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炒仔茶

潮汕出產的茶葉除了鳳凰單叢,還有一種俗稱“炒仔”的土茶也很特別。這種土茶主要流行於揭陽市,產地集中在揭東、揭西兩縣,其中較出名的有坪上、五房、大溪等鄉村或農場,因此又被稱為“揭陽炒仔”。實際上炒仔茶的分佈範圍還要更廣一些,同屬揭陽的普寧市裡湖鎮就出產有五峰山炒茶。惠來縣的四香果林場雖然與普寧市隔著一座大南山,但當地的製茶方法與炒仔茶並無二致,茶葉都是摘後即炒。甚至屬於潮州市的登塘鎮,也以出產炒茶聞名遠近。

以製作工藝而論,炒仔茶屬於不發酵的炒青綠茶,與潮汕功夫茶常用的主流茶葉半發酵的烏龍茶相差甚遠,也與同類的炒青綠茶如杭州的龍井茶和徽州的松蘿茶都有所區別。按炒青綠茶的製法,大體可分為殺青、揉捻、復炒、烘乾四道工序,過程火工控制極嚴,成品以色澤翠綠鮮活為佳品。炒仔茶可能是受到烏龍茶的影響,用的雖是綠茶的做法,追求的卻是烏龍茶的沖泡效果。因此復炒和烘乾的溫度和時間要遠比龍井茶高而長,成茶色澤黃綠呈深灰,多數表面還帶有一層因長時間高溫“輝鍋”乾燥所產生的白粉。沖泡後茶湯黃褐明亮,有些陳茶的湯色甚至與巖茶或熟潽相當,滋味芳烈,回甘力強,喝後容易肚餓。

清光緒《揭陽縣續》記載說:“茶山中土茶味微苦,炒熟性極溫,土人呼為炒子茶。然唯山中人嗜,揭所飲啜皆建茶也。”按潮汕方言“子”字文白異讀時的俗音即“仔”,所以“炒子茶”即為“炒仔茶”無疑。從這段記載我們還知道,炒仔茶一百多年前的境況跟現在差不多,同樣只流行於特定的區域和群體。以建茶即武夷巖茶為代表的烏龍茶,才是潮汕功夫茶用茶的正道!除此之外,在清雍正《揭陽縣誌》中,又有“山中土茶味微苦”的記載,說明炒仔茶的歷史極其悠久,

由於炒制時用足重火,炒仔茶的茶性由苦寒變為溫厚,即使多喝也不傷胃,不過茶葉的苦澀味和火氣卻也難以消除。喝炒仔的山民發現,如果將茶葉貯存為陳茶,則炒仔茶的這些缺點就會逐漸消失,陳放越久,茶葉色澤越加烏潤,湯色越加濃厚,滋味也越加甘醇。不過家庭長年貯茶談何容易,不說本錢和溫度溼度等存放條件,光雜味就很難避免,而難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普寧池尾貴政山的陶製茶罐。這種茶罐堪稱傑作,其製作技藝已被列為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大特點是雙環蓋設計,蓋的內環在茶罐的口頸之內,外環則在茶罐的口頸之外。而且雙環的間隙較大,蓋上之後蓋子能夠搖動,看似並不密封,但用來放茶,幾十年都不會變質。曾有老華僑回國,發現年輕時存放於家中閣樓上的茶罐仍在,掀蓋一看,裡面的普通炒仔茶已經變成罕見名貴的陳香老茶了。

揭陽炒仔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