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曝光

晉城“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曝光

TOP.1皇城相府

上榜理由: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鬥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皇城相府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TOP.2王莽嶺

上榜理由:王莽嶺風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古郊鄉境內,因西漢王莽趕劉秀到此地安營紮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嶺、錫崖溝、崑山、劉秀城四個景系,由晉城市蘭花集團2003年開始經營開發。總面積15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餘米,最低處跌入河南省輝縣市境內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風光秀 麗,景色誘人。這裡的雲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素有 “清涼聖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譽。毛澤東生前秘書、當代詩壇領袖李銳暢遊景區後稱讚道:“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 聚,何須五嶽攀。

TOP.3司徒小鎮

上榜理由:司徒小鎮,位於山西東南部,晉城市城區中心的東北部,西距晉城市區北高速路口5公里。佔地千餘畝,是集特色餐飲、休閒娛樂、農耕體驗、旅遊購物、文化演藝等為一體的“老晉城民俗印象基地,新晉城美食旅遊地標”。每年春節期間接待遊客量均有百萬以上人次,屢次刷新晉城旅遊行業新記錄。大多是來自晉、豫、冀、陝以及長三角遊客,奔著八百種山西各地美食和三百種民俗,特別是晉城市獨有的“澤州打鐵花”而來。晉城歷史悠久古稱澤州、澤州府,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門戶、三晉咽喉”的美譽。

TOP.4蟒河旅遊區

上榜理由:蟒河風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南33公里的桑林鄉,面積58平方公里,境內有獼猴、大鯢(娃娃魚)、麝、金貓、金雕、金錢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樹、領春木、青檀、蘭草、山萸樹、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是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被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風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有“山西動植物資源寶庫”之美譽。特別是保護區內的獼猴,屬我國自然地理分佈的最北限。全長10公里的地面鈣化景觀,被地質學者稱為中國東部惟一的鈣化型峽谷奇觀,號稱“北方小桂林”。

TOP.5珏山風景名勝區

上榜理由:珏山風景區又名角山,位於晉城市區東南13公里處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風景素以險峻、雄奇馳名,古有“晉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稱,“珏山吐月”為晉城四大名勝之一。佛道名山,傳齊隋泰斗慧遠大和尚在此始建青蓮寺,密、禪、淨土,各宗皆精,名僧輩出,時稱佛都。現存宋建唐塑,列為國寶;道觀飛峙峰頭,林木蔥蔥,山嵐繚繚,尋天門而上,恍若仙遊,素譽北國武當。2009年10月珏山景區入選中國百佳避暑名山。

TOP.6九女仙湖

上榜理由:九女仙湖位於山西省晉城市的陽城與李寨境內,太行山沁河峽谷中,東距晉城市區3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一處佔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樂為主的自然風光旅遊景區。主體景觀為一回水長達20華里的高峽平湖,擁有晉城市境內最大的水域面積,並以湖中聳立的巨石奇觀——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傳說而得名。

TOP.7天官王府

上榜理由: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天官王府,是明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戶、吏三部尚書,曾輔佐明王朝達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築群,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為是國家AAAA級景區。

TOP.8晉城鳳凰歡樂谷

上榜理由:鳳凰歡樂谷風景區是一個著名景區,位於圍棋發源地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東南部的奪火鄉,馬圪當鄉境內。鳳凰歡樂谷有七大景區:鳳凰峽、門河峽、烏龍峽、蒼龍峽、龍峽湖、武家灣,百里紅葉區。

TOP.9大陽古鎮

上榜理由:在山西省澤州縣太行山麓,有一座擁有兩千六百多年曆史的古鎮—大陽古鎮。大陽古稱陽阿,歷史上秦皇在此置縣,漢承秦制且封侯於此,西燕設此為郡,它先後為縣、侯國、郡的治所長達八百餘年。大陽明清時期仕官如林,當地民謠“有官不到大陽誇”、“大陽出了三鬥三升芝麻官”都真實的反映出了當時大陽的文運盛興,仕官迭出。同時大陽因手工制針業發達,被譽為“九州針都”。由西漢至明清,大陽的歷史上湧現出了眾多的傳奇人物,色藝雙絕的趙飛燕,首創諸宮調的孔三傳,耿介不阿、上萬言書的茹太素,為國捐軀的武狀元張大經等等,他們在大陽的歷史上先後都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古有陽阿之劍,可陸斷牛馬,水截鴻雁”,豐富的礦藏資源使大陽成為我國冶鐵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大陽古鎮不僅有冶煉鑄造的陽剛豪氣亦有輕歌曼舞的靈動柔美。

TOP.10晉城歷山

上榜理由:歷山,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境內峰巒疊翠,高距雲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著華北地區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這裡,自然風光、原始森林和古人類文化融為一體,集旅遊、探險、狩獵、考古、寫生、度假為一身的綜合性風景區;是一個大氣、土壤、水源、環境質量品位極高的、無汙染的自然風景區。山西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24800公頃,1983年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暖溫帶森林植被和珍稀動物。

TOP.11山裡泉

上榜理由:山裡泉景區,人稱北方“小三峽”。位於山西晉城市郊外的沁河峽谷中,太行山南部,晉豫兩省交匯處,距207國道18公里,距晉城市區50公里,距濟源市區51公里。山裡泉,景區內風光秀麗、群峰壁立,侯月鐵路從景區穿越而過,並設有火車站,因此這裡交通十分方便。

TOP.12柳氏民居

上榜理由:柳氏民居,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西文興村,是為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後人-祖籍沁水的陝西華昌府通判柳遇春修建的故居。創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風板上尚存有楷書題跡:“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從現存民居建築形制、風格上看,清代屢有修葺、增建。建築坐北朝南,南北長84米,東西寬48米,佔地面積4032平方米,總計房屋114間。院落分為兩組,以東西走向的村中街道為中線,南北兩側並列兩院。原建築有13座院落,現僅存4座。除兩座石牌坊為明代所建,其餘皆為清代建築。民居平面佈局分單進、兩進,建築形制多為懸山和硬山式。以村中街道劃分,南北兩面對稱分佈,建築佈局緊湊。南院後牆以東西為軸線,建過街樓。各院門額以楷書題院名,四院均為封閉型四合院。

TOP.13晉城五行山

上榜理由:五行山風景區位於圍棋發源地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奪火鄉水章村,是一處純天然景區。其位於晉豫兩省晉城新鄉焦作三市之間,距鄭州、洛陽、長治機場都在百公里左右,距新鄉高鐵東站僅60公里。站在五行山俯瞰中原大地,左腳下是新鄉的南太行景區,右腳下是焦作的雲臺山景區。

TOP.14晉城玉皇廟

上榜理由:玉皇廟位於中國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府城村,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城玉皇廟始建年代不詳,重建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重修,貞祐年間部分被毀,元至元元年(1335年)重建。廟坐北朝南,佔地4000餘平方米。玉皇廟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儀門、成湯殿、獻亭、玉皇殿、東西配殿、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關帝殿、蠶神殿等,其中玉皇殿為北宋遺構,成湯殿建於金,餘為元明清建築。成湯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懸山頂。玉皇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簷懸山頂。各殿內有宋元明塑像三百餘尊。

TOP.15黃圍山

上榜理由:黃圍山是中國南太行別具特色的著名旅遊風景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東南25公里處,面積100餘平方公里,地理優越、交通便利。黃圍山以險峰、溶洞、古道、飛瀑、奇峽及紅豆杉林為特色景觀,其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與紅豆杉自然保護區重合,並以奇異的地質地貌被確定為省級地質公園。依照風景區的地理位置,分為黃圍山——靈湫洞、紅豆杉大峽谷、白陘古道——十里河大峽谷三大區域。

TOP.16砥洎城

上榜理由:砥洎城是華北地區現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築史上的稀缺實物資料。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13公里處的潤城鎮西北隅,當地百姓俗稱之寨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砥洎城,建築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鎮,北臨沁河,三面環水,呈半島狀。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該城創始年代不詳,但從明崇禎十一年(1638)“山城一覽”碑碣得知,其創始年代應在明末以前。城呈橢圓形,磚砌,佔地面積約六萬平方米。南有正門,起於地面的城牆,高約十米。臨河城牆從河邊築起,高約20餘米,上設城垛、炮臺等,是用來防備外來之敵的,現已毀壞不存。正門額書“砥洎城”,為城內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牆設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門乘舟而行。城內道路規則,城周築環城路,其餘均為住宅巷道,各種設施齊備。

TOP.17青蓮寺

上榜理由:青蓮寺,初名硤石寺,位於山西省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處的寺南莊北側硤石山中。因寺內的釋迦牟尼端坐於蓮花座之上,故名青蓮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蓮寺分為古、新兩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勢展開。古青蓮寺在下,新青蓮寺居於上。古青蓮寺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唐代鹹通八(公元 867年)重修並賜名青蓮寺。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的磚砌藏式佛塔,西側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

TOP.18開化寺

上榜理由:開化寺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區東北17公里舍利山腰。創建於五代後唐同光年間(公元923年-926年),初名清涼寺。北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建造了大雄寶殿以後,改名為“開化禪院”,所以後來一直稱為開化寺。開化寺也是最有價值的建築,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要建築。2017年1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外公佈了太原蒙山開化寺佛閣遺址最新考古發掘成果,稱蒙山大佛及佛閣是中國北朝時期體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閣,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雕造年代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TOP.19晉城紅巖大峽谷

上榜理由:這裡主要說的是錫崖溝紅巖大峽谷,中國的典範國內罕見,與美國的紅巖大峽谷相似。絕壁深約130多米,總長40多公里,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澤赤紅直立90度而下,大部分峽谷景觀在山西王莽嶺景區,被稱為[紅巖絕壁大峽谷]。景色壯觀,氣勢宏偉!

TOP.20棋子山

上榜理由:棋子山,古名棋子嶺、謀棋嶺,位於山西省陵川縣六泉鄉西南。相傳為殷商貴族箕子封地。周武王滅商後,箕子曾避居於此,擺佈石子,推演天文。棋子山正在成為世界圍棋起源紀念地、歷史文化名人箕子紀念地、當代圍棋文化與賽事活動中心。棋子山山勢平緩,主峰海拔1488米。山上松樹成林,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經國家有關部門考察論證, 陵川棋子山為中國圍棋發源地。棋子山方圓數十里之內,顏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圍棋辭典》所稱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景區以圍棋起源地、箕子紀念地、度假療養和森林避暑景觀為特色,是融圍棋文化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TOP.21羊頭山石窟

上榜理由:羊頭山石窟,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神農鎮羊頭山頂,羊頭山海拔2000米,因山巔巨石酷似羊頭而得名。山顛伏臥石羊高2米,寬2米,長近3米,羊頭向東南,羊身上馱高2米的正方形石柱,四周雕有佛龕,內置一佛二菩薩。羊頭山亦稱首羊山,地處潞、澤兩郡的交界處,所謂“嶺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餘丈,磅礴數十里”是也。山巔有兩座石雕方形塔,塔側石雕伏羊佛龕造像,頭尾清晰,由此山狀為羊頭,故名 羊頭山梵剎,名曰清化寺。

TOP.22晉城海會寺

上榜理由:海會寺亦名龍泉寺,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建於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後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

TOP.23佛子山

上榜理由:佛子山是太行第一峰,俗稱佛山。在山西陵川縣六泉村。周圍山嶺崢嶸突兀,峰巒連綿不絕,山花灌木遍野叢生。主峰海拔1884米,有古佛寺,佛為“天中天”,雄踞太行絕頂,登峰遠眺,黃水東流,雲海翻騰,太行風光盡收眼底。今寺宇已毀,基址尚存。

TOP.24石梯

上榜理由:石梯 在稀世圪洞十八盤,僅僅300多米的道路,垂直落差竟達170餘米,1999年人工鋪設了石梯步道,最大坡度40多度,臺階1000多級,是蟒河旅遊步道中最險要的地段。

TOP.25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

上榜理由:羊頭山炎帝文化旅遊區位於晉城市區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農鎮,華夏始祖一炎帝神農氏活動的遺蹟遺址,在全鎮境內分佈廣泛,多達40餘處。這裡是華夏農業文明的發源地,這裡傳頌著“精衛填海”的美妙故事,這裡有炎帝居住過的羊頭山,有舉國無雙的明代“炎帝陵”石碑。

TOP.26湘峪村

上榜理由:湘峪村位於山西省沁水縣鄭村鎮,縣城東南58公里處。湘峪村的最大特色是原汁原味,整個村莊是一個完整的城堡式建築,村內的三都古城最具歷史文化價值,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建築由東西向兩條街,和南北向九條巷道將其分割有序。現存主要建築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特別是修築於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狀元樓、探花樓以及固若金湯的城牆防禦體系極具特色,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TOP.27晉城崇明寺

上榜理由:俗稱狼谷寺。在高平市區東南15公里聖佛山東麓。背依青山,前臨深谷。創建於北宋開寶年間(968―976)。現存山門、鐘鼓樓、中佛殿、後殿及東廡,為兩進院。中佛殿內一對“斷梁”,為民間匠師因材設計,小材大用,利用兩根直徑同等長度的小梁對成,斷梁正中縫下,用順袱串承託,兩端架於前後簷柱斗拱後尾上,並將屋蓋重力平衡到前後簷柱上。據寺內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及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碑文記載,雖屢經修茸,其規制仍保存宋代建築風格。

TOP.28晉城聖姑廟

上榜理由:殿內東西牆上遺存部分壁畫,內容為諸仙女,面形豐潤,衣飾富麗,線條剛勁有力,有如永樂宮壁畫,為建殿時原作。聖姑殿三開間,前簷插廊,歇山式屋頂,明間特寬,用大額枋及綽幕枋承託,殿中木雕神龕,塑馬仙姑臥像一軀,頭東足西,合目而睡,姿態慈祥,比例勻稱,塑工之佳,可與晉祠塑像媲美。

TOP.29景德橋

上榜理由:景德橋,又名沁陽橋、西關大橋,是山西晉城市城區通往陽城、沁水的交通要道,是繼趙州橋之後我國現存歷史悠久的古代珍貴橋樑之一。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前後施工3年。主拱淨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橋身連同東西橋堍共長33米,橋面寬5.9米,兩肩小拱淨跨3.08米,全橋用15道立券石並排砌成,大券兩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節分流水量,又能減輕橋身券腳的荷重,還增添了橋自身的美感。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橋西興建景德廟,從此改名為景德橋,是全國繼河北趙州橋之後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橋之一,也是山西省現存年代最久遠的石拱橋。1965年被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30白馬寺森林公園

上榜理由:白馬寺山森林公園,位於山西省晉城市市區北4公里處的城區境內,面積達1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森林公園內不僅自然風景旖旎如畫,而且人文景觀底蘊深厚,主要景點有“白馬拖韁”、“白馬禪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龍潭”等。景區內的白馬禪寺存有緬甸僧人贈送的六尊“玉佛像”、臺灣佛教基金會贈送的三千冊《大藏經》。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為寺院封筆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