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改嫁外国人的妈妈生活后,7岁女童开始睡地板、吃不饱的日子

7岁的女孩豆豆是一名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然而在邻居和老师的眼里,这个看似活泼开朗却又过早懂事的豆豆“挺可怜的”。跟随改嫁外国人、看似经济条件不错的母亲生活后,她却只能睡地板、承担家务、吃不饱、经常迟到、旷课直至辍学……而这位外籍华人继父,实际上也没有工作,与妈妈一起在沪“吃低保”。近日,豆豆的父亲吴先生向法院起诉,向前妻张女士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女孩跟着生母靠低保生活

2012年,吴先生和张女士的女儿豆豆出生了,本该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2015年初,吴先生和张女士因性格不合离婚了。离婚协议约定,豆豆随父亲吴先生和奶奶共同生活。不久,张女士去了国外。

2018年,远在国外的张女士回来了,她已再婚并又生了一个男孩。这次,张女士找吴先生商量,说她现任丈夫经济条件不错,又是外籍人士,以后可以带豆豆出国念书,希望要回女儿的抚养权。吴先生考虑到自己收入一般,而张女士能给豆豆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便同意了。

然而张女士要回豆豆的抚养权后,吴先生和他的母亲提出探望豆豆,却屡遭拒绝。他们从邻居那里了解到,张女士一家四口都在拿低保,<strong>

知道情况的吴先生愤怒不已,想当初他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才把孩子交给张女士抚养,可没想到张女士却以孩子名义申请低保,还变相虐待孩子,不顾孩子的安危。于是吴先生告到法院,<strong>

一审中,吴先生提供了一段豆豆表示想跟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视频,但法院在询问豆豆的想法时,豆豆又说想同张女士一起生活。一审法院最终驳回了吴先生的诉请。吴先生不服,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调查还原女孩生活学习实况

二审中,吴先生提供了新的证据,包括张女士户籍地街道居委会出具的情况说明,证明张女士及其配偶、其子和豆豆共享低保;豆豆就读学校提供的一份张女士出具的免责情况说明,“豆豆因家庭特殊情况不便每天接送,需孩子在放学后自行回家,途中出现意外情况后果自负”;豆豆奶奶与学校老师、邻居的谈话录音等。

<strong>鉴于案件的复杂性,上海一中院决定走访豆豆就读的学校和张女士居住小区等多地,了解实际情况。

“豆豆这个孩子太可怜了,虽然表面看起来活泼开朗,但其实内心很缺乏安全感。才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独自上下学,单程就要40分钟,还常常迟到甚至是旷课,老师跟她妈妈沟通多次也无效。在我们这里念完一年级后,今年九月就转学了……”某中心小学校长在法官走访时这样说道,<strong>

法官随即又奔赴豆豆就读的新学校了解情况。“豆豆是今年九月份才来的,但一个月后她妈妈就提出休学两年,说要带她出国读书。休学手续要下学期才能办好,但豆豆国庆后就再也没来过学校。”豆豆新学校的班主任宋老师说。

随后,法官又来到张女士居住的小区,按了许久门铃也无人应答。小区居委会的一位负责人说:“听说过张女士的情况,她目前又怀了身孕,准备生第三胎。<strong>。<strong>

除了实地走访调查和多方核实证据,上海一中院还请了心理咨询师为该案的当事人进行心理评估。对豆豆的咨询结果是:“情绪稳定,但防御、戒备,回答问题明显是有备而来,刻板生硬,像在背书……”而张女士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心理评估。

此外,法院一直无法联系到张女士,直至本案宣判,张女士始终没有露面,一、二审她均委托其现任丈夫出庭应诉。

母亲抚养不当 改判抚养权归父亲

综合多方调查、取证的情况,上海一中院认为:

首先,<strong>张女士称将带豆豆赴海外就学,却拒绝提供相应证据。张女士在没有为豆豆联系海外学校的情况下,便给豆豆办理了休学手续,致使豆豆辍学,<strong>

其次,<strong>张女士及其配偶没有稳定的工作,还在领取低保,并且也没有提供除低保外的额外收入和资产情况,<strong>

第三,<strong>学校要求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小学一年级的豆豆却需要单程花费40分钟以上的时间独自上下学,张女士为此还向学校出具免责情况说明,<strong>

第四,<strong>,身心发育还不够健全,思想、言行易被成年人控制,其关于随父或随母共同生活的意愿表述前后不一,<strong>

第五,<strong>张女士拒绝提供豆豆的学习、生活信息,不让豆豆与吴先生接触,致父女无法团聚,<strong>

第六,<strong>吴先生的母亲出具了愿意协助抚养豆豆的书面声明。并且双方离婚后吴先生抚养豆豆的时间较张女士更长,且当时吴先生也配合张女士探望豆豆。

综上,上海一中院认为,<strong>同时结合豆豆的实际需要、本市的平均生活水平,以及张女士再孕再育、领取低保的实际经济状况,<strong>(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法官说法:

本案的主审法官、上海一中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郭海云指出,法院在判断是否应当变更抚养关系时,应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出发,需要对未成年人目前的生活情况、抚养人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查。同时,离异家庭的父母双方,<strong>,遇事冷静处理,正面引导孩子爱父母双亲,努力创造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经济基础和生活环境,将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落到实处,尽可能减轻因双方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及负面影响,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双方的关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