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高度不足10米,在古代真的能防住外族入侵嗎?

等是什麼


在古代,華夏邊疆戰事不斷,中原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入侵,於是修建了萬里長城。

長城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後來秦始皇一統六國,動用了百萬的勞動力統一修築各國長城,在沒有機械的年代,這項工程完全靠人力完成,無疑是一個奇蹟。隨著時代的變遷,部分長城開始風化損毀。

明朝時為了防範遊牧民族,也開始修建長城,明長城保存至今較好,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就是明長城。

長城的作用自然是抵禦敵人的入侵,但是長城城牆的高度只有十米,有的地方甚至不足十米,這樣的高度能防住敵人嗎?

我們在古代戰爭片中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敵軍前來攻城,直接往城牆上架梯子,然後往上爬,城牆上的守軍不停的往下射箭、扔石頭招待他們,但是到最後,敵人都藉助梯子爬上了城牆,城牆的高度少說也有八米,高一點的還有十五米,城牆都能爬上去,按道理說翻過長城也不是一件難事。

長城雖然不高,但是大都建在山脊上,地勢險峻,山坡陡峭,攀爬起來十分困難,曾經有一首詩這樣形容長城"長城地勢險,萬里與雲平",由此可見,長城依山而建,充分利用了地形優勢來防住敵人的入侵。

蒙恬北修長城,目的就是抵禦匈奴,匈奴是一個遊牧民族,喜歡在馬上作戰,他們的很多戰術都是依靠馬匹,一旦失去戰馬,攻擊力就直線下降。長城地勢險峻,附近都是陡峭的山坡,無論是人還是馬,在這種地形上行走都是十分艱難的,打仗的時候還要帶大量的帳篷和糧草,這樣只會使進軍速度更加緩慢。

小規模的進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大規模的進攻容易暴露身份,扛著梯子在山上行走太顯眼了,梯子最後很難成功運到長城,敵軍還沒到達戰場就被長城上的守軍發現,烽火臺上的狼煙四起,用不了多久援軍馬上趕到,在這種情形下,匈奴處於劣勢,攻上長城的幾率不大。

就算匈奴攻上了長城,人可以翻牆,但是馬不可以翻牆,要想成功南下,匈奴軍隊只得捨棄戰馬,一旦沒了戰馬,問題就出現了,後續的物資靠什麼運輸?

物資斷了,就沒了退路。匈奴要翻越崇山峻嶺才能南下,沒了戰馬,軍隊肯定十分疲勞,這樣會嚴重影響戰士的心情,打起仗來肯定不行,不管匈奴軍隊多麼勇猛無敵,一旦失去戰馬和機動性,就不是中原戰士的對手。

歸根結底,長城能擋住敵人,不僅在於長城城牆的高度,更在於長城的地勢,依靠陡峭的地勢擋住敵人的戰馬衝擊,從而削弱敵軍的戰鬥力。


歷來現實


不請自來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啊!

其實長城別說十米高度了,很多地方的長城高度只有兩三米而已。那麼,這麼矮的一道牆,真的能防住外族入侵嗎?

答案是能!但單靠那一道牆,不能!

其實要討論長城的防禦能力,不能只看那道單薄的城牆。本質上,長城是一個非常龐大且精密的防禦體系。比如明代的北邊長城,包含一系列的大型軍事重鎮和要塞,以及許多堡壘、烽火臺、屯兵的兵營衛所等等。

而那道長城是一道警戒線,

其能保證長城內外人員的日常生活。還能防止敵方向己方領土的滲透、偵察以及襲擾,並且還要提供警戒。

因為遊牧軍隊小規模襲擾,會對邊境地區的居民造成非常大的損害,當地經濟發展也會遭到干擾並削弱。這樣,想要維持大規模的邊境駐軍,就不得不更加依賴於內地的補給,最終結果就是邊防力量被削弱。

而這麼一道牆,就能很好阻止遊牧軍隊的小規模襲擾。因為騎兵自己可以翻過長城,但戰馬不行啊!

試想,如果有一隊一百人的遊牧騎兵搞突襲,那些小型的村鎮肯定是抵禦不了的。但現在有了這道牆。就會給一百個遊牧騎兵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有了那道牆,遊牧騎兵就只有兩個選擇:1,不帶馬。但不騎馬的遊牧騎兵戰鬥力基本就沒多少了,小型的村鎮就能比較好的抵禦了。起碼能支撐到救援到來。2,把牆挖了,讓馬過來。挖牆這事工程可不小。一百個人就算工具趁手,也得用個一兩天才能挖出能讓馬通過的孔洞。這一兩天就能給當地居民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也方便邊防軍去堵口子。

而且,遊牧軍隊機動力很強。如果沒有那道牆,對方的偵查騎兵就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現在有了這道牆。對方的偵查騎兵可就沒那麼容易進來了。而且就算長城的那道牆被攻破了,但你起碼知道敵人進來了。同時,藉助長城狼煙,周圍堡壘和城鎮也能做好防禦的準備,避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突襲。更重要的是,己方的軍隊還可以獲得更充足的預警時間和情報優勢,避免被敵人伏擊。

其實關鍵一點,長城那道牆就等於防盜門,光靠防盜門是擋不住小偷的,但如果沒有防盜門,那就等著挨偷吧!


冷兵器研究所




長城高度不過十米,有很多地方,都不足十米,如此的防線能防住外族入侵嗎?

客觀地說,基本能防住。你當我是說笑?我說的是認真的。

防的主要是騎兵,主要是大部隊



長城高度不足十米,能擋住走路的人,但防不住武藝高強,擅長翻牆的人。


但是,一個軍隊中,這種高手多嗎?當然不多,不僅不多,而且是鳳毛麟角。其實,就算外族將士們合作良好,親密無間,都能翻過牆去,但他們的馬怎辦?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北方的匈奴,突厥,韃靼,契丹,女真等,基本都是草原民族,最擅長的就是騎兵攻擊,這是他們最擅長的攻擊方法。否則,人數處於劣勢的他們如何和中原漢人鬥?沒有馬,北方民族是沒有什麼大的優勢的。



長城雖然不高,但恰好可以擋住騎兵,人能翻牆,馬總不能自己翻牆吧!這事操作起來難度太大。大清能夠王霸“天下”,不就是因為吳三桂把大門打開了嗎?否則如何輕易掌控中原大地?

所以說,長城防的是馬,防的是騎兵,防的是大部隊。

長城的存在,讓守關將士們有了調整的時間



長城大多建立在崇山峻嶺之間,在一些地勢薄弱的地方,加強建築工事,或者直接建立關口,一是方便殺出去,能有機會“教育”外族;二是關口附近,集中大量的守關部隊,導致外族難以進得去。

有人說了,關口難打,那麼在離關口較遠的地方,破壞大量的城牆,豈不是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

非常難,離關口越遠,一般地勢越險要,有時候,不僅是馬上不了那麼高,連人上起來也非常困難。如果這些人意志非常堅定,都爬過了大山,走到了牆跟前。可是,搞破壞就不容易了。怎麼個不容易呢?



因為長城上有個地方叫垛口,那裡有一種東西,叫烽火。當外族靠近時,值班兵士一把火一點,剎那之間,狼煙四起,部隊可以快速集中殺過來。此時,外族破壞城牆就非常難了。

長城的存在,給了將士們調整的空間,這對外族入侵起到了巨大的屏障作用。

所以說,外族入侵時,只要破了關口,風險才會變得非常巨大。否則,長城對外族的屏障作用非常有效。



整體來說,長城的高度不足十米,但能防止大部分人翻牆,能防住馬,因此它的作用就顯得相當大。當然,目前社會,到處都是飛機大炮,有沒有長城,影響並不是很大,於是,長城也就成了旅遊的地方了。


藍風破曉


大多數地方的長城都是建在山上的,所以並不高大,不要說十米,連五米都沒有,有些地方甚至三米都不到。只有河西走廊現在還殘存的明長城看著是比較高的,但是都是夯土牆,並不是像我們在八達嶺那邊看到的那種磚牆。不過,河西走廊的長城基本上都是建在平地上的,而不是在山上。

這也不難理解。在山上建長城,如果要用夯土牆,這就不太容易了,因為山上沒有那麼多土,運輸起來不便,反而不如磚牆成本更低一些。河西走廊本來就是沙土地,夯土牆可以就地取材,運輸成本低,所以也比較方便。也因為河西走廊的長城都建在平地上,容易被破壞,所以才建的比較高大一些。

那麼,長城能不能抵擋得住遊牧民族的入侵呢?這要分成幾個情況,首先是看遊牧民族是什麼規模的入侵,是幾十幾百人的小規模、日常化的侵擾,還是幾萬人以上的大規模入侵?因為遊牧民族並沒有穩定的國家政權,都是部落聯盟國家,大多數時候都是分散遊牧的,不住在一起,所以組織大規模的入侵其實不太容易。

對遊牧民族來說,逐水草而居,往來遷徙,這是他們的常態,哪裡有水草,哪裡水草茂盛,可以養活更多牛羊,可以養活更多人,他們就會到哪裡去生活。而且,草原上的生態是比較脆弱的,牛羊太多,一個地方的草原很快就會退化成鹽鹼地。所以,遊牧民族總是看上版圖很大,但是人口數量總是有限。

這就是因為,一旦人口太多,生態就會崩潰,如果再遇上乾旱,或者突然一個冬天特別寒冷,人禍會變成天災,導致一個遊牧部落聯盟國家崩潰。所以這種遊牧部落聯盟國家的穩定性是非常低的,也沒有農耕文明這種提前存儲糧食等生活必須物資的條件,所以抗災害能力也很低,一旦出現災害,就會直接崩潰。

而對草原來說,長城沿線的許多地方實際上就是不錯的遊牧區。而且,長城沿線基本上都是既可以遊牧,也可以農耕的,並不是一條絕對的自然分界線。中原王朝比較強大,能夠有效控制長城沿線,這個地帶就會變成農耕地區,中原王朝衰弱,無力有效控制,這個地帶就會被遊牧民族佔領,變成他們遊牧的草場。比如河套和河西走廊,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第一個形成對遊牧民族的防禦線的長城在秦朝出現的時候,大體上和四百毫米等降雨線重合,這顯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單純的為了軍事防禦,而是要掩護這條線以南的農耕區的漢人能夠穩定持續的耕作。而且,這條長城線一直延續到漢朝前期,到漢武帝開拓河西走廊以後,長城線的西半部分才張開手臂,向西域延伸,所以這叫“張掖”,是漢朝的“武威”使然。

在長城線附近生活的遊牧民族部落,對這條線以南的定居農耕漢人的劫掠是日常性的,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遊牧民族生活物資比較缺乏的時候,生計艱難,就會成群結隊的到漢人這邊來打草谷。而長城的一個重要功能就在於,長城的出現,讓這種幾十幾百人規模的遊牧民族騎兵隊伍難以逾越,可以禁止這種常態化的劫掠。

但長城實際上並不是一直都存在的。相對而言,比較完整的長城防禦體系只有漢朝和明朝兩個朝代存在,其它時期都不存在。唐朝控制過這條線,但最終選擇了沿著這條線大量駐紮軍隊來掩護內地,防禦遊牧民族入侵,卻並沒有修築長城,最終的結果是安史之亂後,唐朝實際控制的區域基本上退縮到了秦長城的範圍。宋朝延續了這個情況,實際上宋朝有效控制的地區離長城線還有一些距離。

相對來說,漢朝的長城線防禦體系還比較初級,不算特別完整,尤其是相對明朝來說。明朝的長城線防禦體系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完整的時期,明朝不僅始終牢牢控制著長城線,而且在這條線以北也建立了一個相當寬闊的緩衝帶,以致這條線以北的許多地區在明朝也變成了農耕區,比如今天的河北北部、遼寧一帶,漢人人口到明末時達到了三四百萬人。

明朝的長城防禦體系除了作為防禦工事的長城,還在這條線上配置了大量的駐軍,也就是明朝習慣上所說的九邊。換句話說,明朝的長城防禦體系是漢朝的純粹工事防禦和唐朝的純粹軍事防禦的結合,是最為完整的長城防禦體系。正是依賴這個完整的防禦體系,明朝在對蒙古的防禦中始終處於比較主動的地位,不只是被動挨打,而且可以用禁止朝貢貿易來對蒙古進行軍事封鎖。因此也導致了整個明朝時期,蒙古始終四分五裂,無法統一。

即便明朝建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防禦體系,對遊牧民族始終居於優勢地位,但在明朝的歷史上,也出現了多次遊牧民族攻入這條線以南,長驅直入進入中原地區的情況。一次是瓦剌也先時期,在土木堡之戰中擊敗明軍之後,在大同附近拆毀長城,進入內地,圍攻北京。到明末,皇太極時期,清軍也多次繞開關寧防線,從古北口、居庸關一帶拆毀長城,深入到北京周圍進行劫掠。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在這幾次深入內地的大規模入侵中,無論是也先還是皇太極,率領的都是幾萬人的部隊,有能力在某個地區拆毀長城,直接進入內地。但是,幾十幾百人的遊牧民族常態化的入侵,在明朝總體來說是比較少的,就是因為他們無法逾越長城防線。即便是人能翻越長城,馬也進不來,而遊牧民族一旦離開馬,在面對漢人農民時,也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總結起來說就是,長城無法抵禦大規模的遊牧民族入侵,但是可以阻止常態化的、小規模的劫掠,以此來掩護長城以南的農耕地區可以穩定持續的進行開發和建設。


蕭武


長城當然可以防禦外敵入侵

說長城怎麼防禦,眼不見不為實,說破天估計也有人不信。換個思路,想一想長城是什麼,長城是不是一堵長長的牆呢,把它長度減一些,再圍城一個圈,它是不是就是城市中的城牆?再低一些,再薄一些,再短一些,它是不是就是家中的牆頭?

這樣就好理解了吧,城市為啥要修城牆,家中為啥要蓋牆頭?有了牆頭,可以抵擋三五個賊人,有了城牆,能抵禦千軍萬馬,沒有三倍兵力優勢,能攻個鬼城

再去把城牆放大成長城,道理一樣的,至於能不能防住,這得看敵人兵力多少,自己是否齊心……

總的來說,長城顯然增加了外族入侵難度

題主問這個問題,估計把今天長城的荒涼廖無人煙,當成古代現狀了,人家古代長城和今天收費爬可不一樣,古代長城可是有戍邊軍駐守的


靈石蘊珠寶


長城的城牆好多地方別說十米,也就三四米高。長城的城牆並不是長城作用的全部,城牆只是多功能、多用途的整體防禦體系中的一環。整個長城由城牆、城堡、壕溝、隘口、關城、烽火臺等一系列功能單位構成。長城具備屯兵、防禦、預警、屯田、運兵、物資轉運等多項功能。

且看長城修築的特點:

  1. 有的地方很低矮,甚至不足三四米,這種城牆多在崇山峻嶺的地方。在山嶺上不方便修築城牆,有些地段甚至直接劈山為牆、或者直接挖開壕溝代替城牆。

  2. 有的地方很高大結實,甚至有超過14米。這種城牆多在平原地帶和重要的關口,還要配合高大的關城和城堡。總之,長城的修築的防禦思路,一方面是靠城牆,一方面是巧妙利用地形。

長城也不是一次性修築好的。自從西周開始,到春秋戰國時,北部的各諸侯國基本也都修長城。秦始皇統一國家後,將之前各國長城連接起來,萬里長城的模樣才基本成型。

再說說長城的功能:

  • 其一,防禦遊牧民族騎兵的襲擾,這是最重要的功能。遊牧民族南下,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衝。受地形、水源影響,歷史上的匈奴、鮮卑、蒙古南下的時候,都是有幾條固定路線的。

在必經之路上設置雄關險隘,就是防禦的重中之重。於是有了,長城八大雄關。在明朝之前,八大雄關中雁門關、娘子關歷來是戰爭多發地帶。而後金努爾哈赤崛起以後,靠東面的山海關成為最重要的雄關。

所以說,長城的城牆高度,在該高的地方高,在崇山峻嶺中就沒必要修很高了。畢竟遊牧騎兵不會揹著馬,玩爬山活動吧。

  • 其二,長城的關城和堡壘,還有屯兵駐軍、屯田、屯物資的重要作用。

像明朝九大邊鎮,基本都是依託長城堡壘,形成了完成生活設施的城池。在戰時,進可攻退可守,除了防禦敵人進攻,還可以,作為進攻時的前進基地。在和平年代,一方面做駐守邊疆,一方面屯田務農搞生產。

  • 其三,長城的烽火臺預警,也是長城守衛防禦的重要功能,只要敵人路過長城沿線,烽火臺就可以傳遞警報信息。另外,長城的上面修的比較平整,也可以作為運兵通道。

西漢漢武帝時期,在內蒙修築了居延要塞和烽火臺,為後續的穩定河西立下汗馬功勞。


爾朱少帥


長城的高度不足10米,在古代真的能防住外族入侵嗎?我想長城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拒敵千軍萬馬於牆下,下面請看我的個人分析:

首先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最為典型的朝代例如秦朝與明朝最甚。我們今天所指的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其次,秦以後歷朝歷代不斷地增修長城,絕對是因為其具有很大的戰略優勢才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建的。我覺得它的主要優勢在於:

1、防襲擾。

根據居延漢簡的記錄。我們可以看到每次犯關的基本上都是“幾十騎”,正史當然不會浪費筆墨寫這些每年成百上千次的小規模入侵。,所以老是有一些人認為凡事遊牧入侵,就一定是數萬騎兵一舉突破長城飲馬黃河,這是錯誤的想法。事實上長城防禦的就是這種幾十個人的小部隊,這些人數不夠多,沒法快速推倒城牆。有了長城,就可以保證這種小規模的入侵頻率降到最低,就像一個小水壩,百年一遇的洪水擋不住,但是一年一次的汛期完全可以防禦住。長城就是這樣,幾十年一次的萬騎大突破未必擋得住,但隔幾天一次的小規模侵擾卻可以防禦,保障長城內部普通農民生活。而像幾萬人的大規模入侵,十年都未必有一次,那時候單靠城牆是防禦不了的,大夥兒隨便找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用不著半天就能給你拆一個口子,然後舉兵攻入關內。所以長城又有阻礙大規模部隊進軍速度的能力,能夠為長城內集結大部隊防禦贏得時間。

2、傳信。

明代是有班軍的(其他朝代不詳),長城的垛口留的是警戒部隊和快反部隊,這些部隊的作用是將敵襲如實上報。長城上的烽火臺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臺、牆臺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敵臺可充作傳遞烽火信息的墩臺,沒有敵臺也沒有適於點烽的牆臺的地方,按傳烽路線必須建有烽火臺。薊鎮總兵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講:“自古守邊不過遠斥堠謹烽火。薊鎮以險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緣軍馬戰守應援素未練習分派,故視烽火為無用。今該議擬呈會督撫參酌裁訂:凡無空心臺之處,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臺所相近百步之內者,俱以空心臺充墩。大約相去一、二里,梆鼓相聞為一墩.”戚繼光還制定了傳烽之法,編成通俗順口的《傳烽歌》讓守臺官兵背誦熟記。經過嚴格訓練,負責傳烽的守軍能以烽火準確傳遞軍情,而且迅速,一般三個時辰就可傳遍整個薊鎮防線。 烽火臺是白天點狼糞,晚上然柴草,白天燒狼糞用煙比較明顯 晚上燒柴草靠火光報警。如果匈奴人入塞圍困亭障,已來不及下亭障燔薪時,白天則舉亭上蓬或加一煙,夜間舉“離合苣火”。“離合苣火”是處於“虜守亭障”的緊急而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信號,即幾把苣火一會兒分離,一會兒又合攏。如果被圍逼的亭障不能發出燔積薪的信號,距離最近的另一座烽燧應按規定照常舉蓬燔薪,把信號準確傳遞出去。《塞上蓬火品約》還規定,如果發現所報的信號有誤,則應立即“下蓬滅火”,取消所發的信號,並寫成書面報告,迅速傳報都尉府。若天氣惡劣,或亭燧相隔過遠,在“晝不見煙,夜不見火”的情況下,應立即將情況寫成書面報告,用加急的傳遞方式報送上級。有的漢簡還記錄了某烽燧的守備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報警物布蓬、布表、苣、積薪、鼓;建築器物椎、瞄準器械“深目”,防禦武器弩、槍、羊頭石等。並表明當時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長)管理的。候官統候史,候史管燧長,負有保管裝備,修葺建築物、管理“天田”,巡視檢查與及時彙報的職責,候官則向都尉負責。

3、經濟封鎖。

草原上有很多特產,例如馬匹、牛羊、皮草、藥材、青白鹽,在遊牧民族眼裡這些東西到處都是,沒啥稀罕的,但在中原,這些都是需求旺盛的緊俏商品,兩地的價格差非常之高。而中原的很多商品在草原也很緊俏,例如布、酒、茶、糖、絲綢、瓷器、工藝品、化妝品等需要精細加工的商品,這些是遊牧民族非常緊缺的,他們非常願意用自己不稀罕的物品來交換他們認為緊俏的中原商品。這種價格差催生了大量的商人穿梭於內地和草原,尋找各種貿易機會。長城是如何在戰時達到經濟封鎖的呢?

戰爭時期,中原王朝必然想削弱和瓦解草原部落的力量,一方面要靠軍事打擊,另一方面要靠經濟打擊。說到經濟打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經濟封鎖,禁止中原的商品流入草原,可以削弱可汗與頭領們的力量。但問題來了,如果政府下令禁止貿易,會立刻使市場出現商品稀缺的現象,這就推高了商品的價格。政府以為自己的禁令可以阻攔貿易,但禁令也擴大了貿易的價格差。當商人發現走私可以獲得足夠可觀的利潤時,他們必然鋌而走險去尋找新的貿易通道,用繞過封鎖的方式進行走私。不要低估商人的智慧和翻越能力,山嶺雖然能擋住戰馬,卻未必能擋住商人的腳步。商人的牛馬駝隊可以翻越數千米的雪山冰原,穿梭於懸崖峭壁間的羊腸小路,所以數百米的高山根本難不倒商人。即使牛馬翻不過去,還可以僱傭挑夫手提肩扛,只要能翻過邊界,自然會有人接應,可以說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但是長城出現了,高達難以翻越就夠了,要命的是上面還有隨時能呼叫支援的守兵。明代長城一開始為了軍事防禦修建了大量關隘、堡寨和烽燧,是一個一個的點,邊牆是斷斷續續而不連貫的,這就給商人留下了很多漏洞可以鑽。沒有連貫的長城來圍堵商人,政府是很難做到經濟封鎖的。如果想進行經濟封鎖,就必須把這些邊牆、烽燧連接起來,將分離的點逐漸連成線,連貫而無漏洞可鑽,這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綿延萬里的長城。商人有家有業,並不是亡命之徒也不是軍事武裝,偷偷探路還可以,要是翻越長城或毀壞長城會丟掉身家性命,這種風險誰也承受不起。


長安城不良人


當然可以!長城的那個高度未必能攔得住對方的戰鬥部隊,但是卻可以攔下對方的補給車隊,沒有補給就沒法打仗,這也是歷次出現少數民族突破長城防線後卻趕緊在兩三天內就撤退的主因。也就是說,長城未必能攔住敵人,但如果沒有長城的話,敵人可以直接打到黃河或者長江邊上。

有這麼一組數據可以讓人對古代戰爭有一個比較客觀的瞭解。我們從後勤方面來做測算,一個萬人隊正常配備三千弓弩手,每個弓弩手備箭30支,總共9萬支箭,在古代一牛車箭一般是500~600支左右,這9萬支箭就是150車,每次開戰,往往在半個時辰裡就會被用光。一場戰爭下來都是幾百萬支箭的損耗量,得多少車來做運輸?

其次則是糧草,在古代,一個萬人隊一天的糧草消耗量是500擔,10萬人就是5000擔,古代打仗往往非常耗時間,一座城池的攻防戰打下來就是一年兩年,這得消耗多少糧草?有城牆攔著,這些糧食跟箭支等物資過不去,如果把這些物資全部吊上牆再從牆上搬下來,累也可以把對方累死。


優己


首先,長城肯定是有作用的,不然古代也不會有那麼多王朝統一選擇這耗費無數錢糧和民力的長城了。


何謂長城?長城就是中國古代為防備北方少數民族騎兵入侵,在邊境線上修建的以城牆為連接得堡壘集團。歷史上除了唐朝和清朝,其它朝代幾乎都修過長城,其中猶以秦明兩代規模最大,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多為明長城,秦朝的長城保存下來的已經不多了。

那麼長城有用嗎?當然!

長城有很重要的軍事意義,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長城10米高德城牆在古代絕對算得上高大,可以直接抵禦騎兵弓箭,而且長城的烽火臺還有示警的功能,畢竟古代通信能力落後,基本停留在通信靠吼的地步,能夠在指揮官早早的知道敵情,意義極為重大,所以長城絕對不是擺設哦。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長城高度很多地方不足十米,這在古代是防不住草原民族的,其實大部分的長城也不是防禦古代草原民族南下的,在古代長城最大的作用是控制商隊和傳遞消息,沒想到吧。


古代的草原民族南下,其實都是有固定路線的,就是說看地圖好像草原民族可以隨便找一個地方騎馬南下掠奪,但是實際環境中,不是任何地方適合通過大軍的。

北方草原南下中原只有幾個山口適合大軍通過,這幾個山口的特點就是地勢平坦,沿路有水源。只有這樣的地方才適合大軍南下,那些崇山峻嶺實在不適合大軍翻越,尤其是草原多是騎兵,人可以翻山,馬可不能翻山。


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千年拉鋸戰中早就發現了這個規律,在草原民族南下的路線上修築了的要塞來防衛,這就是著名的九邊要塞——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偏頭關(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

這些要塞的特點就是高大,駐紮重兵,然後功能齊全,因為它們是面對草原騎兵衝擊的第一線。


而那些修建在山上的長城主要作用是防止商隊走私和傳遞消息。這些長城看起來不高,但是不會有大軍攻擊。


在古代,草原上生產力極度落後,沒有中原互市,草原連鐵鍋都用不起。中原王朝對付草原的常規手段就是商貿限制,草原民族聽話就賣給它東西,不聽話就隔斷商貿,困死草原民族。

這種政策最怕的商人們走私,有利潤,商人就會翻山越嶺把物質賣給草原民族,所以要在偏僻的地方也建長城,防止商人走私,以貫徹中央控制與草原邊貿的政策。防止商人走私的長城肯定不用修太高。


長城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快速傳遞消息,就是用烽火這種形式傳遞外敵入侵,讓其他地方早做準備。這樣的傳遞消息的長城也不用修太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