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欲讓韓國分攤的駐韓美軍費用上漲4倍,“非理性”要價背後,是美國打算從韓國撤軍嗎?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47期,原文標題《美國會從韓國撤軍嗎?》,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特朗普欲讓韓國分攤的駐韓美軍費用上漲4倍,“非理性”要價背後,是美國打算從韓國撤軍嗎?

文 宋曉軍

11月15日,美防長埃斯珀到訪韓國與韓防長鄭景鬥會晤時說:韓國是一個富有的國家,能夠也應當負擔更多(駐韓美軍)的軍費開支。儘管埃斯珀沒有說出具體數字,但當天美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高埃特(Nicole Gaouette)在一篇題為“特朗普將駐韓美軍費用提高400%,首爾質疑美、韓同盟”的報道中引用的一句話,讓我確定了這期專欄的主題。

高埃特在報道中,不僅引用資料說特朗普要將韓國分攤的駐韓美軍費用從2019年的約9.24億美元一下提高到了47億美元,而且還引用了美多位官員和學者對特朗普政府此舉“不理解”的觀點。比如美外交關係委員會美、韓政策項目主任斯奈德(Scott Snyder)說:“這種極端性質的漲價讓人擔心特朗普是在以此為藉口(從韓國)撤軍。”看到斯奈德這句話,我想到了兩天前美共和黨參議員、參院軍事委員會成員霍利(Josh Hawley)在一次智庫就外交政策講演後接受美《防務新聞》採訪時,就提出過要“稀釋”或撤出駐韓美軍的建議。

簡單地說,今年1月剛擔任共和黨參議員和參院軍事委員會成員的霍利,一直就將美、中在臺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假設作為他政治宣傳的策略。今年7月16日防長埃斯珀在參院進行任職前聽證時,他就向埃斯珀提出了這個問題,但當時埃斯珀並未給予明確的答覆。今年9月30日霍利再次寫信給埃斯珀,警告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過於集中,而且在武器裝備上落後於中國,一旦與中國在臺海發生軍事衝突美軍會處於“明顯的劣勢”,對此美國防部也未予回應。11月13日在接受《防務新聞》記者採訪時,霍利不僅再次強調了上述問題,而且當記者問他所提出的“美軍過於集中是弱點”的觀點是否是擔心駐韓美軍時,他回答說:“如果美軍不在地理上集中在任何一個國家或任何一個地區,就會使實施‘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變得更加困難,我認為這是參聯會和‘印-太’司令部應該思考的方向。”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讓人想到這次美國對韓國的“非理性”要價的真實目的是不是國防部聽從了霍利要“稀釋”或撤離駐韓美軍的建議。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霍利幾次向國防部官員問詢和“喊話”時,都提到了國防部在2018年1月發佈的以“大國競爭”為核心的“國防戰略”說起。他認為,目前國防部並沒有給出落實“國防戰略”清晰的路線圖。由此可以推論,霍利認為將2.75萬美軍置於中國1000公里密集遠程火力打擊範圍內的韓國,並不符合落實新“國防戰略”的要求。當然,現在還不能確定美防長在韓的“喊價”之舉是否與霍利的“建議”有關,同時也無法判斷美軍最終在韓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規模部署,但霍利的“臺海情結”卻是不能被忽視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1979年12月31日出生的霍利被媒體形容為“新右派優雅、受歡迎的面孔”,他在接受《防務新聞》採訪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說:“我們正處在世界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我們正在重新思考我們對世界的姿態。坦率地說,中國是這一變化的巨大驅動力??我在參院軍事委員會工作的11個月裡,一個一致的主題是中國的‘擴張’和中國的‘野心’。”這就是這位共和黨最年輕的參議員“臺海情結”的認知基礎嗎?

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特朗普欲讓韓國分攤的駐韓美軍費用上漲4倍,“非理性”要價背後,是美國打算從韓國撤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