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首架"全球鷹"剛到貨,俄國防部第二天宣佈:更新戰術導彈系統

據中新社消息,11月21日北約訂購的首架"全球鷹"無人機抵達了意大利錫戈內拉空軍基地,標誌著北約成員國共同推進的"聯合地面監視系統"開始進入實質階段,整套系統加強了對東歐的地區的監控力度,指向了俄羅斯。22日俄國防部發表聲明稱,導彈部隊將完成換裝的"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系統,換裝後導彈將能威脅大部分的北約國家。

北約首架

北約訂購的"全球鷹"以Block40型為基礎,根據北約的要求進行了改裝,具備先進的偵察、監視和情報信息收集能力。2012年北約與美國簽訂採購合同,一共確定購買5架"全球鷹"無人機,總價值12億歐元。同時北約內部15個成員國一同簽署協議推進"聯合地面監視系統",並建立了相關管理機構,強化北約地面的監控能力,同時讓各成員國共享地面監控數據。北約秘書長滕貝格就曾指出,這一計劃將推動北約的軍事現代化,各國集體防務都將從中受益。

北約首架

那麼北約加強其監控能力主要是針對何方?當然就是俄羅斯了,自北約東擴以來,原先的東歐國家紛紛加入北約,俄羅斯的防禦空間一再縮小,但之前的俄羅斯經濟一直低迷,無力應對北約東擴,但近十多年在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經濟開始回暖,於是在中歐地區開始與北約展開對抗,例如爆發的東烏衝突,深層原因還是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蠶食俄羅斯的安全空間,美國在多箇中歐國家比如波蘭等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就是要削弱俄羅斯的打擊能力。

北約首架

"全球鷹"無人機監視系統的建立,能使北約更好的掌握俄羅斯前沿地帶的軍事部署,根據掌握的情報及時調整北約的戰略部署,應對俄羅斯的各種威脅,俄羅斯當然也深知與北約的對抗不可避免,雖然一直在加大軍事投入,更新常規武器但始終力量還是比北約要弱,所以只能在重點領域展開突破,戰術導彈一直是俄羅斯手中的一張王牌,就在北約宣佈"全球鷹"到貨的後,俄羅斯也高調宣佈新的"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系統換裝完成,新型的9M729導彈按北約的說法射程超過了中導條約的規定,可威脅大部分北約國家的安全,未來北約與俄羅斯的對抗將一直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