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很多人知道李小龍、李連杰,這樣的老牌功夫巨星。對於梁小龍這個名字很多人的記憶可能都模糊了。

但是隻要一提八十年代《大俠霍元甲》裡的陳真,就變得逐漸清晰起來。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那時候的“陳真”形象家喻戶曉,隨著《大俠霍元甲》、《陳真》的熱播,梁小龍可以說是轟動一時!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他演藝生涯如日中天的時候,卻因為一片愛國之心,一度被演藝圈封殺了多年。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在黑白電視機的時代,電視並不普及,尤其是在農村,幾百戶人家可能就幾臺電視機,鄰里之間跑到一起去某一家看《大俠霍元甲》《陳真》成了那時候特殊時期的回憶!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在《霍元甲》中,梁小龍飾演霍元甲弟子陳真,以其深厚紮實的武打功力和強勁有力的腿法全面展現了陳真這樣一個民族英雄的硬漢形象。

其表演的精彩和受歡迎的勢頭一度蓋過了主角霍元甲。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在許多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人們的心中,梁小龍已經等同於“陳真”,這一經典的形象,至今無人超越。

哪怕後來甄子丹的陳真有多出彩,依然難以撼動梁小龍“陳真”的形象!

誤打誤撞進入影視界

梁小龍1948年4月28日出生於廣東中山,成長於香港一個貧寒的家庭。

他自幼跟隨叔叔學習北派腿法,後來還師從他人練習詠春拳,並正式拜師學習空手道。


他身上不但有著習武之人剛猛的硬氣,更有路見不平的大俠風範以及不肯向困難低頭的倔強品性。


當時香港還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在香港尖沙咀地區的一個餐廳裡,一名英國士兵無端非禮一名中國女士,當時這一幕就被梁小龍看在眼裡。

一向嫉惡如仇的梁小龍怎麼忍得了英國佬的流氓行為,二話不說就一腳飛踹過去,直接把英國佬踢翻在地,隨後就是一陣狂毆。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就在梁小龍“認真教育”英國人的時候,當時的香港著名導演吳思遠先生,恰好看到了這一幕。

就這樣,梁小龍就在吳先生的,幫助下成功進軍演藝界,從此開啟了自己的武打明星之路。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梁小龍與李小龍、成龍、狄龍並稱為“亞洲四小龍”

正值事業發展的巔峰期,梁小龍因陳真一角火遍整個中國,因此受內地之邀來做文化交流。

他曾對臺灣媒體說:“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踏上自己的祖國,觀眾對我熱情友好如親人,讓我深受感動,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默默的祝福祖國經濟的騰飛!”

他萬萬沒想到,就因為這句話,惹惱了當時的臺灣政府,並且逼迫他為自己所說的話寫“悔過書”。

一向性格剛直不阿的梁小龍怎麼受到了這樣的侮辱,他說:“人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沒有的事我不會亂寫的。”

直接無視了臺灣當局的說法。臺灣當局將梁小龍的電影一律封殺。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當時臺灣是香港電影的主要市場,失去了進臺許可證,就意味著失去了“半壁河山”,

片商可能血本無歸,所以沒有人再敢找他拍片,梁小龍被迫息影。

這無疑是給正處在事業上升期的梁小龍致命的打擊。

也就是因為這樣,梁小龍足足20多年沒有出現在電影屏幕上。1991年解禁後的演藝圈早已不是他的天下了。

雖然這次雪藏無異於是致命打擊,但是或許正是由於他的品質魅力打動了周星馳,在2003年,周星馳通過多方努力終於邀請到這位20年前的影壇武打大師,塑造了史上最能打的反派形象“火雲邪神”。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光禿禿的頭皮,滑稽的“蛤蟆功”,戰無不勝的功夫,超強的戰鬥力,是一個無法超越的經典“壞人”!雖然是反派,但也是經典了。


那個一身正氣的陳真已經不在了,衣著邋遢,一身老邁的扮相,出演一部喜劇,不禁讓人扼腕嘆息,而此時距他息影已將近20年。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從30歲出頭的民族英雄陳真,跨越到50多歲的陰森邪性的火雲邪神。

整整20年時間,梁小龍讓喜愛他的影迷等了太久,但他的表演並沒有讓人失望。


從細節中可以看出,“實戰專家”梁小龍的功力,並未隨著淡出影壇的20年光景而消退,他標誌性的雙拳指關節老繭證明:電影僅是他的副業,功夫才是他此生摯愛!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如今的梁小龍,已是已近古稀之年老人,有網友偷拍到梁小龍在路邊茶餐廳的生活照,穿著隨意神情放鬆,抽菸喝冷飲,恬然自得一如尋常百姓。

梁小龍: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三十來歲演藝生涯巔峰期,僅因為一句真心話整整錯過了20年的寶貴時光。

但梁小龍從不對此有任何怨言。曾有記者採訪梁小龍,談及到當年“封殺事件”,梁小龍大笑:“今天台灣當局再問我,我還是那句話———我沒有錯,我只是回了一趟家。”

我們在梁小龍身上看到了行俠仗義,

看到了對國家的一片赤誠,看到了超凡出世的淡然,這才是中華武術的靈魂。

如同陳真身上那種愛國情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振興中華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