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疯狂给家长打推销电话,谁之过?余姚探索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

“家长你好,您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有没有哪门学科需要补习一下,可以来我们培训机构了解一下。”每周都会接到好几个的推销电话,令家住余姚市城东路的朱先生不堪其忧,更令他疑惑的是,这些培训机构是如何收集到孩子的名字、年级和他的电话号码的?

经过余姚市检察院启动公益诉讼、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月5日,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余姚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并在全市开展打击侵害消费者(学生)个人信息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今年9月,余姚市检察院在履行审查起诉职能中发现,像朱先生这样被频繁电话骚扰的家长不在少数,在余姚,有3家培训机构存在利用非法获取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营销的行为,获取学生个人信息10万余条。利用这些非法获得的信息,机构频繁向学生家长推销培训课程,对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滋扰,长期无人制止,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余姚市检察院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公益诉讼,补充调查收集证据,并与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消费者个人信息和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和范围等案件争议问题进行磋商。为从源头解决此类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问题,余姚市检察院还与市教育局就学生信息安全保护途径等问题进行会商研讨,建议教育部门加强对学生信息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对非法泄露学生信息的教育培训机构或教职人员严肃处理。

9月30日,余姚市检察院向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该局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涉案的培训机构利用非法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营销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同时联合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宣传、整治活动,以个案的整改推进行业规范整治。

11月5日,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余姚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并在全市开展打击侵害消费者(学生)个人信息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对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网站及教育APP运营商侵害消费者(学生)个人信息违法行为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私自泄露学生个人信息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同时,全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对学校学生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对侵害消费者(学生)个人信息的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还联合开展行政约谈,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对查处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及个人将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目前,相关排摸检查仍在进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