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易暴力裁員,說六個難聽但真實的建議

面對網易暴力裁員,說六個難聽但真實的建議

作為一名互聯網的從業者,看到最近的新聞當然非常憤怒。

可是憤怒不能解決問題。我只想給出幾個建議,給所有想入職互聯網行業的朋友,以避免成為類似事件的受害者。

一、要清醒的認清自己的位置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絕大部分是私人企業,他們所做的一切決策,無論打著什麼樣的旗號,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為股東負責,並讓資本得到增殖。

所以,他們會併購拆分、會擴張業務,也會招聘人才。

對於我們大部分從業者而言,就是這一環環流程中的一個螺絲釘。我們付出勞動和時間,換取企業的報酬,僅此而已,不要給自己加戲。

99.9%的互聯網員工,並不是企業的主人,千萬不要有主人翁意識,因為對於資方而言,他只希望你有“主人翁的責任”,但是不會給你“主人翁的權利”。

我們普通員工,就是勞動者,打工仔,僅此而已。

二、要清醒的認知“企業文化”

幾乎所有應屆生新員工入職時,人力資源部門都會舉辦培訓,比如新人見面會、入職培訓等等。

他們會在這個流程中,給員工灌輸所謂的企業文化。無論什麼企業,其文化都會號稱一點:你要奉獻,要努力,要負責,就一定會有回報。

然而,在管理學當中,“企業文化”只是降低企業管理成本的一種工具,它只不過被資本精心包裝成了一種精神和文化,其目的是讓人相信資本的謊言,讓人更容易服從管理,並且降低你的離職率、提升你的業績,從而實現資本更快增殖的目的。

所以,一定要認清楚這個事實,不要看見幾個前輩在那裡感恩戴德,感恩企業,哭著喊著要“以公司為家”,就真的信以為真了。

三、為互聯網企業工作,一定要以“個人”為中心

這句話不是說要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而是說,在“個人”和“公司”面前,一定要以“個人”權利為中心。比如在考慮是否跳槽的時候,比如在爭取升職加薪的時候,以及在考慮是否加班的時候。

因為你是屬於你自己和你家人的,但絕大部分私人互聯網公司,是屬於股東和資本家的。有了第1點和第2點意識後,就很容易認同這一點。

千萬不要以犧牲自己健康的代價,去為公司謀利益。

工作如果幹不完,不要憋著委屈自己、強迫自己透支身體,一定要反饋,要說出來。因為你不反饋,你的領導和HR就會樂見你無私奉獻,只有你反饋了,而且反饋的多了,他們才會考慮增加人手,再招聘人來幹活。

會哭的娃才有奶喝,雖然不是每次哭都有奶,但是你不哭,就一定不會有奶。

以上邏輯只有一種場景不成立,那就是你的額外付出 ,有可能換回極高的額外回報預期。但這種場景非常少,而且你認為的“預期”,往往是被管理者塑造出來的假象。

四、認清楚HR、老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

很多時候,HR只是老闆轉移矛盾的一種工具。

這篇文章下面,很多人罵HR,他們當然該罵,但並非問題核心。

HR採用很暴力、刻薄的手段辭退員工,很大可能是因為老闆把“裁退員工、且以最低的成本”納入了HR的KPI中,所以HR才有動力做這種無良的事情。

這樣一來,事情表現得就像是HR和員工之間的矛盾了,可這個事件本質上,是逐利的資本和員工之間的矛盾。資本家企圖通過管理手段,把矛盾隱形化,並轉移出去。

我們不能上當。

HR該罵,但是矛盾的核心,一定要認準。

五、如何對待工作

工作當然要努力,但努力是為了自己,而非公司。

當自己的工作量明顯超負荷的時候,一定要自己給自己解壓,要學會“假裝很忙”,要懂得怎麼在工作時間給自己放鬆,並且還顯得自己非常忙碌。

其實一個人在職場的成長是否順利,只有很小一部分取決於個人的努力程度,更大部分是取決於行業整體的發展趨勢、公司整體的發展趨勢、以及運氣。

可很多年輕人腦子總是轉不過彎來 ,總是有學生思維,覺得工作也像學習一樣,一份努力一份回報,這實在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說一句不太好聽的實話:

“工作中絕大部分你認為的努力,只不過是為了領導的一個錯誤決定,而買單。”

工作不是考試,不是打怪升級。在今天這樣的互聯網大環境下,同樣一份職位,你幹9分和幹6分,差距真的不會特別大。造成人和人的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選擇、時機和運氣。

選對了一個好公司,進入了一個有前途的業務團隊,比什麼都強,但這基本都是不可控的。

所以相信我,99%的互聯網企業,不值得你真的投入9分的精力。

如果你精力確實太多了,那就用在這些方面:

與其他行業、其他公司的人交流,開闊自己的眼界;
多積累人脈和資源,為自己準備plan B;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增大自己抓住風口的可能;
積累一份有潛力的副業,提升安全感;
堅持鍛鍊身體。

六、以上這一切我都明白,但是應該怎麼做呢

要學會表演:
雖然我內心清楚這一切,但是並不妨礙我表演得愛公司、愛工作。

那些資本家不也如此行事的嗎,他們內心都知道自己和員工的關係是什麼,也都知道996的本質其實就是剝削,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在公開場合大講空話、假話。

但是,我們依然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既是我們的權利,更是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我們可以把這些訊息傳到私人群裡,可以在各種社交網絡和媒體平臺上表達自己的立場。

很多事情,是量變引起質變的,是靠自己的爭取換來的。好比這一次網易的事件,我相信輿論起來後,肯定會有利於勞動者的措施出來,起碼這一位網易員工會得到自己應有的補償,這就是依靠我們普通勞動者的爭取換來的。

我記得幾年前,那時候還是全民信仰996的時代,你要說一句反對996,那一堆帽子就扣過來了。但是今天,風氣和輿論明顯改變了,但這種改變還遠遠不夠。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實質性的變化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