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最佳機遇期!

關鍵詞·進博會

现在,正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机遇期!|社会科学报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進口發展十分迅猛。進口博覽會在積極擴大進口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不僅具有促進進口的作用,還具有創造進口的作用。當今世界經濟復甦乏力時期是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最佳戰略機遇期。

原文 :《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作者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魏浩

圖片 |網絡

中國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二大進口國

在1950-1978年期間,中國進口發展相對緩慢。在1979-2018年期間,中國進口規模明顯增長,逐步躋身於世界進口貿易大國之列。中國進口貿易的跨越式增長始於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自從2002年開始,中國進口總額開始呈現出指數增長的態勢。自從2011年開始,中國進口占世界進口的份額一直維持在10%左右。2018年,中國進口總額大約是2001年的9倍,大約是19

79年的136倍,大約是1950年的3663倍。

中國進口來源地的數量持續增加,幾乎涵蓋全球所有國家。到2018年,中國進口來源地已涵蓋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從韓國、日本、美國三大進口來源國的進口份額也下降為29.8%。

進口博覽會的舉辦,標誌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國這次開放的重點是國內產品市場,以進口博覽會為平臺的產品市場開放,是中國的主動開放,也是中國掌握主動權的開放,更是高質量的開放。中國主動擴大進口,不是盲目的擴大進口,而是有明確的進口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縮小貿易順差,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服務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內在需求,這就對主動擴大進口的內容有了“高質量”的要求。對於中國來說,高質量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屬於賣方市場,部分發達國家還制定了針對中國的出口限制政策,在世界經濟整體上行時期,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當今世界經濟復甦乏力時期是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最佳戰略機遇期。

现在,正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机遇期!|社会科学报

發展跨境進口電商,激發國內進口潛力

全球跨境電商交易額逐漸增加。2015年,全球B2C跨境電商交易額僅為3040億美元,2018年,全球B2C跨境電商交易額增至6760億美元,是2015年的兩倍多。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迅速擴張。在2000年-2018年期間,中國的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從500億元上升到了90000億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佔總貿易額的比重從1.27%上升至29.5%。特別是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為跨境進口電商釋放出更多的政策紅利,跨境進口電商的交易規模達到19000億元,佔全國進口總額的比重達到13.49%。

面對我國較為落後的信息通訊技術水平,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固定寬帶接入網、移動寬帶接入網等信息通訊基礎設施的投放力度,擴大網絡覆蓋率,積極推進移動通訊網、互聯網、物聯網三者之間的融合,為跨境進口電商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跨境進口的物流模式主要包括保稅進口和海外直郵,要想確保跨境進口電商供應鏈的有效運轉,我國還必須要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基礎設施主要包括物流倉儲設施、物流線路設施、物流節點設施、物流園區設施和物流信息化基礎設施;借鑑其他行業的做法,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可以成立自己的行業協會,出臺行業規範,強化平臺責任,通過成立打假小組、採取監管措施、進行審核資質等手段,對平臺內不符合規範的行為進行限制;支持相關教育機構增設跨境電商專業,促進產教融合,為跨境電商發展強化人才支撐。

现在,正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机遇期!|社会科学报

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快速增長

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一直以中間品和資本品為主,兩者之和佔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規模的95%以上。2017年,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占中國進口總額的份額為33.73%,佔世界高技術產品進口份額的16.15%;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規模最大的大類行業是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進口總額為3932億美元,佔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總額的63.23%,佔中國總進口的21.32%。2018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口累計總額為6714.81億美元。

目前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為遏制中國科技進步,以“保護國家安全”為名義對華高技術產品施以嚴格的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了中國從歐美等國家擴大進口;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關稅水平不僅遠高於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等發達國家,而且也大大高於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這增加了國內企業的進口成本,降低了企業進口的動力;中國的高端設備與關鍵零部件嚴重依賴於進口,面臨的“卡脖子”問題正日益凸顯,一旦遭遇外國“斷供”或制裁,中國眾多高科技產業領域將面臨重大創傷;中國企業過度依賴於高技術產品進口,從而使企業喪失自主研發創新的動力,放棄自主創新,從而加劇中國陷入低端鎖定的風險。

中國要積極與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建立起進行磋商談判的機制,敦促美國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並藉助美國受損企業的力量,遊說美國政府取消或放寬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儘快降低高科技外資企業投資的相關限制,大力吸引高科技外資企業到中國來投資,以投資促進進口、以投資替代進口,針對某些國內經濟發展急需、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高技術產品,可以制定特殊的政策,重點引進某個特定企業,從而突破發達國家對我國的出口管制;根據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對高技術產品進口關稅進行結構性調整,戰略性地降低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加強基礎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全力攻克“卡脖子”技術問題;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我國企業對進口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

现在,正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机遇期!|社会科学报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效果十分顯著

中國品質生活消費品進口總額由2001年的26.5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300.8億美元,2017年大約為2001年的11.35倍。中國品質生活消費品進口主要來源於發達國家,在2001-2017年期間,中國品質生活消費品自發達國家進口占比由50.4%增長為68.3%,增長了近18個百分點。中國品質生活消費品的主要進口商品是服裝服飾及配件和美妝日化。2017年,服裝服飾及配件類產品是品質生活消費品中第一大進口商品,佔中國品質生活消費品進口總額的比例高達20.8%;美妝日化類消費品次之,佔比為20.1%;母嬰用品、傢俱及家居用品的進口占比也在10%以上。

在2001-2017年期間,中國汽車產品進口規模總體上呈現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2001年中國汽車產品進口規模為42.1億美元,到2017年增長至755.3億美元,2017年是2001年進口規模的18倍左右,年均增長率為18.51%。德國和日本一直是中國汽車進口的主要來源國,美國佔中國汽車產品進口總額的份額大幅度提高,從2001年5.7%增加到2017年的18.5%。

现在,正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机遇期!|社会科学报

有利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自從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我國從“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進口規模整體日益提高。2013年中國從“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進口總額為67

79.74億美元,佔中國當年進口總額的比重約為34.77%,2018年,中國從“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口總額增長至8618.67億美元,是2013年的1.27倍,佔中國當年進口總額的比重約為40.36%,較2013年增長了大約6個百分點。

為了進一步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我國要充分發揮進口博覽會的作用,主動擴大從“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進口。具體來看,圍繞“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出口比較優勢,著力挖掘新的進口貿易增長點;加快相關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設施聯通”,通過降低進口貿易成本推動進口貿易規模穩步增長,提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中國進口貿易中的地位;提高對相關國家的投資便利化水平,鼓勵企業擴大對相關國家的投資規模,進而帶動進口貿易發展;積極與更多國家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著力改變進口來源地高度集中於中國周邊地區的現狀;在積極與具備技術優勢國家加強合作的基礎上,引導企業擴大自相關國家進口高技術類產品,從而優化進口產品結構;構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政治風險預警機制,為從事進口貿易的企業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預警信息,降低進口風險。

现在,正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最佳机遇期!|社会科学报

擴大對中國出口是發達國家的理性選擇

中國從發達國家的進口總額整體呈穩步上升趨勢,發達國家是我國汽車、高端裝備、品質生活消費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地,但是,發達國家對華高技術產品的出口管制,大大抑制了發達國家在中國進口中地位的提升,擴大對中國出口是發達國家的理性選擇。

以美國、日本為首的發達國家,由於長期對華進行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使得中國從美國、日本進口的高技術產品規模增長幅度較低,佔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份額和佔中國總進口的份額都出現明顯下跌的趨勢。具體來看,在2001-2017年期間,中國從美國進口高技術產品的規模為411億美元,是2001年的4.24倍,年均增長率為8.86%,美國佔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總額的比例從17.58%下降至9.01%,佔中國總進口的比例從4.79%下降至2.67%。與美國的情況相同,在2001-2017年期間,雖然中國從日本進口高技術產品的規模從101億美元增長到了386億美元,是2001年的3.82倍,年均增長率為8.21%,但是,日本從中國的第一大高技術產品進口來源地降為第四大,日本佔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份額從18.15%大幅度下降為8.46%,佔中國總進口的份額從4.95%下降為2.51%。

中國政府大幅度降低各類產品的進口關稅、消除各種非關稅壁壘、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業務,而且構建了專門為世界各國企業出口產品到中國的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對任何一家外國企業即使是世界500強企業來說,這都是巨大的機遇。發達國家及其企業應該理性看待中國進口,高度重視並積極參加進口博覽會,搶佔中國市場,誰先抓住了這個機遇,誰就可能不僅在中國市場上,而且在世界市場上把競爭對手遠遠甩到身後。

(本文摘自日前發佈的《2019中國進口發展報告》)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82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www.shekebao.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