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叫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或是宋人

中国历史悠久,历经秦朝、汉朝、唐朝、宋朝等,那么我们为什么称为汉人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经历了汉朝的统治吗?那在汉之前第一次完成统一的是秦朝,为什么我们不叫秦人呢?

因为秦朝只经历二世,而大汉王朝统治了中国四百多年。秦末汉初时,秦朝人确实都称秦人,而汉朝人称作汉人。原来汉高祖入关破秦后,因为有楚怀王的“先入关者王之”的诺言在前,项羽就假借楚怀王的名义,封刘邦为汉中王,说:“汉中亦三秦之地也。”刘邦心中非常不满意。《汉书·萧何传》上有一段对话:萧何谏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说:“何为乃死也?”萧何说:“……语曰‘天汉’,其称甚善。”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或是宋人

刘邦自汉中发迹然后问鼎中原,所以取国号为汉。但刚开始时汉朝的国力并不强大,一直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汉虽然已经成立,但在汉武帝之前,域外方明仍然称汉朝人为秦人。直到文帝和景帝之时,国家发展得异常强大,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在卫青将军的带领下,一次次的打胜仗,使匈奴等少数民族再也不敢造次。不仅是扬眉吐气,还扩大了疆土。这时的国家强大,国富民安,当时汉朝老百姓被问是哪个国家的人时,都非常骄傲地说是汉人。在以后很长时间里,匈奴每听到有汉朝军队靠近时,无不闻风丧胆,退避三舍,当时的老百姓无不称自己为汉人。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或是宋人

不仅如此,这时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所以后来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仍称为汉,东汉末年刘备在蜀称帝后国号称作“蜀汉”,五代十国时有南汉、后汉和北汉。元朝末年民生凋蔽,义军四起,群雄逐鹿。其中有一陈友谅,建立政权后国号也为汉,可见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深。汉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朝代,更是将各种不同背景来源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中国人向海外大规模经商移民是从唐代开始的,那时他们在海外都自己是唐人,直到现在海外好多国家仍有唐人街存在。宋朝时国力虚弱,元又是异族,想对于宋、元、明,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大家都更认同汉或唐的称谓。总的来说,中国文化以济对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人多以汉人自居,心中满怀骄傲。

我们为什么叫汉人,而不是秦人、唐人或是宋人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提出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和那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诸多民族统称为五族共和,这时候汉族才正式出现。当然这时候的民族早已不再是几个民族,解放之后有了56个民族的说法,因为汉族的优秀,人们都以汉人自称,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人们更愿意称自己为汉人,因为汉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