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仁有哪些是你也做不到的?

宋仁宗的仁有哪些是你也做不到的?

宋仁宗劇照

首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仁宗作為廟號的皇帝都是哪一位,可以指下列君主(按時間順序):

· 漢仁宗懷皇帝劉禪,223年—263年在位,共40年,漢光文帝劉淵追封。

· 宋仁宗趙禎,1022年-1063年在位。共42年

· 西夏仁宗李仁孝,1139年-1193年在位,共55年

· 西遼仁宗耶律夷列,1151年-1163年在位 ,共12年

·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1年-1320年在位 ,共9年

· 明仁宗朱高熾,1424年-1425年在位,在位1年

·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即嘉慶帝,1796年-1820年在位,共24年

中國歷史上總共有這7位皇帝稱得上仁宗的,但是隻有宋仁宗才是最名副其。因為這上面的的其餘六位皇帝的仁,還是為政舉措,而宋仁宗的仁不僅有為政舉措,還有你想象不到的。想要了解宋仁宗為什麼名副其實。那我們先要來了解一下“仁”的意思是什麼。

根據《禮記·經解》瞭解到:“上下相親謂之仁。“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仁”現代漢語解釋為: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清楚這些,那我們就來看看宋仁宗做的哪些事情符合“仁”的意義。

歷史上第二位被稱為仁宗的皇帝是宋朝的趙禎,第一位你可能想不到,就是蜀後主劉禪,不過他的廟號仁宗是被漢趙的劉淵追封的。如果拋開劉禪,宋仁宗就是第一位在位做了很多仁義之事才被後世公認的仁宗皇帝。

趙禎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13歲即位為君,前期由劉太后垂簾聽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開始親政。宋仁宗天性仁孝,對人寬厚和善,喜怒不表現於外表。

宋仁宗的仁有哪些是你也做不到的?

宋仁宗和包拯劇照

先來看看仁宗對待大臣們是什麼樣的。包拯大家都知道,是一個清官,也是一個諫官。

在他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包拯屢屢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仁宗臉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還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這在所有的皇帝中能做到這一點的估計除了宋仁宗,不會有第二位了。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張堯佐的職務,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張堯佐是仁宗寵妃的伯父,仁宗有點為難,想了辦法,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包拯還是不願意,言辭更加激烈,仁宗生氣地說: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包拯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張堯佐最終沒能當成節度使,仁宗回到後宮後,對張貴妃說:“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知包拯為御史乎?”這也就是仁宗的仁才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這也證實了包青天是政治清明的產物而非其他,因為皇帝的清明,有了包青天產生的政治環境 。

仁宗一朝不僅出現了包拯,還出現了在《岳陽樓記》中唱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以及倡導文章應明道、致用,領導北宋古文運動的歐陽修。以及後世稱頌的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都活躍在仁宗一朝,沒有興過文字獄,就是仁宗的仁,倘若趕上“康乾盛世”,滅九族是必然的。因此讓封建文化的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頂峰。仁宗的仁用在這些文人雅士身上才造就這些文人的才情。就像只會填詞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過了考試。但在仁宗看來,他不適合做官,還是填詞的好,就給劃掉了。宋仁宗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於是反唇相譏,說自己是“奉旨填詞”。譏諷仁宗的柳永不但沒被殺頭,填詞也沒受影響,且填得更加放肆,這就非同尋常了。試問有哪一個皇帝能夠受百姓的譏諷,也就只有宋仁宗趙禎吧。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氣,還“願歲歲,天仗裡常瞻鳳輦”。(意思是: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儀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風采,天下百姓都擁戴宋仁宗。)

再來看看他對待宮女的仁表現在哪裡。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趙禎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

據柏楊先生考證,中國從黃帝開始到溥儀遜位,4643年間,一共出了559個皇帝或國王。其中,有資料可查在位40年以上的不足20人,有的因窮兵黷武,導致國庫虧空(如漢武帝劉徹),有的造成國家動亂(如唐玄宗李隆基),有的以亡國告終(如後主劉禪、梁武帝蕭衍),趙禎卻穩穩當當地做了42年太平天子,與他的“仁”政不無關係。

宋仁宗的仁有哪些是你也做不到的?

宋仁宗畫像

仁宗一朝對外幾乎沒有大的戰事,只有和西夏發生過一場戰爭還是西夏挑起的,最終還是以西夏失敗而告終。此戰後宋與西夏取得了近半世紀的和平。由於長期的和平,宋朝經濟快速發展。達到了封建歷史時期的最頂峰。

公元1063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54歲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舉國上下莫不啼哭,舉國哀痛。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遼國後,當時為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又說:“我要給他建一個衣冠冢,寄託哀思。”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哪一位皇帝的去世,會讓舉國老百姓哭喪哀嚎的,更別說鄰國的皇帝也是哀痛不已。

這就是宋仁宗,一個讓後人深深敬佩的皇帝。

還有很多仁宗的典故沒有寫出來,但是就是這些也讓我們為之傾佩。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