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竇憲攻滅北匈奴西遷,對中華是一件大功,為何人們評價那麼低

因為他是外戚,而且是權臣,

外戚在歷史上名聲好的不多,衛青霍去病如果單看《史記》的話,名聲其實一般般。

而竇憲呢?外戚這一項,就註定了他名聲不可能很好,而且,他是東漢外戚,東漢的外戚和太監,是最臭名昭著的兩類人,

東漢的外戚大多是貴族出身,他們很容易成為權臣,威脅皇權,像梁冀因為一句“跋扈將軍”,就把小皇帝殺了,可想而知,東漢的外戚權利多大了。

東漢竇憲攻滅北匈奴西遷,對中華是一件大功,為何人們評價那麼低

早在漢章帝時,因為他妹妹是皇后,他就成了侍中,中郎將,弟弟是黃門侍郎,服侍皇帝。

《後漢書》卷二十三:建初二年,女弟立為皇后,拜憲為郎,稍遷侍中、虎賁中郎將;弟篤,為黃門侍郎。兄弟親倖,並侍宮省,賞賜累積,寵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

到了漢和帝繼位,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憲為侍中,基本就是比丞相還大了,

《後漢書》卷二十三:和帝即位,太后臨朝,憲以侍中,內幹機密,出宣誥命。肅宗遺詔以篤為虎賁中郎將,篤弟景、瑰並中常侍,於是兄弟皆在親要之地。

東漢竇憲攻滅北匈奴西遷,對中華是一件大功,為何人們評價那麼低

和帝永元元年(89年)九月,皇帝下詔,命中郎將持節到五原任命竇憲為大將軍,並封其爵為武陽侯,食邑二萬戶。竇憲堅決辭去封爵。過去大將軍的官位在三公之下,按太尉標準設置官屬。此時,竇憲權震朝廷,公卿們迎和旨意,奏請朝廷,使竇憲位在三公之上,太傅之下,同時,也提高了他設置官屬的檔次。

竇憲兄弟,竇篤為衛尉,竇景、竇瑰都任侍中、奉車、駙馬都尉。

兄弟四人掌握內外軍政大權,妹妹是皇太后臨朝稱制,皇帝基本上是傀儡了。

東漢的套路就是皇帝用外戚輔政,等皇帝成年,就兩點太監奪權,誅殺輔政外戚,等皇帝成年,提拔新的外戚,

東漢竇憲攻滅北匈奴西遷,對中華是一件大功,為何人們評價那麼低

漢和帝玩的也是這個套路,聯合中常侍鉤盾令鄭眾,準備殺了竇憲。

當時正好竇憲和鄧疊班師回京,和帝大喜,下詔讓大鴻臚持節到郊外迎接,並按等級賞賜軍中將士,以安其心。竇憲進城之後,和帝親臨北宮,命將屯衛南、北宮,關閉城門,逮捕了竇憲親信鄧疊、鄧磊、郭舉、郭璜,下獄誅死。並派人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讓他和竇篤、竇景、竇瑰都回封地去。竇憲、竇篤、竇景到封地後,都被迫令自殺。

皇帝對這件事的定性是,竇憲專權,陰謀政變篡位。

所以啊,竇憲功勞是不小,但是他的身份註定了他的結局不會好,名聲就自然不可能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