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资产负债表这3个指标,教你一眼看透一家公司的家底厚不厚

  学会财务分析只要一些常识就可以入门了,但是要想成为更加专业的投资者,我们还要深入到每张表,学习每个科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资产负债表开始,一点一点把财务报表吃透。

  资产负债表的2个规律

  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时点,资本来源和资本使用状况的报表。

  直白点说就是,通过资产负债表,你就可以知道一家公司的家底究竟厚不厚的。

  带着这个疑问出发,我们首先来看看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看懂资产负债表这3个指标,教你一眼看透一家公司的家底厚不厚

  通过这个表,你会发现,表的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你要注意了,这里出现了第一个重要的公式,也就是所谓的会计恒等式:

看懂资产负债表这3个指标,教你一眼看透一家公司的家底厚不厚

  这个很好理解,你只要记得:表左边的“资产”,表示钱的去处。表右边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表示钱的来源,就行了。

  资金的去处,无非是厂房、设备、存货、现金等等。那么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编排这些科目呢?仔细观察资产负债表,你会发现,流动资产在前,非流动资产在后,这是有什么特别的考虑吗?当然是有的。规律就是:变现越快的资产,放的位置越

  靠前。所以,流动资产里的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放在最前面。而变现比较慢的非流动资产,像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都被放在了后面。

  资金要么是借来的,要么是股东投入的。负债的相关科目是按照还款的紧急程度来编排的,越紧急的排的越靠前。而所有者权益部分,则是按照“可靠”程度来排列的,股本,也就是注册资本是最可靠的,就排在前面。后面依次是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等。

  概括一下前面的内容就是,关于资产负债表,我们要掌握两个基本的知识点:

  一个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另外一个是:资产负债表的科目是按照流动性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

  资产负债表的重新划分

  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来编排呢?

  这是因为,财务报表最早的服务对象是像银行这样的债权人。债主们最关心的就是你能不能把我的钱还上,所以就会特别关注,你的哪些资产变现快?哪些债要的比较急?

  债权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比较保守,比较悲观,他们会把事情往最坏的情况去想。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报表的方式要和债权人有所区别。投资人其实是比较乐观的,关心的是企业的未来。

  所以,我一般会把资产负债表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

  1、货币资金,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公司账户上可以立马取出来的现金。

  2、经营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也就是与日常经营相关的一些科目,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存货等等。

  3、生产相关的资产和负债,也就是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的一些科目,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科目;

  4、投资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等。

  经过这么一分类,我们在看财务报表的时候,就能紧抓重点,有的放矢了。

另外,小编总结了一些会计经常用到的资料:

看懂资产负债表这3个指标,教你一眼看透一家公司的家底厚不厚

以上资料免费送啦,想要的小伙伴们看下方:

领取方式:

下方评论区留言:我要学习。并转发收藏

然后点击小编头像,私我回复:资料,即可领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