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后庄村:“孝善扶贫”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市文化和旅游局驻兑镇镇后庄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基金引领、协议赡养、奖补激励的办法,尝试“子女尽孝、集体尽力、社会尽心、政府尽责”的孝善扶贫模式,为农村贫困老人解忧。《学用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专栏今天关注这一新探索。

后庄村72岁的村民任桃种了一辈子地,家里收入微薄,这两年老伴又卧病在床,日子过得很紧张。子女虽然也很孝顺,但因为日子也不宽裕,在经济上不能给父母太多的帮助。为此,老两口不免为养老问题而有些担忧。

孝义后庄村:“孝善扶贫”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忧

就在几天前,任桃老人收到了一笔钱,让她对以后的生活有了更多信心。

老人收到的这笔钱出自“孝善养老基金”,这是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后庄村村委联合发起的一项养老扶贫计划,受益人主要是2016年初识别后的60岁及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有2017年度已脱贫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老年人。

孝义后庄村:“孝善扶贫”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忧

基金的主要来源是以户为单位,子女采取自愿,每年可为每位老人交纳最低1000元,最高2000元的赡养费,可由几个子女均摊,也可一个子女代交。以此为基础,市文旅局给予40%的补助,补助后每户每年能达到1400—5600元。再加上国家给60岁以上老人每月固定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每一位享受孝善养老基金的老人,每年至少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任桃的女儿告诉记者,得知基金成立后,她立刻就跑去村委交了钱。在她看来,照顾好父母的生活,本来就是应尽的义务,如今还有驻村工作队和村里帮助减轻负担,自己更应该积极配合。

孝义后庄村:“孝善扶贫”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忧

72岁的村民冯秋梅同样也是这份孝善基金受益者。以前,偌大的院子里只有老两口,总是显得空落落的。孝善扶贫活动的开展,让子女们回家更勤快了,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老人的儿子刚结婚不久,院中的红色地毯、空中悬挂着的红色彩带,染红了院子,红透了日子。

孝义后庄村:“孝善扶贫”新模式 孝心增值解民忧

在后庄村村委会门口也有这样一抹红,是一张公示单,上面清楚记载着,目前已收到子女出资金额32000元,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员捐款12800元,这些正是“孝善养老基金”能够持续运行的基础,也是一份对农村贫困老人的关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