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世人曾將三國時期的四位能人分別稱呼為臥龍、鳳雛、幼麟和冢虎,對應的是諸葛亮、龐統、姜維和司馬懿。除鳳雛龐統在劉備西征西川時陣亡外,其餘三位皆成為三國時期魏國與蜀國的肱股之臣。諸葛亮死後,姜維秉承諸葛遺志,成為蜀中唯一可擔克復中原大任之人。而司馬懿在魏國人才凋零之時,獨立扛起了保衛魏國疆域的大任,隨後更是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取了魏國軍政大權,為其孫司馬炎篡位稱帝奠定了重要基礎。

上述四位人傑都各有各的特色,諸葛神算、龐統神謀、姜維果毅,而司馬懿的過人之處則在於其隱忍。縱觀整個中國歷史,哪怕是世界歷史,都未曾有人如司馬懿一般隱忍。若真要選,恐怕只有日本戰國時期被譽為日本司馬懿的德川家康可以一比,但司馬懿的時代卻比德川家康早了僅兩千年。故本文從高平陵之變看司馬懿的隱忍一生。


司馬氏的起源眾說紛紜,共有五種說法:說法一認為司馬氏以西周時期司馬一職為姓;說法二認為春秋時期齊國司馬田穰苴是司馬氏的祖先;說法三認為司馬氏起源於姬姓;說法四認為司馬氏起源於羋姓;說法五認為司馬氏起源於子姓。司馬氏的具體來源已經不可考,但可以確認的是在東周時期,司馬氏就已經存在了,且司馬氏族人遍佈中原各地。其中以河內司馬氏最為著名。

河內司馬氏是冀州第一大望族,門生故吏遍天下。在東漢末年時,司馬家的司馬八達就已經名滿天下。司馬家這八個兒子皆入仕為官,且都有建樹。司馬朗曾任兗州刺史,後官拜魏國太宰、司馬馗曾被封為魏國武城候、司馬恂曾任魏國鴻臚、司馬進曾任魏國中郎、司馬統曾被封為魏國安成侯、司馬敏曾被封為魏國安平亭候。而司馬兄弟中的老二司馬懿,曾官拜魏國太尉,最後被追封為晉宣帝。司馬八達不僅才能出眾,且都對魏國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司馬孚更是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魏國,在司馬炎代魏後,司馬孚仍認為自己是魏臣,終身以魏臣自居。

《晉書》記載:“及武帝受禪,陳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辭,執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司馬八達世系表

建安十三年司馬懿被迫接受曹操徵辟成其帳下的文學掾,在其前往司空府任職並於曹操接觸後,曹操曾告誡曹丕,稱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將來很有可能會對曹家產生威脅。但曹丕希望藉助司馬懿和整個河內司馬氏的影響力來與曹植爭奪世子大位,所以對司馬懿百般袒護。加上司馬懿低調行事,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逐漸也使曹操的疑心平復了下來。此時的司馬懿應當已經有了野心,不然曹操不會私下囑咐曹丕應當提防司馬懿。所以司馬懿並非是在為曹氏效力的多年中被逼迫出奪權的野心的,而是從效力曹操之日起便有。公元249年,魏帝曹芳與曹真共同前往高平陵祭拜,司馬懿稱病留守洛陽。在曹芳、曹真和朝中大多數大臣皆離京之時,司馬懿掀起了宮廷政變,並以太后詔書的名義捕獲了回京的曹爽,隨後便將曹爽黨羽,如何宴等人盡數斬首。自此,司馬氏控制了魏國朝廷,曹芳也開始成為傀儡皇帝。而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並一舉成功的原因就在於他一生都在隱忍。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司馬懿

遭曹丕猜忌,受到監控

在曹操暮年之時,曾為立世子之事猶豫不決,曹丕與曹植也為了大位明爭暗鬥。最終曹操在慎重考慮後決定由長子曹丕繼承魏王爵位。曹操之所以選擇曹丕,其中有個理由就與司馬懿有關。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曹植

司馬懿之父司馬防生有司馬八達,司馬懿僅排行老二,老大是司馬朗。司馬朗早年因在軍營中感染瘟疫很快便去世了,所以在司馬防死後,司馬懿就成為了河內司馬氏的代表人物。而河內司馬氏又是冀州乃至北方第一大士族,誰能得到司馬懿就等於得到了北方士族的全力支持。曹操本身就對士族青睞有加,其次他也明白只有依靠士族才能夠建立起屬於曹氏的江山,況且此時司馬懿為曹丕的門客,所以曹丕一旦繼位將立刻得到北方士族的支持。而曹植則沒有這麼強大的士族在其背後支持。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司馬朗

公元220年曹丕改元開國後,因念在司馬懿全力輔佐其登上帝位便封司馬懿為尚書,後又封御史中丞。在曹丕親征東吳期間,還令司馬懿留守後方。

《晉書·宣帝紀》記載:“六年,天子復大興舟師徵吳,覆命帝居守,內鎮百姓,外供軍資。臨行,詔曰:‘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此時曹丕仍然十分信賴司馬懿,但凡對他有一點疑心便不會讓他留守後方。同時還將伐吳大軍的後勤保障任務全權交於司馬懿,信任程度不言而喻。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丕對司馬懿的提防之心與日劇增。曹丕在司馬懿身邊安插了一名線人,時時刻刻監視著司馬懿的一言一行,觀其是否有不臣之心。這名線人即柏夫人,還曾為司馬懿誕下一子,這便是後來誘發八王之亂的司馬倫。司馬懿應該瞭解柏夫人的身份,故每日仍然謹言慎行,全身心投身政務,但仍然沒有消除曹丕的疑心。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曹丕

《晉書》記載:“帝由是重之。其後柏夫人有寵,後罕得進見。”

在曹丕瀕死前,曾將曹真、曹休和陳群三人喚至御前,並囑託太子曹叡不可疑心這三位輔臣。此時司馬懿並未在京都,而是因被貶回鄉。雖然他是曹丕欽點的第四位輔臣,但曹丕卻從未提到應給予司馬懿信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曹丕已經懷疑司馬懿的忠心,且十分擔憂司馬懿會在曹叡繼位後發難。

遭曹叡猜忌,兵權被奪

曹叡繼位後面臨著魏國人才凋零的危機,朝中能力出眾者只有四位輔政大臣。陳群治理內政的能力十分卓越,但對軍事一竅不通。大司馬曹休則在石亭之戰中敗於陸遜後病死。而曹叡在位期間蜀國不斷北伐,朝中可用的武將僅有曹真與司馬懿二人。曹真素來與司馬懿不和,曹叡也擔心司馬懿手握太多兵權後會威脅到皇權。但蜀國北伐往往都是兩路並進,曹真分身乏術,曹叡不得不授予司馬懿魏國兵權。但每當司馬懿回朝後,曹叡都會將其兵權盡數收繳,防止他在軍中的勢力日益坐大。但曹叡此舉並無太大效用,司馬懿在抵禦諸葛亮北伐時,在軍中積攢了大量的聲望。公元231年大司馬曹真病死,司馬懿在軍中的聲望已經無人可及。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曹真

此時魏國朝廷中僅有司馬懿一人可擔任魏國大司馬一職,曹叡雖並未授封,但魏國一旦有警,皆由司馬懿領兵出征。魏國軍政實際上已經把握在司馬懿手中。此時的司馬懿不但沒有驕躁,反而更加謙卑,處事也更加小心。這反而使曹叡更加不安,但卻又無可奈何。

沒過多久,曹叡的身體狀況便急轉而下,便連忙召回正在關中拒敵的司馬懿,並命他輔佐幼主曹芳。為了制衡司馬懿,曹叡又命曹真之子曹爽共同輔政,使曹爽掌軍務,司馬懿掌政務。如此,變相剝奪了司馬懿的軍權。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曹叡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記載:“為‘吾疾甚,以後事屬君,君其與爽輔少子。吾得見君,無所恨。’”

由此可見,曹叡自繼位後一直忌憚司馬懿,只是因朝中無人可代替他抵禦外敵入侵所以不得不將兵權授予與他。在曹叡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時,一定會為保幼主平安而剝奪司馬懿一切兵權,即便是將兵權給了一個並不會行軍打仗的曹爽手裡。

遭曹爽排擠,高平陵之變發難

曹芳繼位後,曹爽曾皆天子名義下詔封司馬懿為太傅,如此便可剝奪司馬懿手中僅有的三千禁軍之兵權。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曹爽

《晉書·宣帝紀》記載:“以世子師為散騎常侍,子弟三人為列侯,四人為騎都尉。帝固讓子弟官不受。”

太傅,即為天子的老師,手中自然沒有擁兵的必要。並且封司馬懿的子嗣為官為候,其實是明升暗降,盡數剝奪司馬氏手中的兵權。我認為司馬懿拒絕接受太傅之位的原因在於當時魏國主君曹芳幼小無法親政,而且掌握兵權的曹爽政治經驗極低,完全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若拒太傅之位則可以保住手中的三千兵權,日後遇到良機便隨時可以反撲,想必此時他已經做好了發動政變的思想準備。

《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記載:“十年正月,車駕朝高平陵,爽兄弟皆從。”

而且在曹丕、曹叡執政期間,兩帝雖然都對司馬懿有所忌憚,但卻並不流露於表面,主要是以監控為主。而到了曹芳時期,大將軍曹爽把持朝政,他本就與司馬懿不和,於是與司馬懿明爭暗鬥,幾次想要殺之卻未果。如此,司馬懿深深感受到了來自曹爽的威脅,加上祭拜高平陵使朝廷內部空虛,故發動政變奪取了曹魏大權並誅殺曹爽。

曹氏三代君王皆能制衡司馬懿,為何至曹芳時代便被司馬懿奪了權?

曹軍

《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記載:“收爽、羲、訓、晏、颺、謐、軌、勝、範、當等,皆伏誅,夷三族。”

從司馬懿夷曹爽三族就可以看出他對曹爽、曹真以及曹家人的怨念很深,如果不借助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恐晚年不保,最終落得被曹爽害死的下場。其次司馬懿年事已高,再不發動政變他此生的野心和抱負將再也無法實現。

結語

司馬懿從入曹操幕府開始就遭受曹家幾代君王的猜忌,但他一直隱忍不發,不僅沒有爭辯,反而處處行事謹慎,矜矜業業,一副忠臣良將的模樣。在曹操、曹丕和曹叡三個時代,這三人馭下有防,皆能夠有效制衡司馬懿。並且予以司馬懿高官厚祿,讓他沒理由可以造反。即便司馬懿造反,也會盡失天下人心。

而在曹芳繼位後,掌握軍、政大權的曹爽卻不明白歷代先帝的良苦用心。曹爽不但沒有制衡住司馬懿,反而處處對他針鋒相對。加上曹爽獨攬大權後飛揚跋扈,驕奢淫逸,使人心盡數依附於司馬,最終導致在高平陵之變發生後,朝臣之心皆向司馬,無人替曹爽求情。就這樣,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奪取了魏國的軍政大權,為次子司馬昭等上晉王之位鋪平了基礎,也為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位自立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晉書》

2.《三國志·魏書·明帝紀》

3.《晉書·宣帝紀》

4.《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