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吧,愛車的“小宇宙”。詳解汽車的運動模式與s擋

如果這裡的S擋單單指變速箱上的S擋,那麼應該就是特指變速箱的S擋。

爆發吧,愛車的“小宇宙”。詳解汽車的運動模式與s擋

它與變速箱的其他模式的區別就是使用另一套換擋邏輯:也就是為了獲得所謂的運動性,採用更激進的shift schedule,在更高的轉速換擋以儘量利用發動機的功率極限,換擋時間加快,如果是AT變速器的話還會盡量靠後鎖止或者不鎖止。 最直接的區別當然是,駕駛員能感受到的動力的感覺提升,油耗的上升以及舒適性的下降。

而如果這裡的S擋是指整車的Sport mode的話,那麼不同的車上就不同的模式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啦。 對於普通家用買菜車而言,一般是強調「balance」,也就是說,它一定要開起來和乘坐起來比較舒服,油耗不是那麼高,易於維護,可以滿足你上下班,送孩子上學,週末帶著一家四口還有家裡的狗到郊外釣魚的這樣不同場合的需求。當你到家後不想推開車門而是一個人靜靜地在車輛發呆的,那麼此時提供給你另外一種選擇是,可以出去掛上S mode去撒野放縱一下。

爆發吧,愛車的“小宇宙”。詳解汽車的運動模式與s擋

一般S mode與其他模式模式的區別一般就是

自動變速器採用運動模式的換擋邏輯,這種情形多見於大多數車型。

稍微做得好一點的,發動機ECU也會配合切換到相對比較「運動」一點的輸出,比如扭矩輸出更激進,相同油門深度下對於的發動機輸出大,在全油門踩下時,扭矩上升得更直接更迅速。部分增壓發動機還可以進入類似於「over-boost」超增壓狀態,短暫時間輸出其他模式為保護髮動機而不允許輸出動力。 對於手動擋帶sport mode的車而言,一般都採取這種發動機輸出特性的改變形式來讓車進入運動狀態。

以上是我們經常能接觸的家用級別的車的區別,下面的一般見於帶運動特性的車上。

ESC也會採取動作,放開部分或全部的穩定控制,讓你感覺體會到正常狀態不會出現「失控」的感覺,以區分sport mode和normal mode。

部分車還會調整懸架、轉向、以及制動系統的特性,比如中低速轉向變沉,路面傳遞過來的抖動更明顯,這樣以讓你體驗「精準而靈敏」的操控。

有的車甚至還會一些稱為「S-SPORT」, 「SPORT++」等模式,提供一些專門為賽道而生的功能,比如「彈射起步」控制功能。

爆發吧,愛車的“小宇宙”。詳解汽車的運動模式與s擋

但無論如何,S mode下一般都會不可避免地伴隨著駕駛性和舒適性變差,油耗變高。 回到我們大多數普通家用車來說,總的來說,它的區別就是嘗試給你一種不同於「balance」的駕駛感受,犧牲掉一定的油耗,駕駛性,舒適性來換取一定的「運動」的駕駛感受。

但畢竟是家用車,本身就是在一定成本範圍內為了均衡,舒適,省油而設計,它到底能做到有多運動,那可想而知。

最後說一句,sport mode與其他模式的差異,可以說與不同廠商的實力也有很大關係,比如在碰到的自主品牌的車裡,竟然有normal模式比sport模式還要費油的車,可以說這樣的車在sport mode與normal mode上的差別完全是敗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