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這一週,長三角一體化再邁一大步。

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國務院10月25日批覆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全文。

頂層設計落地,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大幕正式拉開。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加強通盤謀劃和頂層設計,在跨省級行政區、沒有行政隸屬關係、涉及多個平行行政主體的框架下,探索一體化推進的共同行為準則,形成制度新供給,注入發展新動能。”

“聚焦規劃管理、生態保護、土地管理、要素流動、財稅分享、公共服務政策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一體化制度安排,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系統集成,高起點擴大開放,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

“推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有利於率先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探索生態友好型發展模式;有利於率先探索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實現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

《總體方案》由總體要求、定位和目標、率先探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率先探索區域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制度創新、加快重大改革系統集成和改革試點經驗共享共用、強化實施保障等6個部分組成,並明確了45條具體任務。

翻閱方案,有媒體統計,“探索”兩字一共出現了43次。

這頻繁出現的詞語看起來是“不完美”的,但也是生動的,帶有衝勁和創新意識。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相關負責人在面對記者提問時,坦率表示:

“在回答一體化制度創新的問題時,我們到今天為止,可能1/3的事情想得比較明白,已經實實在在操作了,並有初步成果;有1/3的事,可能我們正逐步想明白,正在形成方案、正在推進;還有1/3的問題可能我們根本就沒有想明白,或者根本還沒有想到,這需要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去深化、總結,不斷形成階段性的一些成果。”

比如,協調多個行政主體之間關係、如何實施財稅分享的問題等都是比較頭疼甚至是還沒來得及想的問題。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大膽試、大膽闖”的過程中,沒有百分百完美答案,只有敢於擔當、大膽創新,才有可能找到一個相對完美的答案。

就像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說的那樣,“前面不可能鋪滿紅毯,兩邊也不可能是鮮花,

我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要做壓力測試,要做國家的試驗田。”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這一週,長三角文化產業共同體正加快建設。

11月21日,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長三角文化與國內外文化的合作與融合發展更進一步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以“建設長三角文化產業共同體”為主題,會期將持續至11月24日,其間共有870多家文化企業參展,其中海外機構及進出口企業109家,展場總面積5.4萬平方米,是首屆規模的兩倍以上。來自長三角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創意、文化智慧、文化成果將在這裡碰撞融合。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進一步突出“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辦展定位,打造一個立足長三角、輻射全中國、面向全世界,吸引國內外優秀文化產業資源集聚、合作和交易的重大戰略平臺。其間,15場主題論壇輪番呈現,主題涵蓋文化產業的各方面,如教育、旅遊、展覽、演藝、科技、金融、動漫影視、版權服務等。

國際化是本屆長三角文博會的一大亮點。本屆長三角文博會專門設置的海外菁華展區,主辦方表示,在海外招展過程中,很多海外文化企業對長三角文博會表示出了相當大的興趣,預計下一屆長三角文博會的海外企業參展數量將繼續增加。

未來,不限於長三角文博會會場內,創新驅動、跨界聯動、市場運作、國際合作將成為長三角文化協同合作的常態,多元化、制度化的聯動機制探索值得期待。

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聚焦安全生產、省域治理現代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等,這一週,三省一市紮實推進落實中央工作部署。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首要任務,11月22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浦東新區開展專題調研。他走進浦東新區大數據中心、浦東國際人才港、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張江未來公園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展示館,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

■ “經濟運行既要想方設法增動力、強活力,也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綜合監管與風險監測防控能力。要體現綜合性思維觀念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

■ “進一步加大政策集成和突破力度,千方百計提供更優服務、營造更好環境,促進國際人才便捷流動,讓優秀人才近悅遠來……”

■ “在精準對接、精準服務上下更大功夫,積極引導各類資本投資優秀科創企業,發現培育更多‘硬核’上市資源……”

■ “要堅持產業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發展方向,集中精銳力量、全力攻堅突破,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發展……”

每到一處,李強都提出要求。李強強調,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推進各項工作,更加持續深入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更加卓有成效地推進國家戰略落地落實,更加精準施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積極主動扛起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為上海奮力創造新時代新奇蹟貢獻浦東智慧、提供浦東樣板。

對於江蘇來說,本週的關鍵熱詞無疑是“安全生產”。

11月20日,江蘇首次單獨就安全生產專題召開全省性警示教育大會。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深刻自我剖析,多次發問“為什麼”與各級幹部一起反思警醒,並且鄭重立下“軍令狀”:要把“3•21”事故作為一個重要轉折點(就像當年“太湖藍藻”事件一樣),推動江蘇在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走在全國前列。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這次會議對江蘇的意義非比尋常,它不僅關乎安全生產、生態環保,實質上更是再次向全省發出踐行新發展理念、轉方式調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任務書”。

如何打好轉折仗?省長吳政隆從5個方面對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

大會的第二天,江蘇舉辦事故警示教育研討班,圍繞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展開,進一步明確戰略,部署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攻堅戰、持久戰、翻身戰的“戰術”。

11月22日,江蘇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再次將安全生產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工作來研究部署。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調要採取有力舉措抓好為期一年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要高度重視、全力配合國務院督導組對江蘇安全生產尤其是危化品生產管理等問題開展的督查;省委常委、副省長要嚴格對照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深入學習領會,切實履職盡責,壓緊壓實分管領域監管責任

,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爭當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排頭兵,11月21日至22日,浙江舉行省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部署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總方略、關鍵路徑、總體目標。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聚焦關鍵處、打開突破口,會議明確提出了重點打好省域治理現代化十招: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治理制度體系;

推進社會治理領域“最多跑一地”,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加強信用浙江建設,優化治理環境;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守住治理底線紅線;

加快數字浙江建設,提升治理效能;

弘揚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增強治理軟實力;

夯實基層基礎,打通治理的“神經末梢”;

常態化開展“三服務”活動,提升治理獲得感;

全面推進美麗建設,增強治理的綠色動能;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激勵黨員幹部在推進治理現代化中擔當作為。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貴在行動、重在落實。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強調,要在結合實際上做更深文章,要在改革創新上邁更快步子,要在執行制度上見更好成效,要在隊伍建設上想更多辦法,確保治理現代化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看向安徽。11月18日,安徽召開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強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好黨的領導制度體系,要突出“學懂”這個首要前提要突出“弄通”這個關鍵環節要突出“做實”這個基本目的,全面貫徹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重點任務,著力推動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落到實處。

全省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幹部要抓實抓好“深宣講、深調研、深謀劃、深落實、促轉化”等工作,推深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會精神,奮力開創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

長三角這一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種好一體化的“試驗田”

11月22日這一天,安徽合肥十分熱鬧。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與第十三屆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暨消費電子博覽會在合肥同期舉辦。

李錦斌說,新型顯示產業是信息時代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對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競爭新優勢、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首屆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皖召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也為新型顯示產業界加強學習互鑑、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

面對全球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安徽將一手抓產業集聚,一手抓科技創新,著力加強政策支持、創新研發和強鏈延鏈補鏈工作,加快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冬日漸深,天氣乍寒又暖,請多注意防寒保暖,“北京西路瞭望”祝您身體康健,生活愉快!

交匯點記者 胡蘭蘭

資料圖片來源 上觀新聞 浙江新聞 中安在線 交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