種目前相信的人較多,但歷史是嚴肅的,在沒有更多的證據來證明的情況下,還應該只能是一種推測。相信今後更多的考古發現,會還歷史一個真相的。

我是靜篤,打字不易,記得點個贊喲,親。


摯守靜篤


當時的建文帝可是朱元璋辛苦了一輩子給他鋪路,最終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才將位傳給了他,唯一有點失誤的地方就是朱棣這個不安定因素沒有讓朱元璋痛下決心,以致於讓朱棣直接奪了自己侄子的江山。

不能說建文帝不努力,只是一輩子都在自己祖父的庇護下,從來沒有經歷過大風大雨,所以才會在削藩這件事上面做的操之過急,讓朱棣直接帶兵衝進了皇城之中奪了建文帝的皇位。

等朱棣進入皇宮後,只找到了可能是建文帝的屍體,於是朱棣裝模作樣的撫屍痛哭一氣,最後認定了這就是建文帝的屍骨,用高規格厚葬了建文帝,才登上了皇位。

但是民間一直有一個傳言,那就是建文帝並沒有死在皇宮中,而是逃了出去,這個消息可以說越傳越讓人信服,如果不是朱棣這個皇帝當得相當不錯,很有可能會讓建文帝再一次打回來。

說實話史書上都說了建文帝已經死於宮中,可是為什麼還一直有謠言說建文帝未死哪,這其中一定存在著某些原因。

原因可能就是在寧王那裡,話說當年建文帝削藩的時候,坐不住的人可不是光朱棣一個人,當時的寧王也是相當的蠢蠢欲動,並且在朱棣一路打到皇宮之前幫了巨大的忙。

在朱棣動手要奪了自己侄子皇位的時候,為了讓自己成功率提高到最大化,可是給寧王許下了相當多的好處,比如平分南北這樣的話是一定會提到的。

如果不是這樣寧王本來就是一個藩王為何要全力幫朱棣,因為不管是建文帝當皇帝還是朱棣當皇帝,寧王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所以當時的寧王也聽信了朱棣所許下的天大好處才會幫助他一起奪下建文帝的江山,可是等朱棣成為皇帝后,不光沒有提過南北的事,連之前寧王過的不錯的小時光也給削弱了。

於是寧王就想是不是跟朱棣學一下,奪一下他的江山,反正之前朱棣就是這麼幹的,但是對於當時的大明朝來說,總要讓這種事來個師出有名。

所以寧王就想到了,假如以建文帝未死這樣的消息來鋪路,到時候弄一個假的建文帝將朱棣的位置給奪回來,這樣是不是就有點名正言順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整個大明開始出現了大家都在談論的消息,那就是建文帝沒有死,只是逃走了,日後還是要回來拿走自己的皇位的。

只可惜朱棣是個什麼樣的人,早早就認破了寧王的這些小伎倆,利用分化打擊等方法,大大的削弱了寧王的實力,最後將其弄成了一個只有爵位的皇親國戚,並沒有什麼實權,從另一方面直接就杜絕了寧王起兵的可能。

這也是明明大家都在說建文帝逃出去了,可是等朱棣死後也沒有出現的原因,因為建文帝在皇宮的時候就已經掛掉了,那些消息也是寧王傳出來的,雖然朱棣沒有杜絕這些謠言的傳播,但是卻從根源上直接堵死了寧王造反的可能。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先聊到這裡了,小夥伴們記的點關注啊。


虎頭山小妖


說點不一樣的,說一下陰謀論!

建文帝朱允炆死了,而且是被朱棣所殺!


廢話少說直接從建文帝削藩開始,建文帝削藩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對他們的叔叔們流放,打入牢獄已是常事。這不是削藩,這是削頭,燕王朱棣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他不會坐以待斃,只能放手一搏。

耿炳文是太祖朱元璋時期的老臣,十分擅長守城。在耿炳文率軍平定燕王之前朱允炆專門找過耿炳文談話,其他的不重要,主要的是其中的一句話;勿要使朕揹負殺叔之名!這句話看表面意思看似朱允炆尚且念及骨肉之情,其實不然。這句話有兩個意思;

一、就是表面意思不要讓我揹負殺掉親叔叔的名聲,就是說可以放他一條生路,免得揹負千古罵名。

二、就是不要讓我揹負殺叔叔的名聲,在戰場上就弄死他,反正我是仁至義盡了,拍拍屁股關外何事!


耿炳文是怎麼做的呢?

耿炳文是按照第一種意思做到,與朱棣交戰中真的就不惜一切代價遵守這道“御令”。

耿炳文是不是真的沒明白建文帝的意思?

當然不是,耿炳文也不是傻子,朱允炆削藩時的所作所為他又不是不知道。難道他耿炳文真的傻到真的以為你朱允炆會顧及骨肉親情?別鬧了好吧?大家都是成年人!

耿炳文為什麼還是遵照表面的意思做呢?

耿炳文老奸巨猾當然不傻,你朱允炆不能揹負殺叔這個罵名,我耿炳文難道就能揹負殺皇叔之名嗎?說一千道一萬我耿炳文是臣,你們是皇親國戚。 就算我真的揹負了殺明朝親王之名,他日你朱允炆能放過我?到時候還不是籮筐一甩帽子都扣我耿炳文頭上了。所以,“懂”,裝“不懂”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結局。

建文帝去哪裡了?

燕王大軍攻破南京不久就把建文帝處死了,當然這不能被人知道。所以建文帝只能因亂而死或者失蹤。但失蹤對朱棣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結合朱棣“清君側,靖國難”時的種種作為和奪取帝王后對待建文帝前臣的作法來看朱棣肯定不會對他的親侄子心慈手軟的。



朱棣攻佔南京後,左僉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盡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鄉,轉相攀染,致使村裡為墟。後遂泛指朱棣窮治忠於建文諸臣之舉。如方孝孺被滅十族,謫戍者八百七十三人,外親坐死者復千餘人;練子寧之死,棄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親家之親,被抄沒戍遠方者又數百人;陳迪之死,遠戍者一百八十餘人;司中之誅,姻族從死者八十餘人;胡閏之死,全家抄提者二百七十人;董鏞之死,姻族死戍者二百三十人;卓敬、黃觀、齊泰、黃子澄、王度、盧原質等之死。《邢臺縣志》記載,“靖難兵起,傳檄徵響,秀(邢臺地方官方秀)抗不應”。由於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軍隊連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極大憤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南宮縣誌*兵事篇》)。另外戰爭期間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劇減少。史書上記載“青燐白骨,怵驚心目”,“長淮以北則鞠為草莽”。當時景狀之慘,可想而知。

當朱允炆出於劣勢時成派人像朱棣乞和,卻被“清君側”的朱棣果斷拒絕了。說明朱棣在起兵的那一刻起就認得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朱棣奪取大位後也廢除了建文朝的年號,更把建文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五年。


之後朱棣派遣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對民間放出的消息是“皇帝猜測建文帝逃到了海外,名義上派鄭和揚我國威,和各國建立友好關係,其實就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帝王愚民在歷朝歷代是再正常不過了,可朱棣愚民是把天下百姓糊弄後還人天下人以為自己很聰明。可謂是把愚民之術發揮的如火純青。可見朱棣城府謀略比建文帝可不是高出一籌。退一萬步說即使前幾次真的是派鄭和去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那又怎麼會會大張旗鼓?要搜拿朱允炆還唯恐朱允炆不知道?這也說不過去。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明史·成祖本記》

朱棣不是一個好人 ,但他卻是一個好皇帝!好人是難做好皇帝的!好皇帝不僅只是雄才大略之人更是極其厚黑,擅長誅心之人!

如有誤筆,煩請斧正!


濟州府一戶侯


“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第一場內戰,打了四年多,是建文帝為鞏固皇權,削除親叔叔的藩王權力而引發的。

朱棣跟著父親朱元璋南征北戰,是能征慣戰的沙場老將,雖多次身歷險境,也吃了不少敗仗,但最終還是扭轉戰局!成功奪得皇位。

據說當年朱棣攻入建文帝的皇宮時,宮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傳言甚多。

有說建文帝自焚而死的;

有說建文帝落髮為僧,雲遊天下;

還說建文帝逃到東南亞,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他。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為明史上的一大懸案。

事情過去了三百多年,直到2008年,事件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2008年的1月的一個上午,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金涵鄉上金貝村登山道施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座造型奇特的有墓有塔的古墓。


各級考考古專家紛紛深入現場實地考察。鄭和研究會副會長、鄭和第十九世孫鄭自海感到很驚訝:這是一座高僧墓,但古墓陵牆上的兩龍頭卻是典型的明初閉嘴龍造型,又是僧人所不能使用的。

馬渭源、鄭自海、鄭寬濤等專家認為:“古墓舍利塔底座的紋飾以及墓碑底座的紋飾,與明孝陵的各個構件紋飾極為相似。”

言外之意,古墓裡埋的是高僧,同時還是明朝的皇帝。

舍利塔中有一處碑文赫然刻著“御賜金襴佛曰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

圓明是“明朝和功德圓滿”之意;“第三代”是孫輩,而建文帝正是朱元璋的孫子;“珠”的諧音是“朱”,滄海珠禪師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看來落髮為僧的傳聞是靠譜的!


小熙為人人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的下落,是個歷史之謎,《明史》稱其為自焚,野史筆記稱其逃逸,沒有定論。

在海軍史、航海史研究領域,則另有一種觀點。即燕王朱棣奪位後,實際上對建文帝究竟的下落也沒有準譜,所以才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活動。

實際上鄭和下西洋活動並不是商業舉動,也不是開疆拓土,而是一種政治巡視或示威,同時尋找建文帝的海外下落。因為當時有傳聞建文帝的餘黨在南洋地區集結反叛勢力,明王朝通過這種“鉅艦外交”,威懾南洋諸國不要支持叛黨。而鄭和下西洋過程中,也確實曾在南洋剿滅過一些規模很大的“海盜”勢力。

如果這種推論能夠成立,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鄭和船隊幾下西洋後,其航海圖會被銷燬。因為這種航海圖如果存世,就給了後人尋找建文帝餘黨的路線圖。


海研會


建文帝朱允炆有沒有死在靖難之役之中一直是一個歷史的謎題,我們只能從有限的資料《明實錄》及《明史》之中推理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建文帝沒有死在靖難之役,讓我細細說來

大家都知道這一場叔侄之爭,最終以叔叔朱棣的勝利結束。但是侄子朱允炆建文帝的失蹤給朱棣留下了一根刺,雖然登上皇位,但是卻時刻的提心吊膽,生怕自己在每一天夜裡醒來,活著的建文帝會在某個地方起兵,向他那樣把他自己趕下臺。言歸正卷

根據正史《明實錄》與《明史》,我們知道朱棣登上王位後,就一直秘密打探建文帝的下樓。而這兩個任務的執行者就是一個名不見經卷的人胡濙與我們熟知的偉大航海家-七下西洋的鄭和。這是朱棣的安排,安排這兩個人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尋找。

一般皇帝派給的秘密任務,如果沒有皇帝的詔令,一般不能回來,除非你已經完成了任務。而十幾年不見的胡濙,永樂二十一年的一個深夜回來了,並面見朱棣。

那一夜朱棣與胡濙交談到深夜,據《明史.胡濙傳》中記載:交談內容為:“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釋”,而交談的事只能是哪個秘密任務-建文帝的下落,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胡濙帶來建文帝的消息,朱棣很是興奮,但是他們說了什麼呢?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他們君臣兩個到底那一夜說了什麼?我們不知道,也無從查證,只能推理一些可能:

1.我沒有找到建文帝,沒有他的消息。沒有建文帝的消息你回來是找死嗎?皇帝的給你任務你沒有完成,哪敢回來覆命,沒有完成任務回來就是一死,所以推斷胡濙完成了任務,帶回來建文帝的消息。

結論是:不可能

2.帶來建文帝已經在靖難之役中已經死的消息。

結論是:可能性極小,如上面史料中的一句“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佐證。這句話的意思是:以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為朱棣解答,半夜三四點才出來,證明他們交談很長時間。所以如果是說建文帝已經死啦,胡濙只要說建文帝已經死了,然後朱棣皇帝就會說:辛苦了,回去等著領賞吧,諸如此類的話。估計也不會交談這麼久。

3.建文帝還活著,胡濙並與建文帝交談過。只有這一種可能。

所以可以推斷出建文帝還活著。說到這你們又有一個問題產生:建文帝見到胡濙後,對胡濙說了什麼呢?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可以推理。

從上面記載:“至是疑始釋”說的是朱棣釋然,這就可以推斷建文帝應該是說,“皇帝我也不爭了,我只想安安靜靜的做個平民百姓”,這樣朱棣才能釋然。他的憂慮,恐懼,期待,應該還有對侄子朱允炆的愧疚在這一刻釋然了。

朱棣成功,大權在握,但是每天都在害怕有一天自己得來的東西突然失去,而變得一無所有。而建文帝只能隱姓埋名,藏身民間,只求能夠活下去。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這就是他們所要付出的代價。

但是在這一夜之後,對於朱棣來說,解脫的是精神,而對於建文帝來說,解脫的是肉體。


籬上青


1399年,朱棣率大軍南下,以“清君側”的名義向南京發兵,史稱“靖難之役”,建文帝雖然手握重兵,最終還是沒能抵抗住燕王,僅不到四年的時間,朱棣就攻下了南京城,建文帝則在戰亂中下落不明,有人說他死於大火,但一直沒能找到屍首,也有人猜測,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時已經秘密逃走,至於逃到哪裡,幾百年來無人知曉。

其實建文帝是否在“靖難之役”中活下來,最主要是影響朱棣登基是否合乎禮法,雖然某種程度上是朱允炆將他的親叔叔朱棣逼上了謀反的道路,但始終,朱棣繼位,是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的。而朱允炆如果還活著,劉始終是朱棣心頭大患。

傳言鄭和下西洋,除了宣揚大明的天朝國威,震懾屬國等目的,還有便是尋找傳言流落東南亞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是如此興師動眾,終朱棣一身,也沒有找到蛛絲馬跡。

關於建文帝下落之謎,歷代明朝皇室都很關心,在《明實錄》裡有這樣一段記載,一天萬曆皇帝和內閣首輔張居正對話,萬曆皇帝問:聞建文當時逃逸,果否?張居正回答: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老相傳,言建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披緇,後雲遊四方,無人能知者。

但在現今福建寧德的一座古墓,被發現之後似乎印證了建文帝逃過“靖難之役”,削髮為僧的經歷。該墓葬按照帝王制式建造的,刻有龍紋及龍形圖案,立無字碑。而墓葬旁的一座寺廟也保存著一件古老的龍紋袈裟,有可能是爺爺朱元璋登基之後織造的龍紋袈裟。佐證了建文帝下野之後,淡出紅塵,皈依佛門的經歷。

所以,有理由相信,建文帝朱允炆是沒有在“靖難之役”中葬身火海,否則朱棣不會空穴來風地尋找一輩子他這個侄子的下落。




山圍故國


就現有史料來看,最早宣傳“建文帝沒有死”的是永樂朝的谷王朱橞,目的是圖謀造反。

蓋橞萌異志久矣,以椿同母兄,獨嘗一再遣人詣蜀言之。椿不聽,然猶未忍發,但嚴書戒止之。會椿子崇寧王悅燇獲罪於父,逃避橞所。橞詭眾曰:“建文君初實不死,今已在此。”椿聞之,遂具奏於上。(《明太宗實錄》卷178永樂十四年七月辛亥條)

永樂初年轉封到長沙的谷王朱橞,把親侄子崇寧王朱悅燇藏在王府裡,對外說他其實是建文帝。這就是建文帝沒死傳言的一個早期來源。這個傳言明顯是不利於成祖的,就算把谷王謀反案也看成是成祖君臣策劃的大陰謀,恐怕朝廷也沒有必要特意編造這個政治敏感性過高的罪名。

到了正統五年(1440),一個本名楊行祥的老和尚想要利用這種說法,跑到廣西思恩府(現平果、馬山等縣一帶),自稱建文帝,要土官韋氏送他回京,結果被押送京城下獄而死。(《明英宗實錄》卷73正統五年十一月丁巳)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某些騙子的魯莽或者說愚蠢程度是可以突破天際的,但楊某無意間也立下了建文帝傳說的另一基本設定:建文帝出家為僧了。

在靖難之役之後的數十年間,一個圖謀造反的藩王,和一個招搖撞騙的和尚,先後說出的大膽謊言,成了建文帝雲遊四方傳說的“事實基礎”,為後來人提供了發揮想象力的巨大空間。永樂年間真正往來四方的胡濙、鄭和等人,卻被根據陰謀論思維牽扯過來,成了建文雲遊傳說的陪襯。

就現有的史料來看,最初推動這種傳說產生的並非朝廷,而是統治集團內企圖奪取帝位的野心家,以及統治集團外的江湖遊僧。不過,讓傳說得以傳播的,還是朝野中隱然存在的對建文帝的同情之心。


中尉烏鴉


明史記載對其諱莫如深,處在一個很糾結的狀態。但仔細研究,還是能窺探一二的。

朱允炆沒有死,並且成功逃了出來。

至於去哪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朱棣幾乎用盡了一生的精力,都在找尋朱允文的下落。

我們常說的七下西洋,當時帶著的諸多任務之一便是:找尋朱允文的下落。

茫茫歷史中,朱允炆就好像人間蒸發一樣,再也見不到蹤影。並且,朱允炆所有的政績都被朱棣有意或者無意地抹殺掉了。

至於朱允炆的起居錄,也不見了蹤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