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徐忠: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

徐忠: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

財經縱橫

「财经纵横」徐忠:建设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

★★★★★

摘 要: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有利於強化市場風險防控,完善票據市場制度,推動票據業務創新。票據市場是中國發展最早的市場之一,一直呈現自發生長特徵,能夠較好地發揮市場的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國票據市場持續發展,規模擴大,參與者增多,創新活躍,已經成為我國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票據市場的發展擴大,特別是票據融資工具屬性的增強,票據市場缺乏統一的組

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有利於強化市場風險防控,完善票據市場制度,推動票據業務創新

票據市場是中國發展最早的市場之一,一直呈現自發生長特徵,能夠較好地發揮市場的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國票據市場持續發展,規模擴大,參與者增多,創新活躍,已經成為我國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票據市場的發展擴大,特別是票據融資工具屬性的增強,票據市場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和頂層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票據市場透明度低、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下,也使監管部門無法及時、準確地把握票據市場運行情況,潛藏風險。因此有必要借鑑國內外金融市場的經驗,夯實票據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促進票據市場規範健康發展。2016年12月8日,上海票據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就此問世。

建立票據交易平臺的背景

票據市場近年來快速發展

票據市場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金融市場體系最早的組成部分之一。1979年,人民銀行開始批准部分企業簽發商業承兌匯票,之後逐步推廣商業匯票的承兌、貼現和背書轉讓。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實施後,票據市場步入快速發展軌道。近年來,票據市場發展主要呈現如下特徵。

第一,票據市場持續快速發展,成為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子市場。2015年,全國商業匯票累計簽發22.4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16.5倍,是同期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量的3倍多。2015年末,未到期商業匯票餘額10.4萬億元,比2001年末增長19倍,是同期公司信用類債券市場餘額的73%。

第二,票據的融資功能凸顯,成為中小微企業重要的融資工具之一。票據門檻低、融資成本低、流動性高,中小微企業可以便利地獲得票據融資。2016年9月末,票據融資餘額比年初增加1.14萬億元,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為5.5%。從企業結構來看,我國的銀行承兌匯票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為中小企業所簽發。

第三,票據的交易和投資屬性增強,成為重要的貨幣市場工具。銀行間市場票據交易活躍,票據成為銀行流動性管理、資產負債管理和盈利的重要工具。2015年,票據累計交易量102.1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56倍,同期票據交易量已經超過債券現券和同業拆借,僅次於債券回購。從交易量佔比看,票據已成為貨幣市場的第二大交易工具。

第四,票據市場是貨幣政策實施和傳導的重要平臺,有力地支持宏觀調控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票據再貼現是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央銀行既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種類的再貼現票據,引導信貸資源優化配置,也可以通過引導再貼現利率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

第五,票據參與主體類型不斷增加。除商業銀行和財務公司外,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理財產品、資產管理計劃等非銀行機構和投資產品已經成為重要的市場參與者。

票據市場風險呈現新的特徵

長期以來,我國票據業務以紙質票據、線下交易為主,電子化水平低,尚未形成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票據市場在不同地區、不同機構間割裂、透明度低,市場參與者無法充分有效對接需求,交易成本高,信息嚴重不對稱。由於票據以紙質和人工操作為主,流轉環節較多,操作風險較大。傳統的票據風險一般為假票風險,包括偽造、克隆票據進行詐騙。近年來,票據防偽技術提高,發生假票風險的概率

大大降低。但是,在商業銀行經營轉型、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票據市場風險出現一些新的特徵。

一是以金融機構自身的內控問題為主,主要表現為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票據本身業務鏈條長、操作風險較大,若金融機構內控不嚴,票據相關的崗位和部門之間缺乏制衡機制、操作規範執行不嚴格,很容易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近年來票據操作風險主要表現為金融機構自身的內控問題,具體形式包括:票據實物保管環節被挪用;票據交易中資金劃付與票據交割不同步,流轉過程中票據或資金被挪用;非法機構冒用銀行的名義以同業賬戶開展票據業務等。

二是中介深度介入票據業務,加大了票據市場的風險。2009年以來,票據融資需求大幅增加,中介大規模參與票據市場。起初以撮合民間交易為主,後來為獲取更大利潤空間,一些票據中介深度介入票據市場,從開設虛假同業賬戶、消規模,發展到期限錯配投資、一票多用、內外分利。中介機構的參與使得銀行之間的防火牆弱化,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加大。

三是受行業自身發展和宏觀經濟影響,違規概率增加、涉案金額較大。2013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速下降、息差收窄,票據業務競爭激烈,銀行出現搶客戶、搶票源、爭資金、爭規模等現象,業務流程違規現象增多。同時,利潤空間縮小後,金融機構採取“薄利多銷”的批發交易策略,單筆交易額達幾億元甚至數十億元,一旦案發涉及的金額巨大。

以建設票據交易平臺為突破口,促進票據市場規範發展

從國內外經驗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是保障市場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相比其他金融市場,票據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不僅影響資源配置效率,也不利於相關風險的監測和防範,成為制約票據市場發展的短板。市場參與者也非常希望能有一個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提高票據市場透明度和效率。有鑑於此,人民銀行加強票據市場頂層設計,推動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實現票據市場報價交易、登記託管、清算結算、數據信息的集中統一,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強化市場風險防控,完善票據市場制度,推動票據業務創新。

一是有利於規範票據市場業務。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有利於提升市場透明度,提高票據流轉效率,同時有效抑制票據業務中的不規範行為,有助於風險防控。

二是有助於增強票據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不僅將有效縮減交易中間環節,提高交易效率,為票據一級市場擴容提供空間,而且有助於縮短融資鏈條,降低企業在票據簽發、貼現時的成本和難度。

三是能更好地服務於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建設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有助於中央銀行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促進中央銀行票據管理職責的具體落實,維護金融安全。

票據交易平臺的功能定位

票據交易平臺是全國統一的,不是區域分割的。目前我國票據市場已自發形成諸多區域性的交易平臺,其具有歷史必然性。因為在傳統的票據業務模式下,需要進行紙質票據的實物交割,從節約交易成本的角度,客觀上要求交易的區域集中。票據交易平臺成立後,所有票據都必須通過票據交易平臺業務系統實現電子化交易,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都必須在票據交易平臺開戶並通過系統開展票據交易,而電子化的票據市場必然是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成立後,隨著票據的數據信息、登記託管、報價交易都統一集中至票據交易所,此前自發形成的區域性票據交易平臺將自然消亡。

票據交易平臺堅持前、中、後臺一體化。票據市場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具有相似性和互補性,銀行間債券市場主要是面向大型國有企業的資本市場以及短期貨幣市場(1個月以內),而票據市場主要是面向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債務融資市場以及1個月到1年期的“中長期”貨幣市場。因此,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有的基礎設施,票據市場也必須要有。比如,作為交易前臺的同業拆借中心、作為清算中臺的上海清算所、作為託管結算後臺的上海清算所和國債公司以及作為自律組織的交易商協會。票據交易平臺堅持前臺、中臺、後臺以及自律一體化,充分吸取了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經驗和教訓,盡最大可能消除市場基礎設施割裂所帶來的摩擦和協調成本,盡力提高市場運行效率。

票據交易平臺是最大、最全、最準確的票據信息數據庫。票據交易平臺的票據信息來源是多元化的:紙票信息通過電子化轉換登記至票據交易平臺;電票信息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同步至票據交易平臺;未來票據交易平臺還將納入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信息。以上安排確保所有票據的基礎信息和貼現前業務信息集中至票據交易平臺。同時,票據貼現完成後,後續的報價交易、登記託管、清算結算、託收都通過票據交易平臺系統完成,確保所有票據的貼現後業務信息集中。上述兩方面將確保所有票據的全生命週期信息的集中。因此,票據交易平臺將成為最大、最全、最準確的票據信息數據庫。

票據交易平臺是市場的風險防控中樞。票據交易平臺成立的目的,不僅在於建立統一的票據市場,也在於針對目前票據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和亂象採取相應措施,建立健全票據市場監測與風險預警相關制度和指標體系,加強風險防範和控制,肅清市場秩序。

票據交易平臺的特點與創新

實現票據交易主體的多元化。一方面,票據市場本質上屬於貨幣市場,貨幣市場的參與主體理應成為票據市場的參與主體;另一方面,非銀機構和非法人產品也已經成為票據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將其正式納入票據交易平臺參與主體,實現其持有票據資產的公開化、合法化,有助於提升票據市場的透明度、規範性和監管效率。

採用以詢價為主,以點擊成交、匿名點擊等為輔的交易方式。票據市場與銀行間債券市場一樣,屬於場外市場,具有參與主體為合格機構投資者、交易頻率較低、單筆交易金額較大等特點,客觀上要求票據交易平臺採用以詢價為主的交易方式。點擊成交、匿名點擊等其他輔助交易方式在銀行間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也已經有較為成熟的運行經驗,將其引入票據市場交易,有助於促進票據市場的對手方發現和價格發現,將顯著提升票據交易效率。同時,以票據交易平臺生成的標準化電子成交單取代傳統的線下紙質成交合同,將有助於提高票據交易效率和市場透明度,便於人民銀行對票據交易進行更有效的監管。

引入“票據信用主體”的概念,便利票據定價。在《票據法》確定的票據付款責任框架下,為提高交易效率,便利票據定價,票據交易平臺創造性地引入唯一的“票據信用主體”,即貼現後票據如參與票據交易,信用主體明確為承兌行、貼現行、保證增信行中信用級別最高的主體。信用主體的唯一性將促進交易員的交易判斷和決策。

提供挑票、打包等功能,實現票據交易標的標準化。票據交易標的標準化程度較低,每一張票都是唯一的,單張票金額相對較小且不可拆分,這導致票據交易難以像債券一樣進行標準化交易。通過提供挑票、打包等功能,票據交易平臺可以將票據改造為類債券產品,有助於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清算機制創新。統一電子平臺交易,實現直通式處理和票款對付(DVP)結算,防範結算風險,同時有利於提高市場透明度,提高交易清算效率,也有助於防範不規範票據中介深度介入票據交易,降低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通過票據交易平臺開展再貼現及公開市場操作。人民銀行通過票據交易平臺受理金融機構再貼現業務申請,可以更加安全、高效地實現貨幣政策操作目標,最大程度地體現央行貨幣政策意圖。未來,票據交易平臺還可以根據人民銀行的要求,通過其業務系統為其他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實施和傳導的平臺。

票據交易平臺配套制度建設

一直以來,我國票據法律法規建設滯後,交易制度規範缺位。《票據法》自1996年實施至今已有20年,僅在2004年進行過一次修訂,其內容主要是對票據作為支付工具的行為規範,不能適應當前票據作為融資工具快速發展的現實。隨著票據融資工具屬性的增強,依託票據進行的融資類業務也開始活躍,但目前對票據轉貼現、回購等新型融資類交易業務卻缺乏相應的規範,市場準入、交易行為、票據傳遞與交付等業務活動缺乏統一的標準,交易雙方對票據權利的主張缺乏充分保護,潛藏風險。同時,建設票據交易平臺過程中的多項重要創新和制度安排,也都要通過部門規章或規範性文件形式提供製度支持。

《票據交易管理辦法》和《票據交易主協議》相繼出臺,完善了相關制度規則。制度制定過程中體現了五個原則:一是注重與現行法律法規的銜接;二是堅持紙票電票政策一致原則;三是立足票據市場發展的現實情況,既尊重市場慣例與實踐、滿足市場成員的現實需求,同時又前瞻性地為票據市場未來發展留有空間;四是全面考慮票據特殊性、票據市場發展特點和規律的同時,充分借鑑國內外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發展建設中的經驗,吸收其中運行多年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先進做法;五是堅持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並重,既要有助於提升票據市場交易規模和效率,又要發揮對票據市場參與者行為的約束和規範作用,逐步構建和完善票據市場風險監測與防範機制。

(徐忠: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

注:授權發佈,轉載須統一註明來自長安街讀書會公眾平臺:changanjie-read。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