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为何屡禁不止?背后有你想不到的秘密…

假货为何屡禁不止?背后有你想不到的秘密…

“让中国都穿得起名牌鞋!”在福建莆田有这么一句调侃性的话。

莆田高仿鞋在全国都小有名气,有很多新闻报道都曝光过花成千上万元海淘买的鞋,物流显示地也是海外,结果却是莆田货的案例。网络上大家对莆田高仿鞋又爱又恨,又人觉得莆田高仿鞋价格便宜质量也不差,有人觉得仿的就是仿的,做工再好,拿假的充当真的就是欺骗消费者,就是谋取暴利。

前两天,我们有一篇文章揭秘海淘假货产业链的背后利益,有很多读者留言:“明知道是假货,为什么不严厉打击?”

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为什么莆田成为“假货之都”?为什么莆田假货屡禁不止?莆田假货该如何转型升级?

01.

莆田为何成为仿冒鞋源头?

中国这么大面积,为什么唯独莆田高仿鞋闻名全国,甚至被称为“假鞋之都”?

其实,莆田的制鞋业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

80年代末,福建沿海开放地区,也就是莆田获得了台商投资,一些知名品牌运动鞋,比如“阿迪达斯”“耐克”等都在莆田设立了代工厂,很多莆田人就在这些名牌运动鞋厂上班,久而久之就掌握了做鞋技术,之后就有人开始自己办厂做起“代工生意”。

另一方面,制鞋是莆田市的第一支柱产业,也因其品类齐全而深得世界名牌运动鞋的信任,成为这些名牌鞋的定点生产基地。

当然,也别认为莆田全都是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名牌鞋的高仿,其实莆田也生产过自主品牌的鞋,比如达芙妮、沃特、华峰、双驰等4个中国驰名商标,20多个省级名牌和著名商标。

但是,因为莆田鞋自主品牌不管是数量还是名气都与高仿鞋有差距,所以就导致了生产仿冒鞋挣钱比自主研发品牌更赚钱,很多人也就更愿意做高仿鞋。

有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莆田市产值超亿元的制鞋企业就有119家,占全市亿元以上产值企业总数358家的33.2%,年产鞋8亿多双,鞋、鞋模、鞋材、鞋机、鞋用五金、鞋饰等上下游产品形成“一条龙”格局。

总的来看,莆田之所以成为“假鞋之都”,与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02.

莆田假货为何屡禁不止?

对于莆田假鞋,是屡遭严打,屡禁不止,据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莆田市相关部门就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打击“仿冒鞋”“假海淘”专项行动;2016年,莆田公安局打掉4家黑鞋厂,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

警方严厉打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高仿货还是遍地都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高仿鞋利润高,这个是众所周知的。

其次,制假售假行为的违法犯罪成本低,以及“假货”的法律定义边界复杂。

广义上的“假货”分为假冒商品和伪劣商品。按国际惯例与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出的“假货”定义,一般侧重指商标侵权类型。

为防止监管者打击,一些鞋厂会事前咨询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为自主品牌设计logo和命名规避法律风险,因为拥有审批资质,对这类商家,执法者无法以打假名义进行直接查封。

我国对“打假”的惩罚力度没有特别大,被判刑的制、售假者很少,法院对有关商标侵权案件做判决时,判赔率和判赔额度普遍偏低。

第三,制鞋已经成为莆田的支柱产业,养活了几十万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如果只是依靠严打制假、售假,很难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第四,制约莆田鞋业发展创新发展自主品牌有三大限制性因素:

(1)人才缺口,莆田本地高职院校比较少,人才流失严重;

(2)地域限制,莆田地处福州与厦门的中间,高铁半小时就能直达厦门,不少人都前往厦门创立品牌,厦门有一些跨境等政策的优势,但是莆田没有。

(3)很多制假人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依旧通过灰色途径知法犯法。

莆田制鞋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尽管政府与电商平台的“打假”力度不断升级,但假鞋制造、交易现象仍屡禁不止。市场需求是这些企业仍旧运转的重要原因,所以只有从源头上改变消费者的意识、缩小市场需求,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杜绝这个现象的存在。

03.

莆田假货如何转型升级,成为国货之光?

莆田鞋业如何转型升级?

要解决莆田鞋的山寨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建立鼓励机制,让从业者有建立新品牌的动力。

学者邓新华表示,地方政府应该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负、体制成本,如此才能鼓励企业升级。

通常来说,企业创建品牌,一方面相当于向市场质押了一大笔资金,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政府查税、要求补税什么的。而仿冒鞋交的税肯定低,所以企业创建品牌之后,政府是否能够做到让企业仍然税负很低?

如果政府不能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就会使企业丧失升级的热情,所以可以从政策方面对莆田鞋业给予支持,协助其打造自主品牌。

此外,今年7月份,莆田市就“畅谈发展,分析困难,助力鞋业转型升级”开展了专题会议。

为了促进莆田鞋业的转型升级,专门做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提升认识、强化责任。鞋业转型升级,事关莆田经济发展、事关莆田形象、事关城市未来。各级各部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鞋业产业迈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二要严打联打、形成合力。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假冒侵权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彻底打。

三要坚定信心、坚守实业。心无旁骛、本本分分、诚实诚信地把企业做大做强。

四要联合创新、联盟创牌。企业家要有格局、有情怀,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推动产业降本增效,加快打造区域品牌。

五要大胆创新、大力帮扶。善于突破设计研发、教育培训、制造装备、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六要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责,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取得实效。

04.

结语

因为仿鞋,莆田被扣上了“假货”的帽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莆田鞋心有余悸。

大家痛恨莆田系高仿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并不是正品,成本价本不高,却冒充正品谋取暴利,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欺骗行为。

实质上,莆田高仿的技术之高,能做到以假乱真本身就不简单,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莆田鞋的质量有一些甚至不比大牌差,这些足以说明莆田制鞋是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的。

如果莆田制鞋、售鞋相关从业者能够自信一些,坚持自主创新,拿现有的技术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成为国货之光,打造出本土品牌而不是高仿大牌,未尝不会受到欢迎。

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莆田假鞋的转型之路肯定不会平坦,但如果想要走的更长远,还是得靠诚信、靠自主创新。

《【关注】莆田再陷舆论漩涡 “假鞋之都”如何转型升级?》 东南舆情研究中心

《关注!海淘名牌鞋却是假货 莆田高仿鞋网售为何管不住?》 中国新闻网

《莆田鞋业如何转型升级?市长提这些要求》 莆田发布

《莆田假鞋猖獗,揭秘其线上线下售假产业链》 《财经》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