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是这样办起来的

全国首家

全国首家

抢票攻略

全国首家全国首家
全国首家

东莞虎门镇解放路7号,这个普通的门牌号是太平手袋厂曾经的厂址。祖籍上海的港商张子弥,作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港商,于1978年到东莞虎门创立了太平手袋厂。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企业。这家工厂已经在1996年倒闭,如今旧址也已建起商品房。

1978年的中国,"文革"余霾尚未散去,后来写进历史教科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当年7月成立的太平手袋厂,抢在改革开放大时代来临前夕诞生,生来注定不凡。它在经营生产中种种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做法,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有幸参与其中的人们,如今都在回忆它、讲述它,试图留住这段并不平凡的时光。

1970年代

为解决知青就业 "太平人"奋力一搏

太平手袋厂的前身"太平服装厂"是东莞二轻局下属的一个企业。唐志平,后来太平手袋厂的第三任厂长,当时是太平服装厂的一名销售,时年26岁。1978年年初,唐志平接待了一位名叫张子弥的香港商人,是当时香港信孚手袋制品有限公司的老板。他在香港开设的工厂,被当地不断上涨的成本逼到濒临倒闭的边缘。

"张子弥通过相关人员的介绍,来到了东莞。"唐志平回忆,张子弥考察太平服装厂的时候,内心显然是有顾虑的。"因为当时全国工厂都是公有制,不是国有就是集体所有,还是吃'大锅饭'的时代,工人们普遍没有什么效益和时间观念,散漫而且有点懒。"

当晚,张子弥从包里拿出一个黄色的人造革手袋,给在场的工人出了一道他们从未做过的题:在没有任何图纸和说明的情况下,复制这个手袋。太平服装厂的工人们,根据香港客人提供的数量极为"吝啬"的毛料,熬了一个通宵,终于在缝纫机前呈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手袋。

唐志平说,张子弥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考验工人们的生产效率,投资了不能及时交货,肯定得赔钱。"太平服装厂工人的表现通过了测试,张子弥感到非常满意。"

"我们那么快就做了出来,而且做得很好,他放心了,第二天就跟我们谈判。"唐志平回忆,1978年4月下旬,张子弥与东莞二轻局签订为期五年的合同,合同规定:港方负责进口设备、原材料及产品外销,东莞二轻局则提供厂房和劳动力。东莞乃至广东省内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正式诞生。

唐志平回忆,"其实厂领导还是有顾虑的。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厂领导担心这样跟港商合作,会不会有资本主义成分?"当时正值知青回城,僧多粥少的工厂面临就业份额的挤压,张子弥带来的来料加工贸易业务,正好拓展了就业渠道。为了解决就业吃饭问题,"太平人"只能抛开顾虑,奋力一搏。

虽然太平手袋厂是港商投资,但仍算集体企业。刚建厂时,所有的原材料和设备都从香港运过来,手袋厂只赚取加工费,然而20%的加工费还要返还给张子弥,作为使用设备的费用。"一打手袋加工费平均20元,太平手袋厂只收12元。"

全国首家

苏秀仪(右三)和工友检验产品质量 受访者供图

东莞探索的一小步,这在当时全国就是跨越门槛的一大步。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

港商带来新风貌 东莞迎来"三来一补"潮

作为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创造了太多个"第一"。比如率先引入香港的管理模式,根据客户要求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保税仓等,这些成就足以写进历史。对于唐志平等当事人来说,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张子弥在厂里引入第一辆进口乘用车,并且在厂里较早使用电梯、空调等先进设备。

1979年1月,张子弥无偿送了一辆日本丰田小面包车给工厂。"那个面包车装了空调,大家从未见过,免税进来的。要知道,当时的东莞县委书记坐的还是没有空调的北京吉普。这辆空调车太新鲜了。"唐志平回忆,后来张子弥还给工厂送来了电梯、空调、风扇。"那时别的厂都没有电梯,他从香港运了个很大的电梯给我们用。电梯主要用来运材料上楼,想在几楼停就按几楼,省心又省力。"

国门刚刚打开,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物质的变化和提升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制度和管理上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影响则更为深远。全国第一个保税仓,就是在张子弥的提议下建立起来的。

"我们后来转到正常贸易后,还是以做张子弥的订单为主。他的生意做大了,在中山、南海也设厂,生产皮箱之类的。当时交通很不方便,路很烂,虎门到深圳要6个小时。在海关报关,要等一天半天。张子弥就建议搞保税仓,在南海建起我国第一个保税仓,货物打个封条就可以走。当时,如果需要使用国内没有的原料,我们可以直接从保税仓拿,结算的时候再扣钱。"唐志平说,"实践证明,保税仓的制度到现在都是可行的。"

太平手袋厂还根据张子弥的建议,在管理上学习香港的经验。当时管理制度是手写的,贴在工厂大门上,上面规定迟到要罚钱,不准在厂区里抽烟等等。"厂里按照制度扣罚,有明确厂规厂纪,靠制度管人,非常先进。这些在当时其他厂都是没有的。"

"建太平手袋厂时,张子弥共投资了300万港币。那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唐志平说,"厂里工人月薪普遍只有20元左右。"实际上,三年后也就是1981年,太平手袋厂就把这笔钱全部还清了。

太平手袋厂的成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很多港商到厂参观后,放下了对内地政策的各种顾虑,纷纷决定到内地投资建厂。转眼间,太平手袋厂附近就建起了五金厂、拉链厂、印花厂等一系列与手袋厂业务配套的"三来一补"企业。短短10余年时间,东莞"三来一补"企业遍地开花。

1980年代

设备管理薪酬制度都"先进" 求职者为进厂"拎着鸡鸭走后门"

太平手袋厂之后的发展,展示出更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很快,工厂不再满足于"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形式,开始转变为"进料加工、正常贸易",从外销转为内销,从"三来一补"转为自主品牌。

"当时只有外贸公司才能做进出口,我们厂是没有权搞进出口的。"唐志平说,1981年,太平手袋厂偿还了设备款后,就通过外贸的形式跟张子弥签合同。在这个过程中,太平手袋厂的加工业务开始转型。"后来我们就自己采购原料,自己生产加工,赚得比以前还要多,业务也做大了。"

此后,太平手袋厂开始经营自主品牌,注册的商标叫"金虎",产品还拿过奖。太平手袋厂生产的时尚手袋,在上世纪80年代是很新鲜的事物。"那时候大多数人背的都是军绿色的帆布包,而太平手袋厂则是用尼龙布料生产手袋,款式多样、时尚气派,设计图案有西部牛仔、美少女、小娃娃等,不光女孩子,男的见了也喜欢。"唐志平说。

太平手袋厂做内销时,曾多次到北上广开展销会。"在上海最受欢迎,很轰动。"唐志平回忆,他们在上海第一百货公司设了中国最大的展销会,开了好几天,人群里三圈外三圈,挤都挤不进来。"有人拿了钱扔过来,我们就抓个包扔回给他,非常热闹。那次我们拉了一个集装箱的货,4天就卖完了。"

"在上海的展销会引起了各地媒体的关注,多家地方电视台、报社争相报道。很多工厂闻讯都派人前来参观学习,厂里门槛都要被前来参观的人给踏破了。"唐志平回忆,"国内市场打开后,全国十几二十个大城市的大百货公司,我们都进去设点销售,手袋非常受欢迎,销量很好。"

唐志平认为,太平手袋厂效益好,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设备先进。张子弥将厂里之前使用的脚踏设备全部改成电动设备,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生产效率自然也有了本质提高。"另一个原因就是采用新制度计算薪酬,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太平手袋厂套用香港的"按件计酬"分配方式,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由于打破了"大锅饭"制度,大家都通宵达旦地赶生产,工人因为有钱赚,加班都很开心。之前在太平服装厂干活,工人工资一个月只有18元、28元、38元不等,但是太平手袋厂从建厂开始就"按件计酬",学徒都能拿到80元到110元的月工资。

谭月娥是当年厂里踩平车速度最快的工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口号其实是我们先行先试的。当时,大家都拼了命地干活,我最高一个月领到了

300多元的工资。"谭月娥回忆,为了鼓励员工多干活、快干活,香港老板还实行特别奖励。"我试过一个月拿到3000港币工资。那次是因为老板奖励员工去香港旅游,我没去成,厂里便直接奖励我2000港币。"

说起工厂的高收入,曾在手袋厂做工的苏秀仪说当年为家中添置的"大件"时还满脸自豪:"1980年,我就从蛇口买了洗衣机、电视机,还有电风扇。我们厂的员工算是这个城镇里第一批用上洗衣机、冰箱的人。"

全国首家

苏秀仪保存的太平手袋厂工作照片 受访者供图

"工厂效益好的同时也保障职工享受高福利。"时任工厂工会主席的黄秀娣告诉记者,"当时工厂办起了职工托儿所、餐厅,员工宿舍有热水供应。厂里还给加班员工发香港生产的饼干、洗头水、香皂等,工会给职工建起电影院,定期组织开展职工文体活动。

由于职工待遇好、收入高,太平手袋厂一度是很多当地年轻人求职的首选。当时媒体报道:"人们托关系批条子,想方设法进厂。"唐志平也证实,当年确实很多人"拎着鸡鸭走后门"。

1990年代

竞争中渐衰落 留下东莞人勇于创新的时代印记

转折悄然降临。

1990年后,外面的手袋厂越建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太平手袋厂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积极转型,渐渐衰落,到1996年正式倒闭。

"张子弥走了,单子也不给手袋厂做了。"唐志平回忆,"厂里一大部分技术骨干陆续出走。他们学会做手袋又积累了资金,很多出去当老板开厂了。"

但太平手袋厂的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东莞人永远的记忆。今年7月,东莞虎门镇开始筹建太平手袋厂陈列馆,目前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历史见证物。

全国首家

正在建设中的太平手袋厂陈列馆 王艳/摄

记者现场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太平手袋厂陈列馆位于虎门镇人民南路执信公园二期,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含纪念馆、户外雕塑、户外广场和园林等。展馆将体现原厂房主体建筑风格,同时通过展品陈列、主题雕塑、户外展示、景观等突出公园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

筹建陈列馆期间,许多虎门市民、尤其是太平手袋厂老员工积极响应。唐志平积极提供各种人、事、物线索等;苏秀仪主动捐出陪伴她40年的一台衣车;谭月娥捐出了工会会员证。

全国首家

太平手袋厂的老员工唐志平(前排右一)、黄秀娣(前排左一)、苏秀仪(后排左一)谭月娥(后排右一) 王艳/摄

回忆往昔,苏秀仪和唐志平都很怀念在太平手袋厂上班的日子。"那时候,每个人都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不用担心没订单,也不用担心货销不出去。"

全国首家

记忆馆

●197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规定广东、福建可以实行来料加工试点。

●1981年,太平手袋厂不仅解决了虎门太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且每年为国家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1983年5月,太平手袋厂为正常贸易、进料加工,成为广东省出口手袋的生产基地之一,生产进入了高峰时期。

●1985年,太平手袋厂部分产品内销,生产的手袋畅销内地,供不应求,在国内引起了轰动。

●1996年12月,太平手袋厂骤然倒闭,旧址上建起商品房。

全国首家

文字 |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王艳 通讯员王建巍

全国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