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楊振寧是一位近代科學巨匠,也是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畢生致力於物理領域的研究,在世界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出了大量開拓性貢獻,1994年美國最大科學獎-鮑爾獎將其描述為“與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並列的偉大物理學家”。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不斷書寫著的傳奇。

但鮮有人知道的是,早期的楊振寧其實並不擅長物理,甚至在他考大學之前只讀到高二,壓根就沒有學過物理,僅僅是在臨考前借書自修了一個月的物理課而已,他在高中時最厲害的學科是數學。

沒學過物理,卻考入了號稱當時最強的大學-西南聯大,楊振寧的高考經歷或許又是他人生中的另外一個傳奇。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時間來到八十一年前的夏天(1938年),時值日寇全面侵華一年有餘,戰火沿長江一路燒到了武漢,九州動盪,滄海橫流,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在此國難之際,楊振寧一家沒有選擇出國避難,也沒有選擇留在當地繼續為日偽政府效力,而是舉家遷往偏遠的昆明。在那裡,楊振寧將要繼續完成他未竟的學業。

這一天,剛剛讀完高二的楊振寧突然聽到這樣一個消息:

“由於日軍全面侵華的影響,全國流離失所的學生、學校太多,所以暫時取消掉以往‘考大學必須要高中文憑’的規定,所有中學生都可以按照“同等學力”的要求參加高考。”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今年考大學不再需要高中畢業證,所有適齡中學生都可以報名。報名之後需要經過相關的測試,證明你和以往的高三學生擁有差不多的“學力”。測試通過之後,就可以正式參加高考了。

楊振寧當時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壞了,他做了一個決定:跳過高三,直接參加高考。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15歲的楊振寧(准考證)

但與此同時,一個嚴酷的問題擺在楊振寧面前:高考的科目中有物理學,而且還是必考,可是物理屬於高三才有的學科,楊振寧沒有讀到高三,這就意味著他沒有學過物理。如今還有一個月就要高考了,怎麼辦?

要說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就主動放棄,乖乖去讀高三了,但當時只有15歲的楊振寧卻與眾不同,選擇要去試一試。

他先是找人借來了一本高三物理,然後閉門自修,認真鑽研。可能是由於父親的關係,楊振寧的數學功底比較紮實,這使得物理學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最終高考晉級,考入了西南聯大,開啟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自此之後,他的整個人生基本都圍繞這這七年裡他發生的興趣,即“對稱原理”在研究。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楊振寧和諾貝爾獎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對於楊振寧在早期學業上的成功,有人曾說: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是著名數學大師,留過洋,早年就在清華當教授,而且在楊振寧高考的那年,他正在西南聯大任教。擁有這樣的實力和背景,楊振寧等於是比別人多了一個高級的私人家教,這樣說來他順利考入西南聯大也並不稀奇。

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看看楊振寧的讀書經歷和他所受到的家庭教育。

母親的早期教育

在楊振寧只有幾個月的時候,他的父親楊武之就出國留學了,直到楊振寧6歲那年才回國。在此期間,楊振寧主要受母親羅孟華的影響。

羅孟華的文化程度不高,大概只有初中的水平,但是她很早就開始給楊振寧灌輸知識,教他識字,據說楊振寧4歲時就能認識三千多個漢字,這個水平即使放到現在,也依然算得上是神童級別的了。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楊振寧一家

父親的“別樣教育方式”

楊武之留學回國之後,曾在廈門大學任教一年,後被清華大學聘為數學系教授,一家人也因此搬到北京清華園居住,一直到“七七事變”之後,一家人才離開北京前往昆明。這個前面有講過。

在北京的8年時間裡,楊振寧先後在成志小學和崇德中學唸書,崇德中學由於距離清華園比較遠,楊振寧乾脆就在那裡做了寄宿生。

按理說,有一個清華數學教授的老爸,楊振寧應該會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個文縐縐的小學霸,但是楊振寧在小學期間的表現卻算不上突出,而且還非常調皮,他後來曾調侃說清華園的每一棵樹他都爬過。

看到這裡我們不難發現,楊振寧的小學經歷其實有點像現代人說的“放養式”教學。那麼作為父親的楊武之瞭解楊振寧嗎?

非常瞭解,他幾乎一直都在默默關注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在楊振寧讀初中的時候,楊武之就已經觀察到兒子的數學能力很強了。以自己教授的教學水平,如果他能稍微花點時間去教兒子解析幾何和微積分,那麼兒子一定學得很快,學習上也會更上一層樓,說不定還能成為和自己一樣的大數學家。但是楊武之卻沒有這麼做,他在在楊振寧初一那年的暑假裡找了一位歷史系的大學生教楊振寧學《孟子》。為此,楊振寧一度成為了他們中學唯一可以背誦《孟子》全文的學生。(孟子全篇有三萬多個字)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楊振寧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前排第一個)

不僅在兒子的學習方面如此,對待業餘興趣也是一樣。

楊武之最大的業餘愛好是京劇和圍棋,但是他從來沒有去主動培養兒子對這些事物的興趣,比如:如何提高棋技、如何欣賞或者練習京劇等等,都沒有。更多的是對弈時讓兒子十幾顆子、教他唱一些簡單的大眾曲目,僅此而已。

另外,楊武之的書架上有非常多的書,國語和各類外國語言的都有,楊振寧年少時經常會去翻看,但大部分外語的內容他基本都看不太懂,每次去問父親,楊武之總是說:"慢慢來,不要著急。"而不是具體地去教他如何識別單詞,學習語法。

可以說,在楊振寧的一生中,楊武之幾乎從未試圖通過“家庭補習”的形式對楊振寧的學習水平進行提升,這種做法極大地保證了楊振寧思考的獨立性,讓他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發現自己的興趣,進而做出自己的選擇和你判斷。一個人只有真正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以後,才能夠在那個領域做出大的成就或者變革,否則他很可能會淪為“為了工作而工作”的社會機器。

對於兒時的這段經歷,楊振寧在晚年曾這樣說:

"我的物理學界同事們大多對數學採取功利主義的態度。也許因為受我父親的影響,我較為欣賞數學。我欣賞數學家的價值觀,我讚美數字的優美和力量;它既有戰術上的機巧與靈活,又有戰略上的雄才遠略。而且,奇蹟的奇蹟,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楊振寧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

既然楊武之沒有進行有目的教學,楊振寧對於數學和物理的興趣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楊振寧對於物理的興趣發生的比較晚,據他自己所說是在崇德中學時期,當時因為住校,所以經常會去學校的圖書館找書看,在這個很小的圖書館裡,他看到了影響自己一生的書《The mysterious universe》的漢化版《神秘的宇宙》,這本書講解了20世紀到那個時候為止,所發現的一些新的物理學的一些現象與理論,激起了他非常大的興趣,讓楊振寧第一次接觸到了物理。目前,這本書的漢化版好像已經停版了。

而楊振寧對於數學的興趣大概也是在中學時期。楊振寧曾回憶說,有一個叫劉薰宇的大數學家,他寫過許多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趣的文章,我年幼時曾讀過他寫的的一個關於智力測試的文章,不經意之間就明白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數學還可以這麼理解。從那之後,我便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由此可見,激起孩子的興趣真的很簡單。一本好書,或者一個好故事就足以讓他的思想態度產生轉變。(下圖為劉薰宇數學1948年版。)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劉薰宇是十九世紀的人,生於1896年,年輕時曾在中學和師範教過書,後又去法國留學深造,回國後先後在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同濟大學任教。七七事變之後,中國很多地方淪陷,大量師資力量輾轉西南,劉薰宇抵達雲南之後在西南聯大任教。1950年之後,劉薰宇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副總編輯。

西南聯大是抗戰時期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合併而成的學校,大師雲集,教學團隊中不乏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朱自清、胡適、陳省身、馮友蘭這樣的民國大師,被譽為當時的“全國最強大學。鄧稼先、朱光亞、楊振寧、李政道等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優秀學子。

劉薰宇作為民國時期的大教育家,能夠躋身西南聯大,充分說明了他的個人實力。他這個人不僅非常熱衷於數學的研究,而且還致力於將數學趣味化,編撰了許多通俗易懂的數學科普書,用有趣的方式提高數學學科的吸引力,以達到增加國民素質的目的,現存有《劉薰宇數學》三冊,屬於數學科普中的經典著作,今天趁著頭條讀書節,在文章的最後將它推薦給大家。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

劉燻宇化身馬先生,趣味化講解一百多道實用題目,主要內容是: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本書可以啟發孩子對於數學的認知,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其實並不是一堆枯燥的數字。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第二本《數學趣味》

主要內容是用數學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這一點,愛因斯坦的回憶錄中也說過,數學可以解釋一切基礎的自然現象。

楊振寧:我15歲參加高考,沒讀過高三,自修高中物理只用了一個月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

這一冊稍微增加了一些難度,主要講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這是高階內容,孩子們或許會看得有些吃力。

但是隻要他們順著書本慢慢鑽研,吃透,就一定能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這套書的目前定位是小學-初中,基本上8-16歲的孩子都可以讀,內容生動有趣,而且有大量實例分析,將知識與生活充分結合,真正把數學知識融入到了故事當中,可讀性很強。因為頭條讀書節的緣故,平臺倡導全民讀書,所以出版社給我們我們頭條讀者的價格也比較低,三冊只要69元,包郵到家。


如需購買,點擊下方的橫條即可參團:民國大師出品,楊振寧看了都會有收穫的趣味數學書,換一種方式教學,相信您的孩子讀完會有新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