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洗澡一個也不能少”,到底是先拔罐還是先洗澡?

拔罐又名“吸筒療法”,古稱“角法”。拔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於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於“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於後世的火罐療法。而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也曾經盛行拔罐療法。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

“拔罐、洗澡一個也不能少”,到底是先拔罐還是先洗澡?

我們常能見到拔罐師採用不同的罐具,如竹罐、玻璃罐、陶瓷罐、金屬罐、抽氣罐等。首先是罐內負壓的作用,使局部組織充血而後形成皮下瘀血,加上局部瘀血的自體溶解作用形成新的良性刺激,從而增強了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和自身免疫能力;其次是在負壓作用下的局部組織充血過程使新陳代謝增強,瘀血的自體溶解過程又可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散瘀消積作用,從而使氣血旺盛,經脈通暢。

“拔罐、洗澡一個也不能少”,到底是先拔罐還是先洗澡?

疾病生成,為五臟六腑或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治療內臟疾患,除了針藥並用外,宜選用背俞穴和募穴為主進行拔罐,如肺病咳嗽,可選用背部大杼、肺俞、厥陰俞和中府穴等進行拔罐,以外治內,以宣通內臟氣血,增強內臟機能。如是肢體痺痛,可選用循經或病變局部拔罐,以行氣活血,通絡止痛。 拔罐治療,這種治療方法簡單易學,通過短期學習培訓就可以在家裡自己治療,而且效果非常的顯著,所以,在我國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很多外國朋友也對拔火罐濃厚的興趣。拔罐,即便是作為中國傳統的醫療保健手段,拔罐也是有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項的,不是任何人,任何情況下都適合的。

“拔罐、洗澡一個也不能少”,到底是先拔罐還是先洗澡?

實施拔罐時要注意以下事項:有肺部基礎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不適用拔罐。肺部有炎症時, 經常會伴隨肺泡的損傷或肺部有體液瀦留。如果用拔罐進行治療,會使胸腔內壓力發生急劇變化, 導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從而發生自發性氣胸。拔罐後不宜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不少”。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拔罐、洗澡一個也不能少”,到底是先拔罐還是先洗澡?

拔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不少人說火罐這一拔最少要半小時,有的人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這樣觀點的比較多。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從點上火閃完到起罐不超過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拔罐、洗澡一個也不能少”,到底是先拔罐還是先洗澡?

除了以上拔罐後注意事項以外,還要注意的就是秋冬季節天氣非常的幹雜,拔罐最好是選擇比較溫暖的房間裡。拔完罐以後要及時的傳上衣服,不要著涼,可以適當的喝點溫水,熱熱身。另外,秋天的季節由於氣候比較幹雜,所以,我們在拔罐的時候可以順滑一下罐口。拔罐是一項中醫理療方法,既要熟知穴位, 又要掌握手法,最好經過系統學習和訓練,隨意進行拔罐治療,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傷害,如燙傷、損傷皮膚、引起疼痛甚至加重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