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拉手”世界 成就“最好的時代”——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聚焦“新經濟、新共同體”

“這是最好的時代,但也遇到非常嚴峻的挑戰。面對眾多分歧和緊張局勢,我們更需要走到一起。”以“新經濟、新共同體”為主題的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21日在北京雁棲湖開幕,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在開幕式上的發言,反映了600多名中外與會嘉賓全球經濟治理的深入思考。

如何解決當前世界面臨的諸多共同挑戰?與會嘉賓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中國。70年來,中國不僅自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並且一如既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承擔全球治理責任。

中國“拉手”世界 成就“最好的時代”——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聚焦“新經濟、新共同體”

在全球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對外開放逆風飛揚,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進博會是中國擴大開放給世界的奶酪。”在當前全球缺需求、缺訂單、缺動力、缺合作的情況下,中國連續舉辦進博會,給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機遇,“這是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中國方案”。

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Lazard公司高級顧問恩格茲·奧孔約-伊維拉曾兩度擔任尼日利亞財政部長,對於“一帶一路”倡議這一惠及世界的中國方案有很深的感觸。“很高興看到中國對非洲有足夠的重視,在非洲尤其是基礎設施方面有很大發展潛力,因此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大陸受到極大歡迎。”她對記者表示,中非之間的合作是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中國充分尊重非洲各國的合作意願,與非洲人民一起致力於將非洲建設成為綠色、可持續的經濟體。“在當今世界GDP增長最快的10個國家中,非洲佔了6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大陸,這實實在在的成果讓某些‘債務陷阱’的謠言不攻自破。”恩格茲·奧孔約-伊維拉說,非洲也在與中國的合作中瞭解到更多的中國發展經驗,脫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課, “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政策給了我們很大啟發。”

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這也是中國的全球治理觀,中國社科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希望這個原則也成為今後各國處理國際關係的重要內容。“全球的發展應該以和平的方式開展,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世界都是及其負責任的,這給世界作出了好榜樣。”

“中國的經濟發展‘奇蹟’受益於經濟全球化,同時也‘反哺’於全球化。”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艾哈邁德·賽義德對媒體表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堅定倡導者、支持者、推動者,世界各方都應該認識到,維護全球化、實現商品和資本的自由流動非常重要。“不要只關注短期的利益,應該要鼓勵長期的視角,看清楚共同的目標。” Mildstorm公司首席執行官丹比薩·莫約同樣認為各國需要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關鍵在於解決分歧、求同存異。“有中和、有妥協,尋求共同的中間點,不能只看到自己,一定要有國際視野,這樣世界各國才能團結在一起。”

“現代社會絕大多數產品的各個組成部件都來自世界許多國家,所以已經很難說什麼產品純粹是中國產的、美國產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理查德·哈斯認為,貿易摩擦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極大影響,只會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世界其他國家都希望中美避免貿易摩擦加劇。

“實施保護主義的加徵關稅政策,最終阻礙了美國國內投資的增長。”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也在論壇上談到中美經貿摩擦,她認為過去20年的中西方關係實際已經為未來指明瞭方向,那就是應對如今的複雜形勢需要更多誠信、更多理性以及更加有效促進中西方關係的政策方案。

“中國是經濟大國,與美國難免會有一些‘相互踩腳’的情況,雙方需要了解清楚各自情況。”本次論壇的重量級嘉賓——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發言表示,希望美中兩國正在進行的經貿磋商能夠取得成功,而這很可能是一場更全面對話的開端,希望雙方今後能繼續開展各類對話。

超越爭端看大局,包括中美兩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都應當通過合作解決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而“你贏我輸、贏者通吃“的零和遊戲顯然與時代旋律不符。正如保爾森所言,中美“脫鉤”會帶來很多風險。“當下次金融危機發生時,中美兩大經濟體如果不能有合作的機制,我們肯定會後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經濟、新共同體”的論壇主題也契合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我們期待,新經濟引領世界各國走向協同聯動、合作共贏的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