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今早9點30分,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當日漲幅近7%,市值達到4萬多億港元,超過了3.2億港元市值的騰訊。

這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登陸港交所。阿里和港交所的恩怨由來已久,實際上,阿里在港交所上演過上市、退市,二次申請上市被拒的故事...

它們的爭鬥早已脫離了IPO本身,而折射出了整個新經濟與舊體制的對抗,濃縮了一個時代。

阿里首次上市,馬雲夢碎香港

從資本的角度看,阿里的發展有幾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2000年,在和“馬老師”聊了15分鐘後,孫正義給阿里巴巴注資2000萬美金,4年後又為淘寶注資6000萬美金。

2005年,雅虎10億美元投資阿里,2007年11月6日,阿里B2B業務在港交所上市,算是完成資本上的成功。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上市首日,阿里股價就大漲192%,籌集了將近17億美元的資金,成為谷歌之後的全球最大網股IPO,一時風光無二。

不了到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金融海嘯波及到了大洋彼岸,阿里也深陷其中,在一年的時間裡從40港元跌到了3.6港元。

馬雲曾不止在一個場合說出了自己的願景:“打造一個價值百億美元市值的偉大公司”,可直到2012年,阿里的市值只有460億港元,心灰意冷的馬雲決定進行私有化退市。

馬雲彼時是這樣對外解釋退市的原因的:

“將阿里巴巴私有化,可讓我們免於承受擁有上市公司所需面臨的壓力,能夠制定對客戶最有利的長遠規劃。私有化要約也可為我們的股東提供一次具吸引力的套現機會,而不必無限期等候公司完成轉型。”

馬雲口中的轉型從2011年開始,阿里從B2B以從吸引賣家為主(製造商、批發商、貿易公司),變成了以買家為核心(淘寶網、天貓、支付寶),來提升產品體驗和用戶粘度。

促使馬雲下定決心的另一個原因是港交所的強硬。

馬雲在軟銀最早的投資中讓出了39%的股權,後來在美國加州的一個高爾夫球場上,用40%股份換來了楊致遠的10億美元。

但鉅額資本的持續注入,讓馬雲手上的股份不斷稀釋,到了2013年,整個阿里創始人團隊的股權總和約23%,小於雅虎的24%和軟銀的36%,馬雲的個人佔股僅為7%。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雖然最大股東軟銀只管分紅不管運營,但阿里與雅虎的交惡,讓高層對於控制權旁落的隱憂日漸擔心。

於是馬雲提出了“合夥人制度”“雙重股權結構”,前一個制度確保了阿里創始人團隊能控制董事會席位。後一個制度可以讓創始人團隊用24%的股權獲得公司的絕對控制權。

馬雲的提議遭到了港交所的反對,在港交所的體制下,阿里不能實現股權結構的變動。

無奈之下,阿里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平均溢價55%),從小股東手裡回購阿里巴巴的13.28億股股份。最後阿里在香港上市4年多的時間裡,進賬131億港元,最後以180億港元的代價退出。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王者歸來的阿里,再遭港交所拒絕

轉型後的阿里迅速走出退市的陰霾,同時馬雲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大阿里帝國”,戰略性投資了蝦米、美團、新浪微博、高德、窮遊、優酷、UC瀏覽器、華數傳媒等公司,並創建了菜鳥網絡聯盟。

這讓阿里脫離了電商的範疇,把觸角深入到生活服務、金融、社交、文娛等等領域,構建起自己的生態。私有化的阿里讓這些併購得以快速執行,不需要複雜的流程和董事會審批手續。

這這種背景下,阿里的估值一路走高,成為真正的“無冕之王”。在萬事俱備後,就只剩下了交易所的選擇。

香港仍然是第一考慮對象,阿里在這裡趟過一灘水,熟知這裡的玩法和規則,香港的投資者也熟悉阿里,市場能更好地理解阿里的戰略和生態,有利於公司提高估值,完成和雅虎的對賭協議(如果阿里能在2015年底前再次上市,能回購雅虎所持股份的一半)。

阿里把香港放在首選,港交所也明白,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面前的阿里估值千億美元,是相當肥的一口肉。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2013年BAT對比

雙方都想達成合作,也進行了長達1年的談判,但香港始終無法認同“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底線就是底線,港交所最終沒有破例,2013年10月,馬雲表示不再尋求在香港上市。

拒絕阿里也傳遞了一個明確無誤的信息,香港不接受“同股不同權”的科技公司。

“三顧茅廬”,港交所迎來新時代

2014 年,被拒絕的阿里以集團的形式,啟動了美國上市的進程。

紐交所早就有同股不同權的先例,阿里一路順風順水地走完了流程,9月正式掛牌上市,融資額高達250億美元,成為美股歷史上第三大IPO。在上市首日,阿里的市值就達到了2314億美元,超過了亞馬遜、Facebook,僅次於谷歌。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阿里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因為同股不同權的結構,無法登陸港交所,而最終選擇了美股。116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雖然只有28%採用了同股不同權的架構,但其市值佔據116家公司的84%,也相當於港股總市值的15%。

納斯卡達成了科技互聯網公司的搖籃,以這些公司為代表的新經濟佔到了60%的比例,也帶動了美股過去10年的持續穩定增長,而在港交所,新經濟的比例僅為3%。

2015-2017年,港交所的營收和利潤都在原地踏步,淨利潤分別為66億元、51億元、61億元。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每一次阿里市值的增加,每一次獨角獸的流失,都在打著香港當局的臉。

香港唯一擁有的新枝就只有騰訊,在17年底,騰訊一家的市值佔到了整個港交所的12%,剩下的建設銀行、中國移動、匯豐和友邦,實在支撐不起香港投資者對新經濟的期許。

在各方壓力下,2018年,港交所放棄了當年咬牙堅持的“底線”,重新修訂了《上市規則》,允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成為港交所25年來最大的變革。

而後,小米、美團等內地新一批互聯網巨頭紛紛入駐香港,這次輪到了阿里。二次上市後,阿里巴巴股權結構也有了新的變化,軟銀持股25.2%,董事、高管群體持股8.8%(馬雲6%,蔡崇信1.9%),原大股東Altaba(原雅虎)降到5%之下。

當年雙方打的不可開交的“同股不同權”,如今不足以挑起任何爭端。阿里新掌門人張勇在典禮上說,“今年是阿里巴巴20週年,在這20週年生日之際,我們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與港交所“相愛相殺”12年

每次來到香港,阿里都會有新的變化,如今,除了電商的業務外,還有云計算、數字媒體、娛樂等三大業務,阿里也剛剛拿出33億美元投資菜鳥網絡,成立了達摩院,加深佈局底層技術。

錯失阿里的港交所在改革後重換生機,而二次上市後,阿里也能穩固自身的版圖,用更大的資本去應對拼多多等挑戰者。雙方最終的握手遲到了很多,但總不算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