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在温州,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博士世家"。这对父母一共生下了6个子女,生活条件艰苦,却将子女们全部培养成精英人才。年纪较长的五位哥哥有四位都是美国名校的博士,而最小的女儿更是不得了,18岁就成为了麻省理工的博士生,28岁就是哈佛最年轻的副教授。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这位美女天才名为蔡天西。

蔡天西小时候家庭条件非常艰苦,一家8口人蜗居在16平的小房子里面,蔡天西从小就习惯了在家打地铺,每逢下雨房子就漏水的生活。但他们的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家中贴的都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的画像。孩子们是听着科学家们的故事长大的,他全家人的生活重心都在知识和学习之上,对生活的艰苦反而不那么在乎。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大约说的就是这样的家庭。

蔡天西从小就模仿哥哥们学习,甚至会拿哥哥们的书研究,父母并不会认为她小而不让她加入哥哥们对题目的探讨之中,而是任由她提问,并且耐心给予讲解。蔡天西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从小被哥哥们疼爱长大,到了四岁,蔡天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她第一天进幼儿园就感觉非常不适应。这里的孩子们都还处于话都说不清楚的状态,老师们在乎的是吃喝拉撒,讲课也都是蔡天西早就知道的常识。

蔡天西上了第一天幼儿园回来之后,就向父母抱怨幼儿园太无聊,她想上小学。父母经过慎重考虑,又和她仔细商量之后,将幼小的她送进了小学一年级。那时候的蔡天西还不会拎裤子,坐在椅子上连脚都沾不到地,但丝毫不影响她傲视俊雄般霸占着第一名的位置。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9岁的蔡天西已经开始上5年级,这一年,她参加了全市的小学生数学竞赛,轻而易举得拿下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台下的老师都十分惊讶。小学毕业之后,蔡天西直接跳过初一的课程升入初二,两年之后,她的同学们正在准备考高中,而她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预备班录取。当时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的徐主任来到蔡天西所在的学校挑选优秀学生,当时学校推荐的学生之中并没有蔡天西,但她实在太过优秀,徐主任一眼就看中了她。

1995年,蔡天西读完大学四年的课程才刚刚18岁。蔡天西在中国科技大学的这四年之中,成绩优异到让教授咋舌,她的导师建议她毕业后出国深造。她报考了18所美国著名高校,所有的学校都对她伸出了橄榄枝,其中包括了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和哥伦比亚大学。

蔡天西才刚刚18岁,很多少女这个时候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蔡天西已经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再三权衡之后,选择了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应用数学。蔡天西向往的麻省理工应该是高手云集的地方,可以相互切磋,继续进步,而来到美国之后,她发现自己在麻省理工依旧是无敌而寂寞的,在两年不到的时间之内,她就完成了她在麻省理工的学业。

此时她开始对统计学产生了兴趣,在麻省理工数学系已经没有了挑战感的她转到了哈佛去攻读生物统计专业。哈佛大学对这位天才十分重视,立刻通过了她的申请,并给予她全额奖学金。一年后,蔡天西已经获得了哈佛优秀研究生的称号。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1999年,此时的蔡天西22岁,大约是中国大学生本科差不多要毕业的年纪。蔡天西在这一年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成为哈佛优秀博士,获得了哈佛生物统计系最高全额奖学金。不仅如此,在这一年,蔡天西还获得了罗伯特·里得奖,这是哈佛大学生物统计专业的最高奖项,专门颁发给对生物统计学有特殊贡献的博士。很难想象,蔡天西取得了这样的成功,在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赢得大满贯,而她来到美国才刚刚四年,来到哈佛不过两年。

蔡天西博士毕业比正常的学生早2年,她的导师在看了她的论文之后直接将她喊到办公室,说:"你可以不用读博了,你太优秀了,可以直接毕业了。"蔡天西毕业之后肯定不愿意闲着,她默默地来到华盛顿大学担任生物研究所的研究院和教授。哈佛就不答应了,马上将她招了回去,直接让她做了教授。

26岁的蔡天西成为哈佛生物统计系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28岁,蔡天西成为了哈佛博士生导师;30岁,蔡天西被聘任为哈佛的终身教授。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无论是蔡天西还是她的学霸哥哥们,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之时,都感慨他们的优秀来自于父亲的教导。即便是天才,他们的成功也是离不开家庭的培育。蔡天西的父母蔡笑晚和谢小湘只是平常不过的父母,蔡笑晚从小就喜欢看书,只是没有条件深造。蔡家是行医世家,兄妹6个,蔡笑晚本打算留一个在身边继承衣钵,但他们没有一个对继承父亲的医术感兴趣。蔡笑晚倒也不甚在意,表示顺其自然。

蔡笑晚晚年时以家庭教育家的身份常常出现在媒体和演讲台上,他希望通过经济支持和理论指导,帮助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优秀学生获得成功。很多人对蔡笑晚的家庭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他过分揠苗助长,让孩子过早接受中小学的知识。其实蔡笑晚一直培养的是孩子的兴趣,他们夫妻两人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家看书,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其实来自于父母。

蔡天西的四哥曾经有一阵子特别痴迷于《霍元甲》和《少林寺》,偏要去少林寺学武术。蔡笑晚丝毫没有反对,直接送他去少林寺,还叫他写保证书不许后悔。老四在少林寺学了一年,打包衣服回家继续念书,原因就是他觉得光有武术不足以改变世界,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老四少上了一年学,高考跟不上名落孙山,后来又复读一年,终于考上理想的学校。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蔡笑晚从来没有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他们夫妻俩给予孩子的只有两个最大的礼物——"氛围"和"兴趣"。

现在我们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很多家长为了在家中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孩子面前放下电视遥控器、放下手机,甚至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看书。但效果并不突出,特别是孩子高年级或者中学之后,随着数学难度的增加,化学、物理课程的开设,孩子原本看似打得很牢的基础竟然不堪一击。孩子在一次次考试挫败之后丧失了兴趣或者学习的热情,没有求知欲的孩子只能将学习数学当作应付家长的事情。

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大的动力,但让数学看起来比游戏更为有趣,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学数学的兴趣呢?

蔡笑晚教育孩子有一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他们家从来没有电视,家中的书也是他千挑万选的。为了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他们夫妻俩坚决不买电视,用有限的时间陪同孩子们看书或者功课难题,提前学习让孩子对学习更感兴趣。其实,针对现在很多家长面对的孩子数学不好,连带化学、物理难以过渡的问题,我很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刘熏宇先生的书。刘熏宇先生写过很多关于数学的文章和书籍,有一套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刘熏宇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已经成了最近的"网红书"。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第一本《马先生谈算数》,刘熏宇先生以马先生的口吻,将程式化有枯燥的四则运算以图解的形式表现出来,100道例题,培养学生的是做题的思路和习惯,而不是强行死记硬背,孩子自然不会抵触。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第二本书《趣味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不应该是孩子们惧怕的一门科目,而应该是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幸福感的工具。这本书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收录刘熏宇先生从成活各处得到的数学智慧,在风趣幽默的讲解之中,让孩子爱上数学。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第三本书《数学的园地》,中学生数学进阶版。提到函数、微积分,那些让考生们日夜痛苦参悟,考完立刻就忘的高等数学内容,却在刘熏宇先生的笔下充满吸引力。即便是中学生自学,也浅显到深入,也并没有想象之中困难。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现在针对中小学生的语文、外语等科目的好书非常多,但培养数学兴趣的好书很少。这本书从刚刚在头条销售到今天受到众多爸妈和老师们的追捧,并且强烈安利给好友或者学生。现在已经卖了4万多套,销售量仅次于《趣味物理学》。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中小学是数学基础的关键,只有数学学好了,化学、物理、生物才能有所突破,才可以在中考和高考的战场上拉大分差。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贫民窟神童,14岁上大学,被18所美国名校争抢,30岁哈佛终身教授

这本杨振宁力推的数学书,今天木木推荐给粉丝们,不贵实用,建议数学教育者和中小学生家长们都备一份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购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