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8條MakeDao穩定幣與WUSD易被忽略的細節

關於維基鏈穩定幣WUSD的優勢,我們此前已多有述及,譬如風險應急機制、創新的治理制度、公鏈底層的技術支持等等,但是,不通過對比,我們依然很難直觀地察覺不同穩定幣之間的高下之分。同臺競技,無懼比拼,我們希望能從另一個維度,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維基鏈穩定幣的優勢。

這一次,我們將只作對比,僅談差異,不求讓你看得全,只為讓你走得更近一點。

關於比較的對象,本期我們選擇了更具可比性的同類型穩定幣,也是當前穩定幣市場的主流之一:DAI。

基於公鏈底層的先天優勢

1

公鏈代幣的優勢加成——燃料費(手續費)

由於MakerDAO是基於智能合約的實現,而ETH是以太坊的底層賬戶資源,缺乏穩定幣的直接支持,因此ETH需要事先轉化成為WETH( Wrapped ETH),這是一種與ETH一對一映射的ERC-20通證。再通過WETH轉化成PETH,才能進行抵押發行DAI(DAI是另一種ERC-20通證)。

這就衍生了一個問題,無論是ETH轉換成WETH,還是WETH轉換成PETH,亦或是反向轉換,都需要消耗燃料費,無疑增加了用戶成本。

而維基鏈穩定幣系統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由於

WICC和WUSD都是基於公鏈底層的代幣,從WICC到WUSD的鑄幣過程無需繁複的內部轉化,因而也省去了合約代幣鑄幣所需的轉換燃料。

當然,說到手續費,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由於WUSD是基於公鏈底層開發,在轉賬時,WUSD本身就可以作為交易手續費,而無需像其他穩定幣如USDT、DAI一樣還要支付BTC或者ETH作為手續費。WUSD是目前市面上唯一能做到這點的穩定幣。

2

共識機制的優勢基因——出塊速度

目前,包括DAI在內的主流加密貨幣抵押型穩定幣,都是發行在PoW共識機制的公鏈上,這使得穩定幣的轉賬速度受限,無法在更多高頻的場景中流通。

WUSD則是發行在DPoS+BFT共識機制的維基鏈公鏈上

這是一種怎樣的機制呢?通過以下拆解可以讓大家有初步的認識。

首先,DPoS是授權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相較於以太坊的PoW機制,DPoS不用浪費算力資源爭奪記賬權,而是通過超級節點輪流對每個區塊進行記賬。而BFT則是“拜占庭容錯算法”,當DPoS共識機制加上BFT算法後,區塊驗證時將不再按照出塊順序由超級節點一個個驗證區塊內容,而是由出塊節點成為主節點,每個記賬節點收到新塊之後通過P2P協議向全網廣播確認新塊,使得每個節點及時獲得最新確定塊的高度:只要超過2/3的節點驗證通過,該區塊就成為不可逆區塊。

相對於PoW來說,DPoS+BFT共識機制不僅讓維基鏈的出塊速度更快,區塊確認速度也顯著加快。

具體到應用場景中,在PoW機制下,DAI的轉賬速度少則幾分鐘,遇到擁堵的情況更是要幾小時才能完成一筆轉賬。而DPoS+BFT共識機制下的WUSD,其轉賬速度只需要3秒。這樣的優勢將更加明顯地體現在高頻交易的應用場景中。

3

穩定幣系統的安全基石——公鏈底層

MakerDAO是基於合約層的穩定幣系統。作為執行合約條款的計算機交易協議,智能合約對所有用戶都是開放的,這就意味著其內部潛在的安全漏洞也會暴露在黑客面前,因而更容易遭受攻擊。

相反,由於維基鏈的穩定幣系統是基於公鏈底層開發,通過固化下來的、更為簡化的而且有嚴格權限管控的底層邏輯執行,不易受到類似合約層的攻擊,因此維基鏈的穩定幣系統相比合約層之類的實現來得更為安全可靠

同樣的原理,維基鏈DEX作為公鏈底層內建的有機結合體,也會比MakerDAO上基於合約構建的DEX更安全和可靠

4

多重使用場景下的供應量可拓展性(scalable)

在穩定幣的場景下,“可拓展性”是有所特指的。那什麼是穩定幣的可拓展性?

如果一個穩定幣的供應量可以緊跟用戶對持有該幣的需求,那麼我們就可以定義這個穩定幣是可拓展的(scalable)

對於這兩款穩定幣,究竟誰會更具可拓展性呢?

首先,對於DAI而言,我們知道,它是基於ETH抵押發行的穩定幣,但它的發行本質上是出於借貸的需求。也就是說,它的發行並不是因為市場需要更多該貨幣,這正好與穩定幣可拓展性的定義相左。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甚至更像是數字當鋪,而非穩定幣。

其次,根據DAI的利率制度,存在這樣的理論假設:

即當DAI低於1美元時,CDP的擁有者會傾向於從二級市場上購買Dai(低於一美元)用於償還自己CDP的DAI債務(1美元),從而提高市場上DAI的需求,將DAI的價格拉昇至1美元。反之,當DAI高於1美元,利率下降,則會刺激用戶通過抵押發行更多DAI,從而提高市場供應量,使DAI的市場價格下跌,讓價格回落到1美元。

深扒8條MakeDao穩定幣與WUSD易被忽略的細節

然而,這僅僅是理論假設。

實際上,由於超額抵押機制的存在,專業套利者在一次交易週期中,是沒有很好的退出機制來完全退出該CDP的。因此,實際上套利者也很難從DAI的交易中獲利。缺乏專業套利模型使得DAI從根本上不可拓展。其發行量也只會根據價格波動的範圍處於一定的總區間,總流通是不長久的。

同樣存在超額抵押的機制,為什麼我們說WUSD就具有更高的可拓展性呢?

因為WUSD與DAI最本質的一點區別,在於它是基於公鏈底層發行的代幣,它可以流通於所有維基鏈公鏈上的DApp中,可以擁有大量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務場景作為支撐,在公鏈上充當著主要流通代幣的角色。可以這麼說,只要維基鏈生態有多繁榮,就能為WUSD創造多少應用場景

因此,推而廣之,在通俗的使用場景下,維基鏈WUSD還具有更高的生態拓展性,即可以讓DApp更便捷、低成本地接入WUSD,以推動維基鏈拓展生態應用,並幫助DApp更廣泛地觸達用戶。

設計者賦予的理念優勢

5

不一樣的多資產抵押

對於穩定幣系統而言,無論是遇到抵押資產價格上漲還是價格緩慢下跌,都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最大的挑戰,來自於黑天鵝事件。如果價格暴跌,穩定幣是否能抵禦得住?

由於黑天鵝事件往往發生得很快,沒有留給市場足夠的反應時間。以ETH為例,在市場崩潰時,ETH價值若在短時間內非常大幅度地下跌,這時候系統內需要被清算的CDP就會激增,意味著將有大量的ETH需要被賣出,這反而會造成ETH價格更快下跌,最終導致連環暴跌、市場踩踏

有鑑於此,維基鏈穩定幣系統設置了一個抵押量上限。這意味著在維基鏈穩定幣系統中,通過WICC發行的WUSD總量是有量級限制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前述情況的發生。

【在維基鏈的穩定幣系統中

抵押量上限=WICC數量*25%】

當然,有人也許會擔憂,這樣做的話,穩定幣的市場規模不就被限制住了嗎?由此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穩定幣的市場規模。

實際上,當維基鏈的穩定幣市場對抵押資產的體量有更大的需求時,維基鏈穩定幣系統將會把包括BTC、ETH等市值更大的加密資產也納入進來。目前,維基鏈已在跨鏈技術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未來,可抵押出的流動性資金在理論上最高可達千億美金,從而滿足高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而對於MakerDao,似乎也意識到了抵押資產的市值會成為DAI的天花板,因而也在謀求突破。在近日宣佈推出“多資產抵押DAI”。但即便如此,這些多抵押資產,依然還是基於以太坊的ERC20資產,既不能提高DAI的穩定性,其自身的波動性甚至比以太坊還大,無法像維基鏈那樣通過跨鏈技術實現加密資產共融

6

緊密相聯的穩定幣經濟模型——三幣制模型

MakerDAO也發行了治理幣MKR,然而,MKR卻是與ETH完全獨立的兩個代幣。

雖然從穩定幣系統的功能實現上來說似乎並無太大問題。但是,作為三幣制系統,如果彼此之間無法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話,那麼從該系統對公鏈生態的整體效用來說,其價值也是大打折扣的

深扒8條MakeDao穩定幣與WUSD易被忽略的細節

在維基鏈穩定幣系統中,為了保證WICC持有者和WGRT持有者之間的利益關聯,規定了在維基鏈超級節點競選中的投票參與者將會獲得WGRT獎勵。

穩定幣WUSD主打各類支付、應用DApp、去中心化金融場景和業務,做主要的流通代幣;公鏈主幣WICC可以投票、投節點,節點獲得挖礦收益和打包手續費收益;投票人則獲得WGRT治理幣,可以享受WUSD的罰金和利息收益,同時承擔系統潛在的風險。三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維持系統的穩定和發展。

風險應急的制度優勢

7

同樣的黑天鵝,相異的全局模式

在MakerDao的白皮書裡提到,“全局結算”(Global Settlement)將作為整個系統保持穩定的最後一道關口,當出現巨大問題的時候,社區可以決定是否進行全局結算,從而讓CDP擁有者可以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贖回自己的抵押物資產。

但問題是,“全局結算”是否能夠進行,這是由MKR持有者通過社區投票的形式來決定的。那麼,人為的投票,是否能跟上時間緊迫性的要求?

姑且認為Maker基金會擁有大量的MKR,可以基於投票權重直接進行全局結算。但如果真是這樣,又會產生是否過於中心化的問題,這是任何一個穩定幣都不想看到的狀況。

對於WUSD來說,一旦出現這樣的黑天鵝事件,會有另外一套“全局暫停”的應對方案:當系統整體的抵押率達到80%,系統就會立即開啟自動保護機制,暫停所有與CDP有關的操作。待行情企穩後,再讓社區發起重啟提案。

這無疑更能及時地防範黑天鵝事件可能造成的惡劣影響,同時也不失去中心化的關鍵屬性。

8

獨此一家的風險備用金

關於風險應急機制,二者還有一個更大的區別點,同時也是維基鏈穩定幣系統的全球首創:

風險備用金。

維基鏈風險備用金池儲備的是WUSD,其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發行WGRT時募集來的資產,置換成的WUSD;二是系統清算時,罰金中的一部分會存入風險備用金池。如此,通過風險備用金提前儲備了清算所需的資金,即便在資不抵債的情況下,也能為CDP進行平倉。

從而在DAI的“最後一道關口”之外,讓WUSD再多出一道堅實的防線。

事實上,維基鏈穩定幣系統的完備性遠不止於此,但只有從中細數差別,逐一對比,才能讓我們更深切地體會其機制之美。維基鏈穩定幣系統的發展,會更多地考究穩定幣在行業中的實際應用和需求。當然,許多功能之所以得以實現,最根本的原因,在於WUSD是基於公鏈底層構建這一大前提。其實,這也同樣能夠解釋WUSD優於其它不同類型的穩定幣。

可以說,WUSD是眾多穩定幣發展中的一次有益而關鍵的嘗試。一旦時機成熟,WUSD或許將成為那個最快實現生態共贏的穩定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