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近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比亚迪与丰田汽车于 2019 年 11 月 7 日签订合资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协议。

新浪财经发文称:与丰田合作,比亚迪实现了“自主技术的对外输出”,对自主企业而言是一次重大胜利。

我们随机选取了几家与比亚迪(002594)类似的其他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上市公司,一同做一次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报大分析。

这几家公司分别是: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北汽蓝谷(600733);以及长城汽车(601633)江淮汽车(600418)、众泰汽车(000980)。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五家公司的整体规模。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比亚迪毫无争议地在这五家公司里遥遥领先,2018年的总资产接近2000亿,这在上市公司中也算是非常大的体量了,而且这几年一直在平稳增长。

长城汽车规模在1000亿以上,只是2018年好像并没有怎么增长跟2017年基本持平。

江淮汽车2016至2018年体量始终在500亿的数值上徘徊,看起来发展不是特别顺畅。

众泰汽车则一直处于资产规模较低的状况,直到2017年才有了一个相对较大的增长,但2018年又有所微降,看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反而是上市不久的北汽蓝谷异军突起,2017年以前销售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到了2018年突然增长到500亿,很明显这是资产重组带来的资产规模。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五家公司的市场规模。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从收入上看,比亚迪的表现可谓惊艳。除了多年保持增长之外,2018年一年更是增长了300亿!已经有这么大市场规模的比亚迪,竟然还能一年增长30%真是不可思议。

五家公司中排在第二位的长城汽车,2018年的销售情况基本与2017年持平。

江淮汽车自2016年小高峰之后销售情况较为低迷,另外两家车企在2016年之前销售量非常低,17年众泰有大幅增长,18年北汽有大幅增长。

这几家公司中,只有北汽蓝谷是纯粹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他几家则是各种能源类型的汽车都有生产。

所以北汽蓝谷的发展表现可以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的缩影,而这家企业很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参考企业。

五家公司的毛利情况。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相较于长期低迷的销售额,北汽蓝谷的毛利率可谓惊艳!在销售额较小的时候毛利率一度高达60%,好像没有哪家车企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毛利率。

而2018年北汽蓝谷大量生产销售之后,毛利率骤然下降到11%,为五家车企中的倒数第二,这或许能说明北汽蓝谷前几年并不是完全市场竞争化的。

整体上来看,这几家车企的毛利率都是平稳下降的状态,可见车企的竞争还是很明显的。

从市场上的汽车价格上就能看出来,尽管不断有新的车型出现,但很多都只是外观跟感受上的提升。为了销售,旧款新车的价格会有所下降,这是毛利率平稳下降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生产自动化程度,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人工,扩大生产即意味着人力成本会增加。

而员工每年的薪资水平大方向上来看是递增的,

所以在成本结构上,人工费用的占比可能是在增加的,这或许也是特斯拉投入很大的资源,去研发自动化设备的原因。

五家公司的净利润情况。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这五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一个“壮观”景象,北汽在2016年毛利高达48%的时候巨额亏损了 -800%。

为了不让这家公司巨额亏损影响分析结果,我们先去掉它以后看看其他家公司的盈利情况。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剩下四家,我们就能看出百家争鸣的感觉了。

整体来看,各家车企净利润的波动都比较大,比亚迪最高达到10%,但2018年则降低到2.7%长城最高达到14.5%;而2018年也只有5.3%的江淮汽车则在2018年变为了亏损-2.8%。

所有车企的净利润发展趋势都是在下降的,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车企一定要找到一种让自己企业持续稳定盈利的产品和经营模式,如果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未来增长点的话,那这几年一定要将核心技术攻克,并建立起成熟的生产线,并且进一步扩大多维度的销售网络,造出来更为实用和智能的民用汽车。

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以及让用户看到你才是硬道理!

五家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看看各家日常经营赚到的现金吧。

长城汽车反而是几家公司里2018年日常经营赚到现金最多的企业。比亚迪经营性现金流的幅度比较大,2016年到2018年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只要这种状况是均衡的(也就是没有太多负债),且这种增长是与收入同步增长的,
那比亚迪的健康状况是非常不错的。

其他三家2018年的日常经营现金流均为负值,如果是为了铺市场而做的前期投入,看起来也还算合理。特别是北汽蓝谷由于刚刚上市融到不少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和扩大市场是合适的。

聊完这五家企业的总体情况,我们再把视线聚焦到与丰田合资成立公司的比亚迪上。

比亚迪的“财报十六宫格”。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从结构上看,比亚迪总资产1945亿,总负债1338亿,资产负债率68%负债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

也就是说公司资金来源中,债务会更多一些,负债中短期债务是总债务的87%,占比要远超长期债务。

而流动资产1165亿,要比流动资产1152亿略高,这表示公司的运营资金是负数,也就是公司运营空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不过只要公司能够持续增长并持续稳定的,给供应商支付货款给银行支付利息、给员工发放工资,能保持这种平衡就可以持续下去。

不过这样对管理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正所谓管理的艺术,是建立在具备高超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的!

公司销售收入1300亿,总资产周转率66.8%,也就是公司总资产一年周转0.6次,这对于重资产投入比较多的企业来说,还算是相对正常的。

公司费用占比大约13%,看起来并不特别出众,上市公司里百分之十几的费用还是很常见的,不过如果将分母换成毛利润的话,那么就出现了78.8%的费用毛利比率,也就是费用占所有毛利中的比重接近80%。

这意味着公司毛利上赚到的钱,绝大多数都用于了日常费用开支,能剩下的利润显然是不多的,果然公司净利率只剩下了收入的2.7%。

不过从现金上看,公司的净利润现金回报率352.1%,也就是日常经营收取的净现金高出净利润3.5倍,这样看来其实还是不错的。

只是因为公司其实在前期投入了不少长期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是逐渐释放的,且不需要再支付现金了,所以虽然减少了利润,但不减少现金流的折旧摊销,现金净收入看起来会更丰厚一些。

比亚迪的收入与成本。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比亚迪的收入与总成本十分接近,也就是明显的利润空间小。2011年到2014年期间这两条线几乎完全重合,也就没啥利润空间了。

这种现象在2016年和2017年有所好转,不过2018年又再一次贴近,看来车企想要扩大市场的代价,就是要要减少毛利,说白了就是打价格战,而且是惨烈的价格战。

公司只有两年的经营现金流入与流出差大幅增加,也就是日常经营赚到了不少现金。

图上可以看出,2016年之前并不特别好,甚至是经营现金流出现过负数,比较奇特的是公司这几年销售收入远远高于经营收现金,也就是说公司的应收账款其实是比较大的,而应收账款就是较长时间无法回收到销售创造的现金。

如果这是发展必然的状况话,那么公司发展越快则现金吃紧度就有可能越高,这一定不是一个好现象,不少车企的现金回收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越是大企业就越格外应当关注现金流。

你可以思考一下,汽车行业哪个车主买车不是给现金的,即便是自己没现金也是从银行按揭、由银行全额给钱才能提车的,也就是说所有零售一定是先有现金进账才能实现售出的。

这样来说理论上收到现金应当高过收入的至少百分之十几,因为销售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而收到的现金是含增值税的。

新能源汽车财报分析: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城汽车、江淮汽车……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读懂财务报表,利用财务报表分析结论做出正确的决策,王峰老师特别推出专栏《初学者也能学会的财报分析方法》,让所有人都能真正学会财报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