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雖然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最為年輕的一位,但若論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性,卻也是毫不遜色甚至有所超越於其餘三位。不論是神話傳說中的黃帝娶西陵之女為妻,還是史料中記載的“

西陵氏勸蠶稼,親蠶始於此。”,都 有力證明了養蠶取絲在中國的始興,也因此,絲綢成了中國的獨有特產,甚至一度成為古中國的代名詞。那麼,絲綢作為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又在世界歷史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一、中國絲綢文化的內涵

在中國的絲綢文化中,神話傳說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同時,又由於古代交通不便的因素,使得不同地區的絲綢神話也有所不同。如在中原地區,有關黃帝嫘祖發現並保護桑林的故事便廣為流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的偉大功績,也實行祭祀之禮,經歷朝歷代循環而未改。

而在江浙地區,則以馬頭娘的神話傳說為主,後經民間藝人的改造,敘事詩《馬鳴王贊》也在此基礎上產生,既積澱了濃郁的絲綢文化傳統,也反映了有關養蠶的生產知識和生產習俗。至於在蠶桑業發達的四川,蠶叢這位古蜀國君王則成為了當地絲綢的起源者創造者

,而這種歷史與神話相結合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蜀國曆史文化的悠久與豐富。

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絲綢自帶的精美華貴特徵和製作過程的不易,也使得它在古代成為地位與尊嚴的象徵。同時,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古代對身著絲綢也有著明確的等級劃分,如皇帝專有的黃色龍袍,便屬於古代不可觸犯的禁令。南朝時規定, 三品以下的官不得服雜色之綺, 六品以下不得服七絲綺;而在清代,官服上的花紋也是根據不同品級有著不同變化,仙鶴代表一品正官,錦雞則代表二品官員。在諸如此類的政策規定下,絲綢的政治屬性也由此產生。

同時,絲綢在民間的盛行,也對人們的審美情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在絲綢的製作過程中可以通過變換染料來豐富衣服的顏色,製作工藝的精妙與否,也可以在視覺效果上對觀者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使得人們在服飾美觀

方面的要求也變得愈發挑剔。

而隨著封建社會後期市民經濟的增長,這種挑剔的眼光也逐漸向下層民眾蔓延並擴散至全社會。受審美影響,中國後期除了絲綢外的工藝品如瓷器、雕刻也逐漸變得愈發富有藝術氣息美術價值

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二、養蠶繅絲技術的傳播原因及過程

為了維護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漢高祖劉邦首次實行向匈奴和親的政策,大量物資首次向西域傳輸過去,絲綢布帛自然包括在內。同時,為了尋求其餘力量的援助以對抗匈奴,漢武帝則開始派遣張騫等人前往西域進行友好通使,在這個過程中,絲綢也在不間斷的傳往該地區,為以後的盛行打下了一定基礎。而隨著匈奴被漢朝擊敗,失去了蒙古高原的大片土地後,他們也不得不西遷去往歐洲尋找新的落腳點。因此,部分絲綢幾經輾轉,最終去往了歐洲

隨著外患的消失,漢朝國力也愈發鼎盛,逐漸吸引大量外國人來此通商經營,而絲綢作為中國的特產則深受外商的喜愛。由於運送路程的遙遠以及製作工藝技術的

獨家壟斷,使得絲綢這種貨物在歐洲成為價格堪比黃金的奢侈品,如“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其制字從帛與金也”的描述,在古書上多不勝數。

雖然由於長安的衰落以及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使得中外經濟交流一度中斷,但伴隨著航海的興盛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貨物運送量也大大增加的情況,絲綢貿易反倒更加頻繁,“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滄溟十餘萬里“成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養蠶繅絲也開始向海外傳播。

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和平交流固然對文化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戰爭的力量卻也不可小覷。如在唐朝時期發生的怛羅斯之戰,“相持五日,葛羅部祿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雖然這場戰役對雙方的疆域控制都沒有過多影響,但由於唐朝隨行軍隊中大量工匠被俘虜,這使得造紙術印刷術等中國特有技藝傳入阿拉伯地區。而唐人難以離身的絲綢,也伴隨大量手工藝人的被俘虜傳入西域地區。

三、絲綢西傳的文化意義

由於東西方文明的長久交流,不同風格的紡織技藝也日漸融合,形成了中外共存的特點。如在紡織技術方面,中國絲綢底紋的紡織採取平紋組織法, 圖案花紋的紡織採取經線起花。相反, 西域絲綢底紋則是斜紋組織, 圖案花紋採取

緯線起花

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但在後期特別是宋代以來,中國匠人將這兩種技藝相結合,使新產生的“緯錦”成為中國絲綢的主流。而在顏色與圖案方面,如天王、太陽神、帶翼天馬、獅子獸等帶有明顯西域宗教文化的圖畫隨著絲綢的雙方交流,也開始進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絲綢的花紋圖案。

絲綢對古人日常生活的滲透也使得在文學藝術上,絲綢成為了詩人作家們不可或缺的描寫對象。不管是王起《冰蠶賦》中的“懿北極之寒勁, 有珍蠶之處冰, 匪柔桑之是食, 匪幽室之是憑。”

細節刻畫,還是 馮宿《鮫人賣綃賦》中的“皓如凝露, 紛若遊霧, 爰潔爾容, 不愆於素。”的意象描寫,都是古人對異域絲綢的不吝讚揚。而由於大量西方神話傳入中國和文學創作者的藝術渲染,也使得一些帶有奇特功效的絲綢越發充滿神秘色彩,極大拓展了時人的知識層面和眼光見識。

中國絲綢文化:養蠶繅絲技術西傳,為何帶動了文化的傳播與融合?

四、總結

在中國歷史中,對外交流佔了其中極大的分量與篇章。日本使者將在唐朝期間學習的大量文化知識傳入國內,形成了一股“仿唐熱”,對日本社會造成了猛烈的衝擊,直至今日,唐朝文化在日本依舊隨處可見。而在這種對外的文化傳播中,絲綢則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各國以絲綢為禮,為寶、為文化符號,進行著友好的文化交流,世界文化的融合也在此基礎上邁上新的階梯。

中國的絲綢文化,囊括眾多,歷史悠久,對中國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對外的傳播,卻有著同等的歷史價值,因為它不僅關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是有關世界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融合。

《從絲綢文化傳播看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迴流》—劉永連

《絲綢文化及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王玄瑜、趙凱、高繪菊、牟志美

《唐代絲綢文化與入華粟特人的文化認同》—馮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