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连心桥,打通断头路,保证温暖到家,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说办就办

架起连心桥,打通断头路,保证温暖到家,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说办就办

本期关注

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怨的现实问题,聚焦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的实招硬招。架起“连心桥”、打通“断头路”、保证温暖到家,“向群众汇报”专栏,今天继续带您了解本市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效。

乡镇吹哨、部门报到、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静海区各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使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以快速有效地解决,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修缮“危桥” 架起“连心桥”

“今年夏天雨水多,桥建成的年头长了,经不住雨水连续浸泡,部分桥面已经出现开裂下陷,老桥成了危桥,大伙儿走在上面战战兢兢的。”静海区西翟庄镇矫家庄村村民刘玉奎告诉记者,现在桥修好了,稳稳当当的,老人孩子走在桥上可踏实了。

架起连心桥,打通断头路,保证温暖到家,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说办就办

老百姓所说的这座矫家庄桥建于2005年,是周边三个村居民农业生产、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关系到人民群众安全的大事,一刻都不能耽搁。西翟庄镇负责人立即到现场查看,老桥俨然成为危桥,存在巨大安全隐患。随即,西翟庄镇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并吹响了“集合哨”,静海区水务局当天“报到”,经过严格地现场勘查后立即制定了修缮方案。

今年9月中旬雨季过后,桥梁修缮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在危桥修缮过程中,区水务局的负责人多次到施工现场查进度,安排专人盯质量、深入周边村听意见,瞄准“为民服务解难题”具体目标,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难题。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座新桥建成投入使用,静海区用实际行动架起党和群众间的“连心桥”。

打通“断头路” 回老家的路近了

回老家的直线距离不远,但就是因为路不通,赵雁每次回去都要开车绕行30多公里,耗时将近一个小时。11月初,连接天津市静海区王口镇静台路与河北省文安县滩里镇滩里路的这条道路正式打通了。

架起连心桥,打通断头路,保证温暖到家,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说办就办

“现在回家太方便了,两三公里的路七八分钟就到了。”赵雁告诉记者,“老家滩里镇,就在一年多前,河北省把路修到边界处,自己就盼着这边儿也能赶快把路‘接上头’。”

静海区王口镇北茁头村与河北省文安县滩里镇相邻,两地的婚姻关系密切,且经商互有往来,可以说交往密切,但这条连接两地的路却成了大家出行的一道阻碍。记者了解到,北茁头村与河北省交接的道路原来就是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所以附近的村民都宁愿开车绕一些也不愿从这里走,出行非常不方便。

为了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出行问题,今年10月份,静海区和王口镇联合筹措了近500万元的资金,决心打通这2.1公里的“断头路”。说干就干,根据现场勘查,这次的道路修整方案不仅打通了断头路,更是把原先需要修缮的柏油路也一并纳入了工程中,总计修缮建设3.65公里。

“王口镇今年确定为静海区的‘口子镇’,成为对接雄安新区和京津冀的一个窗口,我们更要把这条路修好,不仅为了老百姓出行,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为雄安新区建设服务。”王口镇负责人说。

群众的温暖就是我们肩头的责任!河东区结合“暖气够不够热?保证温暖到家!”专题检视工作,将供热工作作为首要民生任务来抓,多措并举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为了“家里能再暖和一点就好了”

“以前冬天暖气摸着也热乎。但是作为老年人来说,我们还是感觉不够暖和。要是暖气能再热点就好了。”家住河东区互助西里的张兆武年过七旬,和老伴儿俩人住一套两居室。他曾经测过家里的温度,冬天家里室温倒是也能达标,但是衣服也不能少穿。老人就盼望家里能再暖和一点就好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互助西里所属供热单位——国丰供热中心中山门供热站立即着手对该地区进行供热提升改造,对管网进行冲洗,并提升热源,使社区供热温度明显提升。

“现在确实更暖和啦!”张大爷高兴地对上门测温的供热站工作人员说。经过检测,张大爷家的室内温度为23.5度。老人说:“这个温度正好,穿个秋衣秋裤再加个睡衣就行,太好了!”

今年,天津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开展了“暖气够不够热?保证温暖到家!”专题检视工作。河东区结合该项工作,把“暖气够不够热、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供热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联合辖区内12个街道办事处供热单位,开展了地毯式入户走访,并建立台账,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记者从河东区城管委获悉,为确保供热效果,提升工作质量,该委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要求每日汇总供热服务热线和供热服务平台数据,建立“双立即”专报机制,对反映问题较集中的供热单位要立即检查锅炉房出水温度,对反映问题较集中的小区要立即入户调查,帮助供热单位找出症结。

此外,工作人员每日3次对各供热单位的供热温度进行数据记录,对温度较低的供热站立即督促提升出水温度,同时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整供热温度,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供热服务。

在建立全区供热问题台账的同时,河东区城管委还对居民反映的供热问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对存在供热温度问题的,要求在有施工条件的情况下,一周内解决;存在费用纠纷类问题,要本着积极协商的态度化解矛盾;存在管网老化问题的,将及时制定管网改造计划并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分设时限、集中处置、分类解决的方式,河东区进一步提高供热问题处置率,确保百姓供热问题及时解决。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段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