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如果去過明孝陵都會發現朱元璋墓前立著一個石碑,石碑上面寫著:治隆唐宋,這是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他每次路過南京都要在明孝陵對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禮。治隆唐宋意思是朱元璋對國家的治理要超過唐宋。唐宋所創造的盛世景象,在歷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筆。而朱元璋在整頓官吏,反貪打虎上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特別是對於規章制度的建設上,一直影響到清朝。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當然由明太祖頒佈的刑典數量繁多,其中《大誥》就有兩百多條。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尤其重視吏治,針對大明王朝初期的官員怠政,貪汙腐敗等情況,他於洪武十八年親自編定了《大誥》,並且要求每家每戶都要有一本,朱元璋通過一段時間案件審理,並以《大誥》告誡軍民不要重蹈覆轍。

可以想象,《大誥》在明朝洪武年間是具有的法律效應,甚至比當時的《大明律》法律效應還要強,官員量刑的時候首先參考的是《大誥》,其次才是《大明律》。

但是《大誥》個人色彩太過於濃烈,一些語言以及量刑上有失偏頗,所以在朱元璋去世之後,便被遺棄了。但是朱元璋通過《大誥》所傳遞出來的嚴刑峻法的精神,卻在明朝傳遞下來,甚至影響到後來的清朝。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為何頒佈《大誥》

《大誥》不是一篇簡簡單單的文誥,而是由四部分組成的,分別在洪武十八年,為《大誥》作序並且頒佈了最初的79條,次年為《大誥》續編了87條,同年十二月份再次編寫了《大誥》43條,前前後後一共頒佈四次《大誥》。

明朝初年,經過長期的戰亂,民生凋敝,蒙古時期遺留下來的種種不良風氣大行其道,比如官員開始強佔土地,百姓開始逃避兵役以及稅收等行為,極大影響了當時社會穩定,而且買官賣官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朱元璋意識到必須整頓吏治,特別是修正官員的風氣,他認為元朝之所以會滅亡,就是因為吏治不嚴所導致的“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因此他頒佈了《大誥》,《大誥》在量刑上有很大的隨意性,而且要比《大明律》量刑要重。

朱元璋在《大誥》序中寫道,之所以要推行《大誥》,是因為之前發生的一系列大案,比如洪武九年的“空印案”,官員在沒有行文的告書上先行蓋上印戳;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作為宰相胡惟庸,結黨營私;洪武十八年“郭桓貪汙案”,這些案件株連上萬人的性命。

朱元璋認為“昔者元處華夏,實非華夏之儀”,元朝時期的政策太寬鬆了,給明朝留下了太多的弊端,以至於到了洪武年間的時候,這些犯罪現象屢禁不止,所殺之人屍體都還沒有來得及移走,新的罪犯又來了,都是前朝遺留下來的風氣所導致的。所以朱元璋一改前朝時期的寬鬆政策,要例行峻法,要用《大誥》來繼續鞏固其執政綱領的實施。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大誥源自於《尚書》當中周公姬旦的故事,周公在征討殷商的時候,對民眾下的訓誡名為《書·大誥序》,“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後來孔子評價:“陳大道以誥天下”,所以成了名篇。

朱元璋通過嚴格的律法約束自己的臣民,以此達到整頓朝綱的目的。但是朱元璋並不是野史當中記載的暴君,在徐禎卿編撰的《翦勝野聞》以及祝允明的《野記》都把朱元璋形容為暴君,其實朱元璋的嚴苛主要體現在吏治上,對於經濟領域,朱元璋主要還是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在農業上採取輕徭薄賦,興修水利,開墾屯田,抑制豪強等積極的經濟政策。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大誥》所表現出的種種嚴刑峻法,和朱元璋的成長經歷是分不開的。朱元璋出生於元末動亂年代,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伴隨著不斷的天災,農業生產凋敝,百姓困苦不堪,各地農民起義也是此起彼伏,並以星火燎原之勢遍及華夏大地。

在朱元璋17歲的時候,他家因為遭遇淮北大旱,緊接著是餓死之人,無人掩埋,造成了大面積的瘟疫,餓殍遍野,他父母長兄都在這場災難當中都被餓死,朱元璋只能被迫進入皇覺寺做和尚,以此來養活自己。可是後來寺廟內也沒有餘糧養活他,於是在寺廟呆了8年的朱元璋,投奔了當時的一支起義軍郭子興。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在投奔郭子興之後,憑藉自身的才幹,朱元璋逐步得到郭子興的重用,並且成為郭子興的女婿。1353年,朱元璋向郭子興請求去家鄉鳳翔募兵,從而有了自己的親兵部隊,並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到了1355年,郭子興病死,朱元璋便掌握了這支隊伍的實際控制權。經過艱苦打拼,在他的人生不惑之年,自立為帝,創建了明朝,實現了從草莽到天子的人生角色轉換。

所以朱元璋對於貪汙瀆職的行為恨之入骨,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大誥》的量刑要比《大明律》要嚴峻很多。量刑的輕重對民眾的震懾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因此對嚴令禁止的行為施以重刑,是減少犯罪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大誥》的不足之處

《大誥》作為一部刑法典章,量刑是非常嚴苛的,而且還有很強的隨意性,比如量刑當中經常會用斬首、凌遲、滅族等刑罰,據統計被《大誥》處以極刑的案件不低於萬件。

同時量刑的隨意性,也給另有企圖之人,拿著《大誥》得以進行私刑。比如陳壽六案件,陳壽六原本一農民,因為被縣吏欺負,於是把縣吏五花大綁送到南京,此事得到朱元璋的褒獎,並且免除了陳壽六的賦稅,而且規定“設有捏詞誣陷陳壽六者,亦族誅”。不得對陳壽六進行誣陷,否則誅九族,如果他人都效仿,給正常的司法帶來很大麻煩。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朱元璋在《大誥》中規定,官員受賄枉法者贓1貫以下杖刑70,每5貫加1等,至18貫處以絞刑;監守自盜倉庫錢糧等物者,1貫以下杖80,至40貫者斬首;管理貪汙至60兩銀子以上的梟首示眾,並處以剝皮之刑。朱元璋經常把各地寺廟作為剝皮場所,用人皮實草,警告百姓,讓人觸目驚心。

《大誥》不是明朝初期就有的,而是朱元璋統治二十多年之後才實施的重刑,其實在《大誥》之前,朱元璋已經開始他酷刑的政策,但是效果不佳,而且還遭到臣民的反對。朱元璋認為之所以沒有起到應有效果,是因為刑法不夠重,因此他不斷加重刑法,以達到效果。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在《大誥》中還充斥著大段的說教之詞,比如朱元璋表示推出這些刑典也是迫於無奈,“糧長之設……定殷實之家。當關勘合之際,面聽朕言,朕乃竭氣語諭之再三日‘毋害吾良民’。更兼前大誥內,戒敕分明。豈其所在糧長不遵大誥,仍前為非,虐吾民者多矣”。

但是總體來說,朱元璋的嚴刑峻法並沒有起到廉政的效果,在《大誥》頒佈之後,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官員,居然出現了沒有一個是任職期滿的情況,都是因為貪腐問題下臺的。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同時朱元璋利用嚴刑峻法,加強中央集權控制,逐步縮小司法和執法部門的權力。比如鞭笞五十以上的刑罰要縣一級的官員決定,杖刑八十要由州一級的官員決定,如果是重刑,都要經過他這裡。如果像朱元璋、朱棣這種勤政的皇帝還能夠執行,如果是隆慶、萬曆這種怠政的皇帝,整個刑法都會混亂。

結束語

《大誥》當中不但有刑法典章,而且還有各階層人們的行為規範,甚至涉及到家庭教育等方面。比如《大誥》中“:“且孝,冬溫、夏清、晨省、昏定;飲膳潔淨,節之……事君以忠,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戰陳勇敢;不犯國法”,這些類似於《朱子家訓》訓誡,希望百姓能夠各安其分,遵守自己的倫理道德。甚至還對百姓使用的器物、服飾的花色、飾物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甚至規定百姓房子不允許雕花,否則都要處以重罪。

朱元璋為何給家家戶戶都發一本《大誥》,到底有何用?

朱元璋一生活了71歲,在位時間達到31年,所以他有足夠的時間借鑑前朝的經驗與教訓,去設計國家制度,以及刑法典章等。明朝的國家制度既是前朝的延續,同時朱元璋在自己實踐經驗當中不斷總結,發展出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也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明史》張廷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