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婦幼保健院優秀醫師事蹟系列報道之(一)

最美奮鬥者

俗話說,女人能頂半邊天。這在韓城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李維濤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她一身潔白的衣裳,恬靜而真誠的面龐,演繹著白衣天使的深情關愛;她一抹溫柔的微笑,樸實而聖潔的身影,詮釋著救死扶傷的職業內涵。

韩城市妇幼保健院优秀医师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她醫術高超、服務真誠、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老百姓稱讚她:孩子們的守護神!“李媽媽”“李奶奶”“李阿姨”,在兒科的診室,總能聽到患兒這樣的稱呼她。一提到這些稱謂,李維濤的臉上寫滿了欣慰”我是一個有多重身份的人,這些稱謂,不管哪一個,我都喜歡聽,因為孩子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從事兒科近30年,她將所有的心血奉獻給了這些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她盡一切所能,搶救了一個有一個危重患兒,她用行動贏得了患兒家屬的信任。

李維濤,女,漢族,1972年2月出生,1991年7月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醫療系。200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韓城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兼兒科主任。2019年任韓城市兒科副主任委員。李維濤同志從醫近30年來,始終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患者的無限熱愛,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立足崗位,勤奮工作,無私奉獻,把畢生的精力及有限的生命獻給了黨的衛生事業,以高超的醫術良好的醫德贏得了無數患者的愛戴和信賴。曾連續多年獲得韓城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15年被評為韓城市衛生系統“十佳醫務工作者”。2017年榮獲陝西省衛計委“優質服務標兵。”受到渭南組織部2018年度“三創三增”主題活動表彰。2019年榮獲優秀黨員的稱號。

一、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30年來,李維濤同志把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幾乎沒有因私事請過假,每年節假日總是帶頭值班。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醫學事業,用全部的熱情和一顆真誠的心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多年來,她接診過的患兒萬餘例,成功搶救患兒數千例。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孩子的大便、嘔吐物經常濺得她遍身,李維濤同志從不嫌髒;冬季面對兒科病高發季節,往往幾個小時甚至十多個小時都喝不上一口水,她也從不提累。患兒健康、平安是她最大的心願。

2016年的一個下午,大家正在緊張有序的工作,突然聽到一陣陣哭喊聲,大家立即衝向樓道只見一個男人抱著孩子淚流滿面,見到醫生就跪在地上:“救救我的孩子”!李院長立刻接過孩子,抱進病房,當打開包裹的那一刻,一種刺鼻的臭味撲面而來,只見孩子全身沾滿了灰土和大便,可是她已經顧不上這麼多,救孩子要緊,她只擦淨孩子臉上的汙垢就開始了搶救工作,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甚至都忘記了疲勞和難聞的氣味,終於救活了孩子,原來這孩子是因來不及上醫院就生在了廁所裡,家長萬分激動的說:“李院長就是我家的救命恩人!”

二、勤於探索,醫術精湛

根據兒科病人流量大及兒科疾病變化快的特點,她著重從科室管理、提高醫護人員整體素質、發展特色專科、拓寬病源等方面下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調整病房佈局、開拓新的專科特色、挖掘服務空間、走出醫院與省級醫院加強橫向聯繫,提高業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改善醫患關係、擴大行業影響。始終將愛院、創新、求實、奉獻的婦幼精神放在工作第一位,通過辛勤努力,使兒科這幾年來成為我院知明度高、深得百姓信任的特色專科。她作為兒科負責人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了病人,一年來不知放棄了多少個休息日,只要病人需要,隨叫隨到,以院為家,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在醫療事業上。她所領導的兒科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其良好的風貌成為了醫院的一面旗幟。

三、不斷學習、不斷進修,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作為一名醫生,只有通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她更能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為病人健康所繫、生命相托的兒科醫生,責任十分重大。一個孩子的健康,寄託著一家人的希望,她唯恐自己的業務能力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把學習作為無限追求融入自己的工作,曾先後數次到西安、北京等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短期培訓,同時她常年自費訂閱、購買大量的國內外婦產科雜誌和書籍,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婦產科新領域,並把自己在臨床遇到的情況加以總結、提煉,整理成文字性東西,恰當地運用於臨床工作中,得到了韓城市廣大群眾的廣泛讚譽,慕名前往就醫者駱繹不絕。對年輕的下級醫生的指導,她毫不含糊,要求十分嚴格。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每一位學生,深受弟子們的愛戴。近幾年來,她培養兒科住院醫師10餘名,大大減輕兒科看病難、住院難的難題。在全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0餘項,特別是在治療疑難雜症、腦癱患兒康復方面有獨到之處。且開展以來,未發生一例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減輕了患兒的痛苦,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四、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熱情為患者服務。

兒科工作除責任心強外,還要有不怕累、不怕髒,不計較個人得失地思想,如新生兒娩出後,常遇到缺血缺氧無呼吸或無心跳,或者心跳呼吸均無的情況,這時候,一分一秒地積極搶救,都決定著新生兒的復甦與死亡,在緊急情況下,常常需要口對口呼吸。面對新生兒全身的胎脂、羊水及胎盤血汙,為了挽救新生的生命,她常常都是毫不猶豫地搶救窒息的嬰兒。2015年的秋天,李維濤同志的右腳嚴重扭傷,整個腳呈黑紫色,疼痛難忍不能行走。晚上從下級醫院轉來了一位子癲抽搐的孕婦,血壓220/160mmHg,生命重危,接到產科通知後,她立刻趕到醫院手術室,強忍著疼痛搶救患兒,使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治療,從死亡線上挽救了嬰兒的生命。急病人所急,幫病人所需,始終堅持“醫者父母心”的原則,對待患者不分家庭境況是富是貧、社會地位是高是低,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認認真真檢查、詳詳細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當遇到患者家屬不理解時,不厭其煩地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堅持每天下班前詳細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李維濤同志在眾多患者中有口皆碑。曾一位患兒家屬感激的說:“李院長不僅是一位好醫生,還是一位好黨員,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人”。

五、品德高尚,廉潔行醫

李維濤同志道德高尚,清正廉潔,自覺抵制商業賄賂,認真履行“八榮八恥”,貫徹落實衛生部的“八不準”。一直恪守不收紅包,不收禮品,不吃宴請的“鐵”規矩。經常把患者給的紅包退給患者交住院押金,多年來她一次又一次地拒收求醫者的禮品、“紅包”…… 在醫院,因為她的技術好,態度好,在就診人群中口碑特別好,所以她的病人特別多,她還經常給貧苦病人捐款、捐物。今年三月,兒科收住一名打工家庭的貧困兒,當時患兒體溫只有35℃,由於患兒太多,科室缺暖箱,她就用自己的被褥給孩子進行保暖,孩子體溫慢慢上來了,她才鬆了一口氣。看見他們貧困的家境,李院長很著急,托熟人為家屬找工作,最終為他在煤礦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家屬感激不盡,非要請李院長吃飯,她立刻就拒絕了。貧困家庭本來生活就不容易,她怎麼會忍心再給他們增加負擔呢?

李維濤同志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牢記自己是一名白衣天使,時時、處處、事事都以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她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努力工作和奉獻。她不顧自己年齡較大,在醫院血庫血源緊張時,無償獻血一千餘毫升,為全院職工樹立了榜樣。平常她不是在加班,就是忙於學習業務、寫論文。李維濤同志工作近30年來,一直與人和諧相處,科室職工有困難,她總是像大姐,像母親一樣關心同事。她常說:“我們能在一起共事是一種緣分,要寬以待人,熱心助人,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去拉一把”。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李維濤同志多年如一日的潛心鑽研兒科專業技術,用一個醫務工作者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精湛技術譜寫了一曲救死扶傷的人生篇章,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醫務人員,成為韓城兒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她始終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仍然不懈地在兒科領域攻克醫學難關,每日照常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因為在她的內心,病人的信任是她得到的最高榮譽。

以心為燈 願作生命的守護者

王幼平,男,49歲,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醫療專業。任陝西省保健協會胃腸疾病防治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保健協會乳腺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肛腸疾病防治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韓城市醫療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擔任韓城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兼外科主任。

韩城市妇幼保健院优秀医师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一、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與時俱進。

在思想上能夠時刻牢記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積極主動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能積極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政治理論學習,理想信念堅定,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及先進性。作為科室帶頭人,能夠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中能堅持黨員的純潔性、自覺性,反對“四風”,堅持黨員本色。在工作中以患者為中心,精益求精,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經常利用早晨交班時間組織科室同志學習業務知識及討論科室發展規劃,提高大家的思想覺悟,營造良好醫療工作環境,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二、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德藝雙馨。

他利用日常工作之餘,查閱書籍資料,刻苦學習先進的醫學技術及經驗,先後於1997年在空軍醫院進修腹腔鏡診療技術,1999年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通外科進修學習一年。經過進修培訓,他苦練基本功,虛心請教,掌握了普通外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微創手術規範化診斷與治療,並對急危重、疑難病例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經驗。從事普通外科專業以來,年接診門、急診患者3500餘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00餘例,參與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00餘例。積極引進和開展新技術,2000年成功開展了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2003年引進腹腔鏡技術,開展腹腔鏡下膽囊、闌尾、腹外疝、胃、腸穿孔微創手術,腹腔鏡宮外孕、附件囊腫、子宮肌瘤微創手術;下肢靜脈曲張血管腔內激光治療術;真空輔助乳腺腫物微創旋切(活檢)術;經腹腹腔鏡子宮全切術;2017年開展雙鏡聯合膽道探查術+“T”型管引流術;經“T”型管竇道膽管探查術取石術;乳腔鏡單純乳腺切除術;2018年成功開展經陰道腹腔鏡子宮全切術(NOTES)等新業務、新技術在我市率先開展。使患者感受到優質醫療服務,重新迴歸正常生活和工作崗位,並贈送錦旗、感謝信表示對他工作的支持與鼓勵。作為老師,他非常重視科室年輕醫師的培養,經常結合自身經歷,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給他們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經常用社會上、醫療中的一些實例引導學生:“醫生面對的是一個個無價的生命,要想成為治病救人的好醫生,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勤學苦練,嚴格要求,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科內積極採用多形式教學方法,提高青年醫生及實習醫生臨床思維以及評判性思維的能力,並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鼓勵大家藉助互聯網瞭解專業新動態,查閱文獻等提高醫院外科整體醫療水平。

三、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他不僅工作認真負責,而且待人和氣,從不擺主任架子,長期三線值班,科內年輕的醫生深有感觸,週六、週日堅持查房,從不間斷。2017年12月,在外院進行學術會議時突然發生腰椎間盤脫出,疼痛難忍,當即住院。在住院手術治療及恢復期間,多次參與科室危重患者診療方案的制定,通過微信視頻指導手術,直到患者順利回到病房他才放心。他對工作的責任心和勇於擔當的精神使同志們從內心感到震撼。

他一直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解除患者的痛苦。“8小時上班,24小時負責”已被視為行醫準則,為方便病人諮詢聯繫,他總是保持電話24小時暢通。有時深夜出現危重病人病情變化或來了新病人,立即到場,及時處理,使病人轉危為安。有多少次下班後醫院裡還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多少次為了搶救危重病人徹夜不眠,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只知道病人的需要就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他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同事們的認可,更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他,一位普通的杏林中人,大醫精誠是他追求的最高職

業境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是他追求的職業目標。他用醫者仁心,醫者仁懷的博大胸懷,演繹著人命關天的神聖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